藝術中國

看不懂的徐震,看不懂的沒頂出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8 18:44:28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文/百莫

作為藝術家,徐震到目前為止的創作歷程以及創作節點總能給人一種“暴發戶”的感覺。從1998年以中國最年輕當代藝術家身份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到2009年提出“沒頂公司”概念,再到2011年攜手當時非議不斷的娛樂明星陳冠希亮相當年的CIGE,這些成長節點雖然不具備藝術創作的特性,但徐震卻憑藉足夠強大的“新聞敏銳性”和“行業叛逆感”緊緊抓住了業界的眼球。當然,如果再加上發生在2013年中段的“7.25藝術大火”事件當中沈其斌連同徐震在內的藝術“8G”體系的優異表演,徐震以及其背後的“沒頂公司”儼然變成了一個藝術事件的製造者和獲利者,而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藝術創作者。

當代藝術允許沒有邊界的探索與實驗,因為當代藝術本身就是實驗與先鋒的最佳代言者;當代藝術允許跨界合作,因為當代藝術的創作需要多元,也有能力實現與其他領域的合作。但縱是如此,當代藝術仍舊還是純粹的止于內心情感的的創作領域,功利心或許可以有,炒作亦非不可,但如果沒有了底線,那麼最終玩死的還是當代藝術本身。

從創作本身延伸到借“事件”之東風而揚其藝術之生命,徐震顯然已經脫離了我們所熟知且堅持的藝術家成長路線。或許,1998年的《喊》是徐震早年懷揣藝術理想與夢想的巔峰之作,那麼,之後其走上的創作道路卻顯然漸漸偏離了原有的軌道。

作為2014年尤倫斯藝術中心的開年大展,“徐震:沒頂公司出品”徐震回顧展的推出再次為徐震的藝術生涯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新的節點。按照尤倫斯藝術中心館長田霏雨的解釋,“自新世紀之初,徐震在懷疑、行動、思考和不斷實踐中形成獨特的體系,造就了中國當代藝術迄今最具説服力和自省精神的一系列作品。我們期待向更多尚未熟知這位傑出藝術家的觀眾們介紹和展示他的重要創作。”

顯然,向尚未熟知徐震的觀眾介紹和展示這位傑出藝術家的精神世界是尤倫斯藝術中心舉辦此次徐震回顧展的中心目的,但結果又是如何呢?筆者在本次展覽的開幕日慕名而來,在展廳也遇到了數位抱有相同心態的業內朋友。在相互交談當中卻發現,對於如此之規模的一個大型回顧展,我們卻都陷入了一種極為迷茫的狀態:看不懂。

對於一個以回顧為目的的展覽,讓觀眾“看不懂”顯然背離其展示初衷。當然,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對於徐震這位“傑出的藝術家”還不夠了解、不夠熟悉,但習慣了回顧展傳統模式的我們卻總感覺,尤倫斯藝術中心為徐震推出的這次回顧展卻更像是一場“大雜燴”而非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回顧”。

沒有指引,沒有説明,也沒有更為系統的文獻資料,這不是我們所熟悉的回顧展。在如此新穎的回顧展模式面前,陷入固有思維模式的我們感到徬徨無措,緊張到不敢靠近作品本身去觀看,更無從知曉這些作品的來龍去脈。這樣的展覽更像是在向觀眾炫耀一種高高在上的神秘和優越感,鄙夷著對藝術家毫無所知的蕓蕓眾生。嘲諷與愚弄取代了介紹與展示,這或許才是徐震想要得到的結果,就如同他此前創造的藝術節點一樣,神秘而不可告人。

下一頁當代藝術難獲國家藝術基金青睞上一頁“美麗道事件”的蝴蝶效應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八十四期
· “美麗道事件”的蝴蝶效應
· 看不懂的徐震,看不懂的沒頂出品
· 當代藝術難獲國家藝術基金青睞
· 私人博物館怎能成集資黑洞?
· 2014年:那些不容錯過的開年展
· 《功甫帖》到底在爭什麼?
· 資本的債怎能讓藝術去還?
· 玩轉唐卡收藏圈五步走
· 溥心畬書畫能否成為馬年“經濟適用股”?
· 馬年“話”馬 馬上有“財”
· 舟弦下指絕塵去 斫琴人夢徽韻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