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資本的債怎能讓藝術去還?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8 18:25:26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義大利博洛尼亞舉辦大型當代藝術展

本刊記者 李晶

藝術品市場成為資本的角逐之地早已不是新聞,可在今年兩起因非法集資獲罪的案件讓藝術與資本的恩怨赤裸裸地展現出來。如果説之前資本和藝術的聯姻讓大家感受到的是甜蜜和期許,那麼這次,我們看到了以藝術做幌子的資本遊戲,揭開這個美麗的幌子,藝術機構的經營理念、操作模式、資金鏈等一系列問題都將無所遁形。今年開春,藝術圈先迎來了兩起官司。一是知名連鎖畫廊機構美麗道董事長沈桂林涉嫌非法集資10億元鉅款後“失蹤”,隨後沈桂林落網。二是媒體曝出:遼寧省西豐縣一家成立了4年多的私人博物館,打著“研究、考古、鑒定”的幌子,背地裏卻非法集資上億元。目前,案件犯罪嫌疑人已經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一家畫廊、一傢俬人博物館都因非法集資獲罪。可是讓記者困惑的是,集資的目的顯然是高額收益,可私人博物館和畫廊都是投入大産出小的行業,怎麼都不符合高額收益的條件吧?!試想:有人告訴你,我要建個博物館搞文物的“研究、考古、鑒定”,你給我投1000萬,明年給你1200萬。你會相信嗎?一個私人博物館僅僅憑著“研究、考古、鑒定”的幌子就能集資上億元?綜合分析兩位涉案人的背景,我們會發現事情遠遠沒有如此簡單。

被資本連累的藝術

沈桂林,男,海南省工商聯(總商會)副主席、海南省收藏家協會會長、海南泰達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口泰特典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海南美麗道文化藝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眾多的頭銜可以看出,沈桂林腳踏政界、商界和藝術圈。據媒體資料顯示,沈桂林在2000 年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個公司———海口泰特典當有限公司。2004年,出於典當業務發展的需要,沈桂林主動接手了一家拍賣公司,創辦了海南泰達拍賣有限公司。2007年,沈桂林又創辦美麗道藝術中心,涉足文化産業。

可以看出,沈桂林的業務發展主要是源於典當。據知情人士透露,沈桂林此次出事,也是因為典當業務受挫,導致資金鏈斷裂。“‘美麗道事件’中出事的並不是美麗道畫廊,是它的老闆沈桂林。而沈桂林出逃的原因也不是因為美麗道的業務問題,而是他的另一個公司——海口泰特典當有限責任公司。”這位知情人士透露,文化産業的資金吸收能力都有限,一個畫廊幾百萬就足夠了,沈桂林集資上億元顯然不是為了畫廊的發展壯大。“這些年經濟形勢不景氣,銀行放貸要求又更加嚴苛,典當行成為一些小企業和個人籌得資金的最佳途徑。”“加之我國的《典當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典當行財産權利質押典當餘額不得超過註冊資本的50%。房地産抵押典當餘額不得超過註冊資本。註冊資本不足1000萬元的,房地産抵押典當單筆當金數額不得超過100萬元。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房地産抵押典當單筆當金數額不得超過註冊資本的10%。”據此,知情人士分析,“不管是市場需求還是自身的業務拓展,典當行都會希望吸納更多的資本進入。只是當利益蒙蔽雙眼時,手段就未必合法了。”

 如果説美麗道事件中,美麗道畫廊只是被董事長的其他業務連累。那麼遼寧西豐縣的這傢俬人博物館則在一開始就註定是“替罪羊”的命運。

涉案的博物館是一位57歲、只受過高中教育的老太太程紅開辦的西豐縣鹿城博物館,號稱“遼北地區首傢俬人博物館”,擁有大小3000余件從遼到清的“珍貴”文物。

因為相信“那麼多值錢文物還在博物館裏”,加之2.5分的月利確實令人動心,所以人們紛紛把錢借給程紅。可是,2013年年底,程紅及其子女突然消失。隨後,警方宣佈,程紅及其身為鐵嶺市人大代表的丈夫和身為西豐縣公務員的女兒、兒子、兒媳因涉嫌集資詐騙等罪被刑拘。

無獨有偶,這位私人博物館主人程紅的履歷中也有典當行的身影。據媒體報道,程紅集資始於2011年年底,當時她的博物館剛開業不久。在此之前,程紅只是西豐縣有名的企業家,經營著“好福典當行”和一處擁有15個房間的“好福旅館”。 “和這兩個案件相似,很多文化機構如畫廊、博物館等其本質只是資本融資工具,並不是真的在做産業。畫廊還好點,博物館就絕對是個美麗的幌子。你聽説過博物館能賺錢的?因為博物館更多的職責是公共教育服務平臺,其公眾性和慈善性更多,盈利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它可以為投資人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進而為其經濟活動(提供幫助?)。所以這兩個案件都是以藝術為幌子的資本遊戲,藝術無罪,代資本受過而已。”知名經紀人藺道軍説。

藝術和資本怎樣逃脫“歡喜冤家”的困境

“商業資本和藝術市場的矛盾是天然的,因為商業資本要求的是快速的‘錢生錢’,而藝術市場則需要精耕細作,‘文化慢燉’才能出滋味。可是你能説,資本進入藝術市場是錯的嗎?不,資本本身是一把雙刃劍,有了資本的進入,藝術市場才能更加繁榮,促進更多更好的藝術産生。可是,今天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藝術和資本結合失利的事情呢?我覺得是大家的心態有問題。”當代藝術品投資專家藺道軍認為。

“現在我們做藝術的方式很野蠻,有錢就痛快接納。可是資本介入的商業模式大多數是:砸錢殺入、高舉高打、跑馬圈地、全面鋪開。方法可謂簡單、粗暴、有效!這對於藝術市場來説是不合適的。”藺道軍解釋。

從今年開春,“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在其各自背後投資方騰訊、阿里巴巴的激烈較量中我們也許可以對資本的“蠻橫”略有了解:“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宣佈繼續投入2億元請全國人民打車,“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錢包馬上跟進,宣佈再投5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車。甚至於“嘀嘀打車”還未透露停止補貼時間表,“快點打車”就放言:先將5億元補貼花完為止。這不由得讓人們想起當年“拉手團購”獲得融資後,雜誌、報刊、電視、網路、公交站牌等隨處可見的廣告宣傳,葛優那句“團購上拉手網,就這麼定了!”曾在一段時間內也讓人覺得“想不聽都逃不掉”。雖然“燒錢運動”為跑馬圈地、爭奪用戶提供了基礎,但拉手網CEO吳波也坦稱:“子彈太密、噪聲也大,不容易擊中目標。”

資本帶著它特有的風格“殺入”藝術圈,媒體人詹皓對此進行了深度剖析:“‘美麗道’殺入藝術圈的模式,也是一段時間以來,商業資本介入藝術圈的重要模式之一。此類模式的特徵是:攤子巨大,畫廊一開就是連鎖的,畫展一辦就是‘高大上’,而且一開工就要求全産業鏈,最好一級二級市場通吃,一做事情就聲稱要做‘中國第一’,、‘亞洲最大’,還朝著國際上靠,比如‘美麗道’此前就宣傳要在巴黎開分支。這種誇張式的宣傳確實讓其在短短時間內就獲得了眾多資本的擁躉,沈便順水推舟把這種畫廊的輕資産股權賣給資本商人。”

“資本市場是典型的嫌貧愛富型,在藝術品火熱的今天,很多投資人都想進來湊下熱鬧,很多藝術人士痛快的接納,誰跟錢有仇呢?但是一個藝術機構的經營者或者從業者應該明白,藝術才是本位!以藝術為中心,用資本去推動藝術的發展就能獲得雙贏。比如説當年的吳冠中成就了百雅軒。但是如果以賺錢為目的,只想著用藝術去套取金錢利益,那麼失敗是必然的。”藺道軍強調,“藝術行業賺錢相對容易,只要藝術機構的經營者有好的眼光和判斷力挑選出好的作品,那麼作品升值是早晚的事情。不過若是投機取巧,為了賣畫而賣畫,那麼遲早會自己把自己逼上絕路。”

藺道軍認為,即使做資本,也應該抱著敬畏藝術,傳承文化的心態。“如果是認真做藝術的人,那麼藝術遲早會給他回報的。關鍵是不要投機取巧,要真誠地挑選好的作品,好的藝術家,幫助藝術家成長,讓好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接受,並實實在在地讓買家有所收穫,目的是整合資源,讓大家成為朋友,共同為藝術出力。而非拼命地從別人的口袋裏掏錢。所以我認為,藝術和資本並不矛盾,矛盾的是想借藝術發財的心態和藝術真善美的特性。”

下一頁玩轉唐卡收藏圈五步走上一頁《功甫帖》到底在爭什麼?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八十四期
· “美麗道事件”的蝴蝶效應
· 看不懂的徐震,看不懂的沒頂出品
· 當代藝術難獲國家藝術基金青睞
· 私人博物館怎能成集資黑洞?
· 2014年:那些不容錯過的開年展
· 《功甫帖》到底在爭什麼?
· 資本的債怎能讓藝術去還?
· 玩轉唐卡收藏圈五步走
· 溥心畬書畫能否成為馬年“經濟適用股”?
· 馬年“話”馬 馬上有“財”
· 舟弦下指絕塵去 斫琴人夢徽韻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