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私人銀行的收藏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1-15 20:44:12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

當網友癡心瘋般戲謔“土豪”的時候,真正的“土豪”已然在審美旨趣上甩出網友好幾條街了。富裕的標誌不再是隆起的肚子和頸上招搖過市的金鏈子,如今的高端收入者正在從低層次需求向高層次需求發展,文化成為需求鏈的終端。如果説十幾年前,輿論還將拍賣會上一擲千金的富豪酸溜溜地嘲諷為“土大款”的話,如今活躍在收藏界的行家裏手與中流砥柱可以説正是這些富人,他們引領收藏文化逐漸走俏,而市場也開始嘗試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

近來有媒體報道,一股文化風悄然吹進東莞金融業,不僅有私人銀行根據高端客戶的需求舉辦品茶會、組織欣賞蘭花展、邀請書畫品鑒專家及紫砂壺名家舉辦專業的品鑒講座,而且還有銀行專門成立了錢幣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向遊客清晰展現中國貨幣金融發展史和貨幣發展史,在社區文化服務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金融業之所以這樣做,與其説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倒不如説為了迎合高端客戶的文化增值需求。

有評價説東莞金融業的私人銀行不亞於專業的收藏店面,相信這不僅僅是對其裝修風格與規模來講。一個明顯的事實是,高端收入者正在成為文化修養的高端人士,尤其在收藏方面,不少富人已經成為專家。如果説之前還有富豪為撐門面而在拍賣會上堅持舉牌的話,如今富人收藏更多的是為了投資與文化需求,尤其注重藏品背後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藏品已經成為他們實現文化追求的一個載體。

馬未都説,收藏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後的文化背景。如果只看重投資價值,藝術品與白菜蘿蔔的屬性是一樣的,價簽已經不是藏品價值的唯一衡量標準,只有文化價值才能讓收藏者達到精神上的自我滿足與愉悅,也能讓藏品的價值更為凸顯。盛世興收藏,當物質水準的發展達到一個較高的水準,文化的需求就上升到第一層面。

誠然,文化消費目前已經成為高端收藏人士的真實需求,不缺錢的他們更希望從深層次的文化、藝術層面得到精神享受,他們不指望一件藏品在短期內通過市場流通實現增殖,他們更想從一件青銅器中窺見歷史文化底蘊,從一套紅木傢具上滿足傳統文化需求,精神層面的需求成為富人收藏的熱點理所當然。

當大型拍賣會的買家中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富人,當扎堆國際拍賣會的中國人被業界與“十年前的俄羅斯人”相提並論,中國富人文化需求的提升似乎也是一種需求的彌補。20年前,中國富人不僅由於政治與經濟方面的原因與拍品無緣,而且掌握社會多數經濟資源的他們在需求上似乎也並不高人一等,甚至在人身和財産安全方面存在更多的擔憂,那個時候的他們是真正的“土豪”,而這種“土豪心態”也令他們的需求始終處於低層次。

馬斯洛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有恒産者才有恒心,富人當年的“土豪心態”並不僅僅是個人素質作祟。當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中,或者市場之外的手過多過細地介入微觀經濟活動,儘管是富人也只能被迫長期處於較低的滿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層次,這與曾經的急功近利竭澤而漁一樣,都是時代的陣痛。

時代向前發展,環境的改變讓所有人的需求都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富人走在隊伍的前列,表現的尤為凸出。儘管銀行在滿足高端客戶理財需求之後的文化需求上還略顯生疏,儘管錢幣博物館在經營發展和公益運作上仍需進一步探索,不可否認的是,收藏文化的走俏已經成為時代進步的管中一斑。收藏背後有文化,世界上不缺少這種文化,曾經缺少的只是發現文化的眼睛,金融業的探索已經為收藏文化的勃興吹響衝鋒號,“土豪”在不遠的未來或許將只成為善意的戲言。

(文/周宵鵬)

下一頁文化藝術的審查制度仍需完善上一頁拍賣主導下的中國古典傢具收藏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七十八
· 北京藝術會所裏的“圈子文化”
· 福建能否重入內地拍賣版圖
· “蛻變”崛起中的80後新生代青年收藏家
· 田黃石與“一房山”再續前緣
· 管窺近現代工筆花鳥畫家及市場
· 黃金進出境徵稅傷了誰的心?
· 拍賣主導下的中國古典傢具收藏
· 私人銀行的收藏經
· 文化藝術的審查制度仍需完善
· 現當代水墨拍賣市場迎來新發展
· 新文人畫價格尚待挖掘的畫家
· 藝術品回購初現國內一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