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在當代藝術文化中不在是一個簡單的雕塑實體的感念 ,是一個更多元的、更綜合知識的認知的呈現敘述方式。由劉鼎、盧迎華和蘇偉共同策劃的“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展開了對於“雕塑”的媒介概念背面的能動性和新的敘述語言的呈現。從之前的“小運動”到“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這一係 列研究工作的觀看,是中國年輕策展人當中在思考層面上是很往前跨一步的,針對於這次的深圳雕塑雙年展是對於藝術家之前的創作實踐所做的工作的回看。 雕塑的概念處在當代的環境裏會有當代的呈線性,並不是對於傳統雕塑概念製造崩潰,而是在極力的尋找一種東西從一種語境中打開供大家去觀看,找到“雕塑”這個詞語在當下更貼切的説法和工作方法。策展人針對於這次的深圳雕塑雙年展這樣談到“在這次的展覽中並沒有單純的延伸和拓展雕塑的概念, 雕塑展聯想到了過去,回看90年代藝術實踐的情況裏邊,90年代對於媒介的敏感是投入了很大的熱情,這種敏感啟示了很多藝術家對於可能性的探討,還不真正叫做媒介,對於藝術可能性的指向,還不是對於媒介的實驗,當時標示著各種媒介的展覽的命名,其實背後有更深層次意義,是對於藝術邊界,和藝術可能性的訴求”。開啟了藝術家怎麼認識作為當代藝術家做當代作品的一種訴求,這種思路是非常零碎的和片段的,是沒有可推敲性的,就像我們平時看到一件作品,突然刺激了藝術家,指向了另外一種方向,其實這是種影響,沒有延續和拓展,是運用繼續繼承,但是是另外一種敘述,可能性的一種敘述。所以回到創作實踐,是否是在創作的狀態裏,它不僅僅是作品,包括自身的投入程度,這樣很多事情就會變的更加生鮮,有可看可想,可研究的東西。所以在創作中能給藝術家更多的啟示,看到對於藝術的理解、位置,歷史的位置、價值,反而創作的認識和強度變得更重要了。 所以説傳統雕塑的概念不在是一種極其客觀經驗的呈現結果,預示著事情的多重可能性。這種對於歷史的流動之處的觀看是關於自己的眼界和觀看者的眼界對於事情的認知程度。策展人這樣提到“當你擁有更多的慾望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多的面,同時其他的面也代表我們已有的面不是不存在了,它依然存在,另外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我們作為一個主體需要什麼的面,對於我們來説我們是需要看到更多的,而且是不被命名的,不代表把東西從一個盒子裏拿出來重新放到另一個盒子裏去歸類,展覽也是這樣,而過去、現在、未來的最大的魅力就是展開在桌面上供大家去觀看。” 對於這屆的深圳雕塑雙年展,策展人並沒有想著去預設,而是想如何建立一個更好的平臺,用創作去評價創作,去思考行業裏的創作和認知可能性,同時展覽也是在評價創作,是極其任意的是有政治和立場的。這樣提到“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是,如果要説成是一種預設的話,那就是想把這些東西從盒子裏拿出來。對於自身來説經常會説不要有邊界,經常是對自我已有的經驗和對身邊告訴我們的經驗的方式的一種規則的挑戰。”所以 對於藝術家或是策展人在這當中都充當著實踐者的身份,來共同無限得接近各種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