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望聞問切”藝術品春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3 15:31:54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望 漲聲不斷 換手不止

——驚爆2011年春拍高價拍品增值歷程

文/本刊記者 黃輝

在2011年中國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上,劉益謙送拍的齊白石書畫合璧《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元成交,該組作品中的繪畫是在2005年以616萬元成交的(當時的拍品名稱為:齊白石1946年作《松柏蒼鷹》立軸);篆書四言聯則是2010年以1299.2萬元成交。作品在極短的時間裏獲得如此高額的增值,成為春拍最熱藝術投資話題。悉數2011年春拍成交的天價藝術品,這樣的例子並不少,本文旨在通過一些具有代表性個案的交易情況,分析市場現狀及走向。

中國書畫:高位震蕩 “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在2011年拍賣市場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正如《收藏投資導刊》專欄作者王文甫所言,它激起此前處於等待、觀望、出價保守藏家的購買激情,心理價位、拍賣行的期待都被激發起來。此後的市場高歌猛進,不斷出現新的拍賣紀錄,中國書畫價格全面提升。在春拍誕生的億元紀錄中,一半是中國書畫。標桿性藝術家對市場的整體上漲功不可沒。

齊白石:市場長青 《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逾4億元的價格雖然是個特例,但這樣的價格也在情理之中。齊白石具有很高社會認同度,作品存世量較多,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藏家群體比較穩定,而且呈現增多的趨勢,這種市場格局保障了齊白石作品的長期可流通性和價格穩步攀升。在嘉德同場拍賣中,以9200萬元成交的《花鳥四屏》曾于2002年有過交易。除此之外,春拍成交不錯的《松梅喜鵲》在2009年曾以1456萬元成交,僅僅兩年時間,作品成交價升至4945萬元,價格上漲3489萬元。

張大千:市場多面向 書畫收藏家顏明曾表示,“任何時候購買張大千的作品都不晚”。在香港蘇富比舉行的“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拍賣印證了這種説法,全場25件拍品全部成交,之前估價總額1.3億港元,而成交總額高達6.8億港元。台灣藏家林百里是張大千作品最大的藏家,他以1.91億港元拿下《嘉耦圖》,刷新張大千個人作品拍賣紀錄。在此之前,他曾3次刷新張大千畫作的拍賣紀錄。1992年10月,他以748萬港元買下《青城山》通景四屏;1994年11月,他以816萬港元買下《幽谷圖》;第三次是以827萬港元買下張大千四屏巨作《風荷》。據業內人士透露,林百里擁有張大千畫作30%左右的精品。忠實藏家是保障張大千作品穩步上升的關鍵因素。在2011年春拍中,高價成交的張大千作品中,多件作品都有成交記錄,其中,《大威德佛》曾有3次成交,2007年的成交額為224萬元,今年春拍以3450萬元成交,4年時間,作品增值15.4倍;《紅葉白鳩》在2000年于香港佳士得以68.5萬元成交,2011年在北京華辰以1840萬元成交,11年時間,作品增值近27倍。

吳冠中:當代新標桿北京保利“吳冠中重要繪畫作品”專場,25件作品估價2.8億元,100%成交,總成交額達5億元。其中,彩墨畫《獅子林》以1.15億元成交,刷新了中國現當代藝術品拍賣紀錄。在這次專場拍賣中,多件作品都是再次成交,從該專場作品的市場流通情況不難看出吳冠中作品的市場發展脈絡。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上升到百萬元的階梯;到2005年,吳冠中的作品就穩步上升至千萬元;而本次春拍,又為吳冠中作品樹立了新的價格標桿。本場成交高價作品《雙燕》在12年時間裏,價格從63.34萬元上升到4600萬元,增值約73倍;《青島》(青島紅樓)、《玉龍山》、《木槿》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值。

近現代書畫:整體提升除了這些市場標桿性畫家,近現代畫家,尤其是在美術史上留名的畫家,在2011年春拍的價格都得到極大的提升,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陸儼少……這些近現代大家的作品仍是拍場競爭的對象。黃胄《馴馬圖》,估價500萬元至800萬元,最終以6037萬元成交,該作曾有4次交易,從最早一次的22萬元到今年的6037.5萬元,15年時間,作品增值274.4倍,增值幅度之大,實為出人意料。 此外,傅抱石的《林泉高逸》、于非闇的《四喜圖》都有多次成交,在今年都取得不錯的成績,“近現代畫家的作品,只要是來源可靠,流傳有緒的作品,一旦出現在拍場上,價格都不會低”。

中國油畫:跌宕中前行 常玉1950年作的《五裸女》在今春台灣羅芙奧以1.074億成交,將中國油畫推向億元,其另一件作品《曲腿馬》在內地也取得不錯的成交。保利春拍中國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除尤倫斯收藏專場取得不錯成交外,其他兩個現當代藝術夜場也在國內現當代藝術交易中取得不錯成績,總成交額達9.3億元。其中,尚揚的《黃河船夫》以3162.5萬元易手,陳丹青的《進城》以2300萬元成交,冷軍的《豐碑》也以1897.5萬元成交。其中諸多作品都有曾經交易的記錄,作品增值幅度也非常不錯。但當代藝術作品未經時間考驗,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雖然整體價格呈現上升趨勢,但流拍率也是最高的門類,價格和市場的穩定性有賴於藝術家持續地發展和關注市場。比如劉小東的《水邊抽煙》,作品在2011年春拍的成績還不如3年前的成交價。陳丹青的《進城》1996年出現在翰海拍賣時,作品流拍,但在今年春拍卻以3000多萬元成交;而在2006年就以165萬元成交的《進城》油畫稿,在第二次成交時僅僅為77萬元,而此後的兩次交易均流拍。

古代書畫:提升價值空間北京匡時在今年春拍推出“揚州畫派書畫專場”,35件拍品成交率100%,成交額達1.22億元。其中,“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再創新高,他的作品存世量較多,不論從成交量來講還是從成交額來看,一直處於市場的前沿。2003年至2006年,鄭板橋的作品價格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其他幾位“八怪”畫家的作品價格也得到抬升,帶動了整個板塊的上揚,2011年春拍可以視為鄭板橋作品又上升了一個臺階。鄭板橋的《竹石蘭蕙圖》繼中國嘉德以4370萬元成交《行書詩翰》後,以4600萬元的成交價再次刷新紀錄。該作曾經在2004年以539萬元成交,7年時間裏,作品增值8.5倍。而就在此前不久,鄭板橋的作品《蘭竹雙松圖》在北京翰海以3360萬元成交,而作品最早的成交價僅為46萬元,15年時間,這件作品增值73倍。李方膺冊頁《花果》,在2000年的成交價僅為18萬元,今年的成交價則為943萬元,11年時間作品增值52倍。在古代書畫中,皇室作品以及和皇室有關的畫家作品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尤其是經由《石渠寶笈》等文獻著錄的作品一直受到追捧,在今年春拍的作品中,就有多件這樣的作品取得不錯的成績。乾隆的《妙法蓮華經》2002年成交價為110萬元,而今年在中國嘉德的成交價則上漲到5577.5萬元,9年時間作品的增值幅度為50.7倍。

瓷雜:出手審慎中國嘉德在春拍中推出了“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禦瓷”專場。全場58件(套)拍品以1.59億元的總成交額100%成交。“五台山人”趙心在20年前開始收藏道光禦瓷,在購買這些瓷器時,有好幾件精品的價格才三四十萬元。但此之前,香港蘇富比舉行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禦瓷選萃”拍賣卻令人大失所望,整場拍賣最終的成交總額遠遠不及事先所預估的7.1億至10.7億港元。佳士得估價2億元的“轉心瓶”也流拍,據統計,在歷次瓷器拍賣中,平均流拍率達51%。藝術品經紀人王定乾就表示,由於好的瓷器一般都在海外流通,人們對於高端瓷器的接受度和認識度還不夠。高價位瓷雜市場仍舊面臨嚴峻考驗。在雜項中,雖有黑馬顯露,但有的類別仍未被關注。王定乾認為,嘉德上拍的唐“大聖遺音”伏羲式琴“1億元都便宜了”,而目前文人化的高檔文房用具的價格還沒有達到應有的層次,因為真正欣賞、收藏文人化的東西的人還很少。

市場洗牌與調整一部分藝術作品在市場上流通週轉,倒手換手是支援藝術品市場流通、産生高價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年來,之所以出現頻繁換手的現象,王文甫認為有幾點原因:一、重復拍賣,説明藝術品資源有限,精品越來越少,價位上升也是必然的;二、目前的市場正在進行調整,不僅是買家、賣家在洗牌,拍賣公司也在洗牌;三、藝術品和資金結合得更緊密,資金本身也有偏好,今年春拍市場古代書畫市場不如近現代書畫市場,瓷器不如書畫就是這種偏好的結果。新買家的介入是引發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王定乾表示,現在藝術市場的“遊戲規則變了”,新買家急速涌現,數量增多,作品供給有限,買家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不斷上漲,因為“新人接棒,一棒高於一棒,這撥新人進來要搶貨,手上需要有貨才能投資”,真正潛心收藏的少,多以投資為主,因為有利潤可圖。而這些新進買家、新的資金一般都是進入近現代書畫。書畫的欣賞更為直觀,更有認知度,他們就會先挑最耳熟能詳的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作品。真跡精品一旦出現,即使貴,也會引發激烈競爭。古代書畫面臨兩難的處境,如果是流傳有緒、著錄清晰的古代書畫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高價,反之,作品很容易流拍。瓷雜市場還需要較長的培養和考驗期,但這並不意味著市場上的資金沒有支撐這個板塊的能力。資本的介入,板塊的輪動,使藝術品市場穩定持續的發展得以維持。

1  2  3  4  


下一頁激情點燃 紅色收藏上一頁稀缺之美(三):祖母綠的傳奇與價值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五期
· 雄健之美——品讀湖南省陶瓷工藝大師王立新的釉下之虎
· 2005—2011年 當代藝術沉浮錄(上)
· 發展立足傳統文化的當代藝術——訪蘇州美術館執行館長楊文濤
· 面對雙年展,我們仍需反思和研究——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觀感
· 為何流拍
· 當代藝術拍賣能否重回快車道
· 帕瑪強尼:鐘錶收藏品的修復強匠
· 茅臺,一枝獨秀?—— 直擊2011中國名酒春拍
· 稀缺之美(三):祖母綠的傳奇與價值
· “望聞問切”藝術品春拍
· 激情點燃 紅色收藏
· 測度當代藝術投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