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周有光:百年風雲笑談中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07 15:51:42 |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懷宇 “張家四姐妹”中,大姐張元和與崑曲名角顧傳的交往好像沒有你們這樣順坦?

周有光 與我們相比,大姐張元和與顧傳的情況就曲折一些。張元和在上海讀大學,人漂亮,讀書也好,是大學裏的“校花”,被捧得不得了,再加上張家的地位,對她的婚姻很不利,一般男孩子不敢問津。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朋友。後來,張元和非常喜歡崑曲,擅唱擅演,而顧傳是當時最著名的崑曲演員。張元和因為喜歡崑曲和顧傳相識,顧傳想追求她,她不敢接近顧傳,因為當時演員的地位很低。所以拖了很多年,到抗日戰爭的時候才在上海結婚。舉個例子,我們有一個非常有錢的親戚,是上海一個銀行的董事長。這位大銀行家也是考古家,自己在上海有一棟七層樓的房子,最高一層是他的古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甲骨文。我和張允和結婚後就去上海拜訪老長輩,受到了他的熱情接待。我早年搞經濟學,在大學教書,因此他很看重我。但是,張元和與顧傳結婚後一起去看他,他不見,搞得張元和很尷尬。這個例子就説明,張元和結婚晚就是因為封建思想嚴重的年代看不到藝術家的價值,看不起演員。

李懷宇 張兆和與沈從文的相愛也是很有一番波折的。

周有光 當時張兆和在胡適做校長的中國公學讀書,沈從文在那裏教書。沈從文追求張兆和,寫了很多情書給張兆和。張兆和一封也不看,還生氣了,她拿了信告到胡適那裏,説沈從文是我的老師,還寫這樣的信給我。胡適的思想跟張兆和不一樣,他説:沈從文沒有結婚,因為傾慕你,給你寫信,這不能算是錯誤。胡適甚至於講:我是安徽人,你的爸爸也是安徽人,如果讓我去跟你的爸爸講結婚的事,我也願意(大笑)。結果,張兆和氣得不得了,就走了……時間一長,兩個人就慢慢好起來,後來還結了婚(笑)。他們結婚以後也相處得很好。我們這一生,遇到抗日戰爭、“*”,顛簸是很大的,能夠有這樣的婚姻已經很不容易。

李懷宇 張充和與漢學家傅漢思的愛情又是怎樣的?

周有光 當時張充和在北京大學讀書,傅漢思在北京大學教書,是德裔美國人。在校園裏就相識了,後來二人發生戀愛,解放之前,二人回到美國。今天四對夫婦,顧傳、張元和、張允和、沈從文、張兆和、傅漢思都離我而去,張充和還生活在美國。張充和受到的傳統教育最多,是書法家。張家的叔祖母沒有孩子,喜歡張充和,把她過繼了。叔祖母請一流的國學家教張充和,所以她的古文造詣比其他姐妹都高。2004年10月,她回國在北京和蘇州舉行過個人書法繪畫展覽。

周有光著作等身,《漢字改革概論》奠定了大學教材的基礎,《世界文字發展史》與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同時列入“世紀文庫”,《語文閒談》與《沈從文小説選》、《沈從文散文選》同時列入“中國文庫”。周有光有“周百科”的外號,拜連襟沈從文所賜,後來他果然做了《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三位編委之一,其他兩位編委是劉尊棋和錢偉長。

李懷宇 你和沈從文先生的交往是怎樣的,你覺得他是什麼樣的人?

周有光 1955年我到了北京,沈從文也在北京,我們就經常來往。而解放前,因為我在國外,與他沒有什麼往來。沈從文是一個很“奇怪”的人,他生於湘西鳳凰,那兒今天都比較閉塞,更不用説當年。但他家是書香門第,後來慢慢衰敗。他小時候閱讀了很多古書,但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後來為找工作糊口,當了軍隊裏的一個文書員。當時軍隊很窮,他就把箱子當桌子在上面寫字。在五四時代,北京、上海出版了很多譯著,特別是外國小説,這些東西引起沈從文的很大興趣,也使得他受到了新思想的影響。後來,他想辦法進了北京,“鄉下人進城了”(笑)。但是他了不起的是,什麼都是靠自修成才。他沒有進過新式學校,不懂英文、法文,但是他閱讀了大量法國譯著,自己寫的小説很像法國小説的味道。我想起愛因斯坦講過一句話:一個人活到六七十歲,大概有十三年做工作,有十七年是業餘時間,此外是吃飯睡覺的時間。一個人能不能成才,關鍵在於利用你的十七年,能夠利用業餘時間的人就能成才,否則就不能成才。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1  2  3  4  5  6  7  


下一頁陳之藩:秋水文章不染塵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