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一般很難讓生人長時間擺弄身體,醫生可以,但生病的時候總是少數,剩下就是理髮了。 小時候去理髮沒有不排隊的,所以看理髮成了必要程式。那時理髮店的價目表上第一欄一定寫:洗理刮,很長時間固定在兩毛錢上,這讓今天的年輕人聽起來匪夷所思。洗理刮是三道程式,刮是刮臉,就是剃鬚,今天的北京市恐怕此項目稀有,不知外地多不多? 刮臉是道大活,理髮師將理髮椅放平,固定,然後用須刷在一塊肥皂上反覆揉搓泡沫,最後涂滿臉頰;一把剃刀锃光瓦亮,用前在一塊牛皮上使勁地扛幾下,姿態優美的操作和沙沙刮臉聲,不能忘懷。可惜那時我小,從未享受過刮臉的樂趣。 後來的某一天,理髮店改換門庭,成了*。按過去老話説是換湯不換藥。年輕人不知,早年的理髮店稍大一些的都分男部女部,為自己方便,也為客人尊嚴。理髮不是洗澡,還分什麼男部女部!我最初也是這麼想的,可當有一天我在*閉目享受理髮的樂趣時,耳朵裏卻傳進蜂狂蝶亂的笑聲,我才知道先人的心機。 説起來理髮是個頭等大事,清朝入關時,滿人瞧不慣漢人的髮型,發出政令,要求剃髮易服,使政府和百姓都付出了血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