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581年,楊堅兼併北周和南陳,統一中原,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連年混戰的局面。隋末大運河的開鑿,也對中國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隋代處於兩晉南北朝和唐代之間,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孕育著我國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來,也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風格的開始。 這一時期的陶瓷業相對前代可以説比較發達,瓷器的生産繼承了北方青瓷的傳統風格,又吸收了南方青瓷的特點,燒制出的器物品種明顯增多。白瓷生産也較多,品質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説: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繼承了南北朝的風格,但又有所變化,變得更加飽滿。隋代制瓷的中心仍在南方,但已有逐漸向北轉移的趨勢。隋代制瓷業的突出表現就是北方的瓷業有了新的發展。 第一節青瓷與白瓷 一、青瓷 青瓷是隋代瓷器生産中的主要産品,一般是在還原焰中燒成的,釉色隋?青釉龍柄四係環狀壺還不穩定,這説明它的窯爐結構還有待改進,使用還原焰燒成技術仍不成熟。這時的用釉仍屬石灰釉,透明度強,釉面無論青綠、青黃還是黃褐均為玻璃質,在高溫中流動性大,燒成後常呈流珠狀,而且胎體普遍較厚,胎質堅硬,一般是器裏滿釉,器外施釉不到底。 此時青瓷的裝飾有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個別的也有加黑褐彩的,其中以印花較為多見、最富有代表性。印花是在瓷胎未幹時,用瓷土燒製成的陽文印模壓成花紋,然後才施釉燒成。其紋樣有團花、草葉、蓮瓣、卷葉、波浪和弦紋等單獨或複合形式,多表現在立體器物的頸、腹部和高足盤的圓面上,看上去整齊、簡樸、圖案性強。刻花則是用一種尖利的工具,在瓷胎未幹時刻劃出各種各樣的花紋樣,然後施釉入窯燒制。貼花是將瓷泥填入模內,壓製成各種花紋,趁瓷胎未幹時用瓷泥漿水粘合在器物表面而成,較少見。 隋?白瓷雞頭壺 在造型方面,隋代青瓷基本上繼承了南北朝時期的造型,主要有四係或六係盤口壺和罐、龍柄雞首壺、唾壺、多格盤、五盅盤、高足盤、瓶、硯、盤和碗等。最多見的器類有雞頭壺、盤口壺、罐、瓶、高足盤等。湖南嶽州窯燒制的青釉八棱形短流壺,就是一種新造型。安徽 淮南窯的青釉四係瓶,也為它窯所不見。而各地瓷窯都有青釉高足盤,則屬隋瓷中的典型器物。
二、白瓷 從已經發掘出的隋墓裏,我們可看到大量品質較高的白瓷。但這時的白瓷釉不是真正的白色,而是透明的玻璃釉罩在白胎上。器物胎質較白、釉面光潤,已基本上看不到如南北朝白瓷中泛青或閃黃的痕跡。這種在瓷胎上成功採用白色化粧土的工藝,是隋代制瓷技術的重要成就之一。即:上釉之前,精選含鐵成分少的白瓷土細密地挂在坯上,對白瓷釉色透明度的提高和呈色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制瓷工藝與器型 隋代瓷器的工藝技術取得許多成就,超越前代。瓷泥一般都經過淘洗,且掌握了控制原料中鐵元素比例的技術。 隋?青釉貼花四係罐 隋瓷主要用支具支托疊燒。支具支托疊燒時,器物在窯內直接接觸火焰,受窯內煙火熏染,釉面不勻,而且往往還粘上許多煙灰窯渣。但這時已出現了筒形匣缽,雖未馬上得到普及與發展,卻也標誌著燒瓷技術的又一次飛躍,逐漸使得瓷器製作與造型發生了很大變化,胎壁由厚重趨向輕薄,底足由平底、餅形足變為玉璧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窯內煙熏污染,從而保持了色澤的純凈,也使器物造型趨向於輕巧、精美。 隋代的主要器型有:盤口壺、雞頭壺、帶係罐、瓶、高足盤、傭等,其造型有較鮮明的時代特徵。 雞頭壺:盤口較南北朝時更高,頸更細長,頸部加飾幾道弦紋。腹部更為瘦長,雞頭卻趨向寫實而且較靠近頸部。龍柄、帶係。 盤口壺:體形較南北朝時的大,盤口更高,頸較長較直,腹更瘦長,有4—6個條狀係。 罐:北方流行的罐多為四係、直口、無頸,罐身近橢圓形,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紋。南方流行的罐多為六係或八係,直口、無頸、豐肩,罐身瘦長。 瓶:小盤口,頸較細長,腹略呈橢圓形。 高足盤:有些文獻上稱作淺盤圈足豆,這是隋代特有的器型。淺盤,口微外撇,盤心平坦,常有陰線圈紋,並留有幾個支燒痕。高足呈喇叭狀。 白瓷俑:面部清瘦,身體細長,同唐代肥胖的俑有明顯的區別。 第二節北方制瓷業的發展 隋代以前,我國的制瓷業主要集中于江南一帶,但隋以後,北方制瓷業有了新的發展,制瓷區域大部分集中在河南、陜西、河北、山東等省。如:隋代北方青瓷窯口有河北賈壁村窯,河南安陽窯、鞏縣窯,安徽淮南窯等。它們的胎釉特點是:胎骨厚重,胎土經過淘洗,胎色多為灰白色。其中淮南窯瓷胎較粗,釉的玻璃質較強,透光度好,釉面常有紋片,外壁多施半釉,有流釉現象,釉色青綠或微閃黃。 當時,北方以河北邢窯最為突出。它與南方越州出産的青瓷交相輝映,形成了唐代陶瓷業的兩大主流。可以説,北方瓷業的發展為以後唐宋瓷業南北遍地開花、名窯迭出的繁榮局面開了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