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薩頂頂發新專輯試水電商 音樂未來路在何方?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14 14:25:32 | 文章來源: 騰訊娛樂

唱片不放在唱片店賣那在哪賣?環球唱片旗下的歌手薩頂頂日前就另辟蹊徑,這次她拋棄在唱片店發行實體唱片的做法,將即將發行的新專輯放在個人網站上獨家銷售,這是娛樂行業中試水電商銷售模式的首張專輯,也因此引得眾多關注。

 傳統唱片店,那些唱片發燒友的“聖地”漸漸消失

傳統唱片店,那些唱片發燒友的“聖地”漸漸消失

 薩頂頂新專輯嘗試只在電商平臺(個人官方網站)獨家發行銷售

薩頂頂新專輯嘗試只在電商平臺(個人官方網站)獨家發行銷售

現象:網上賣唱片日益火爆

進入網路2.0時代,每個人都能更加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當網路購物消費逐漸成為一種習慣,相關的音像製品也受到網友的支援熱捧。在騰訊拍拍購物網上,搜索關鍵詞“唱片”,共産生了超過2萬個相關産品,大多數為正版甚至絕版音像製品。而這些唱片的價格卻只有唱片店售價的一半。

薩頂頂《來者摩羯》MV

所屬分類:騰訊視頻新功能放大觀看

為了搶佔這种先機,即將發行第三張新唱片的薩頂頂也果斷放棄傳統銷售模式,新專輯只在“頂頂音樂藝術俱樂部”官方網站獨家正版發行銷售。歌迷在購買薩頂頂唱片的同時,會得到一張電商平臺的會員卡,安裝相關軟體後還能接收網站推送的薩頂頂的最新資訊。

雖然唱片和電商的聯姻在國內從未有過先例,但這次薩頂頂新專輯五萬張的預定量已經讓眾多音樂人刮目相看,要知道現如今的唱片銷售量破一萬張就已經可喜可賀了。這似乎意味著,拋棄飽受詬病的傳統發行渠道,電商似乎成為了傳統唱片行業涅槃重生的唯一齣路。

 唱片連鎖巨頭HMV結束了在香港中環店的經營,這家店曾是內地樂迷朝聖音樂的場所

唱片連鎖巨頭HMV結束了在香港中環店的經營,這家店曾是內地樂迷朝聖音樂的場所

 在北京歌迷心中擁有地標意義的東方廣場FAB音像店,因交不起租金悄然“搬遷”

在北京歌迷心中擁有地標意義的東方廣場FAB音像店,因交不起租金悄然“搬遷”

反差:實體唱片店冷冷清清

反過來看看傳統唱片店,那些唱片發燒友的“聖地”卻在漸漸消失。去年6月,在北京歌迷心中擁有地標意義的東方廣場FAB音像店,因交不起租金悄然“搬遷”。FAB總部表示,唱片銷售在營業額中所佔的比例日漸下滑,他們的業務範疇也面臨轉型。無獨有偶,HMV唱片店的東京澀谷店和香港中環店也都在這兩年內關門。

FAB音像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FAB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唱片店”,但唱片銷售只佔該店所有營業額的60%,音樂周邊産品的銷售比例在逐年上漲,公司也正在拓展這些産品的業務,如文化創意産品、數位産品、動漫産品,除了這些傳統産品,他們也在做數字下載業務,就算是賣唱片,“粉絲唱片”這種非長線的行銷模式的比例其實佔了挺大的分量,前些年,還能出現一張純粹靠好音樂、好口碑而取得好銷量的唱片,但現在這幾年賣唱片也主要得依靠粉絲了,粉絲們因為喜歡歌手而去買唱片,或是為了在大牌明星的簽售會上見明星本人,事實上唱片銷量和歌是否真的好聽沒有太大關係。

現實:唱片業遭遇盜版侵襲進退兩難

眾所週知,由於網路下載和盜版CD的存在,唱片業正在淪為“夕陽産業”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傳統音響出版産業鏈中一直存在版權糾紛,盜版的倡狂嚴重擾亂了音響出版業的正常秩序。除去被網路線上音樂分流的中高端人群市場,實體店唱片銷售人群大多集中于中低端消費群體,這部分人往往文化知識水準較低,版權意識淡薄,絕大部分人群會被廉價的盜版市場所吸引,分流到傳統正版渠道的人群所剩無幾,致使傳統唱片市場銷售異常慘澹,而盜版市場低成本大製作,粗糙的技術水準給唱片業帶來不盡貽害。

為此很多明星藝人紛紛組成打擊盜版聯盟抵抗盜版産業鏈的侵蝕,但無濟於事。發行公司方面也越來越寡頭化,唱片製作與發行都由華納、BMG、百代等幾大音樂集團控制,試圖以此遏制盜版産業的畸形發展,但同樣難以抵禦盜版産業的攻勢,無奈之下,只得挖掘明星演唱會和代言等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很顯然,傳統唱片實體銷售已成雞肋,取締吧?尚有龐大的消費群體需求在,兼顧吧,將面臨盜版産業不休止的侵擾,進退兩難。

 主攻實體唱片的傳統唱片産業似乎已經陷入一潭死水

主攻實體唱片的傳統唱片産業似乎已經陷入一潭死水

薩頂頂經紀人:電商模式有效遏制盜版

薩頂頂新專輯的電商銷售模式能否為傳統唱片業指明一條出路尚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這種銷售模式對遏制盜版。薩頂頂的經紀人付先生告訴記者:“薩頂頂的新專輯沒有在唱片店銷售,因此只要是在唱片店出售的唱片都是盜版,這樣我們更容易查盜版,一旦在市面上發現盜版,歌迷可以舉報,我們會雇律師團維權,這樣我們製作唱片的辛苦錢才不會被剝奪。此外,通過自己的官方網站銷售唱片,銷售渠道由藝人自己把握也能真實地統計唱片銷量,付先生稱:“現在唱片行業不景氣,‘新人’買三千張,‘老人’賣一萬張,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數字了,很多利益都被盜版商奪取了,但中國的音樂愛好者已經習慣吃免費大餐,培養全民的版權意識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我們只有用這種辦法,統計真正的唱片銷量。”

付先生表示,聲明正版渠道的銷售出口唯此一家,通過其他線上線下渠道購買的光碟皆為盜版,可以有效統一唱片發行市場,有助於提高消費者的辨別意識,從根本意義上打擊盜版。

此外,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唱片還能最大化挖掘潛在發燒友。因為通過此種模式吸引的用戶就一定是經過層層篩選過濾的,只留下了真正有需求的發燒友。唱片賣的是不是實體,而是歌曲,是一種藝術、感悟、感受。唱片業若能緊抓這部分穩定的消費市場,徹底杜絕盜版,以小博大,不失為涅槃重生的第二春。

業內人士:電商模式行銷好 很大膽

現如今,傳統唱片産業似乎已經陷入一潭死水,音樂人不斷尋找新的銷售渠道。此前,曾嘗試過APP唱片模式的著名音樂人鐘聲認為,通過電商銷售唱片的行為很大膽,讓藝人自己進行市場推銷,自己來掌握行銷的渠道,通過網站的建立,這是做了一次很好的行銷,音樂人因為版權沒有出口,也正在尋找各種出口。在鐘聲看來,通過藝人獨立的站點銷售唱片是很“奢侈的舉動”,因為無論從資金還是人力上的投入都非常大,“整個網站如果能立體化,就需要運營管理、收費管理、客服管理、內容管理等方方面面,産品的可持續發展是支撐網際網路銷售的關鍵點。”

而對於傳統唱片的銷售定價,鐘聲坦言:如果對自己的産品低於1000塊錢就別定了,市場現狀整體市場是不會給泛大眾産品足夠空間的,要麼特別便宜,要麼極端的奢華,中間檔的音樂産品,肯定非常廉價,投入和産出比不協調,唱片應該禮品化、精品化,如果定價低就是對整個製作過程就是侮辱。”

結論:音樂人試水電商需鼓勵支援

娛樂産業進軍電商是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在全産業電商化的大背景下,娛樂界有這樣的舉動非常明智。在音樂電商尚未被重視的情況下,薩頂頂率先試水音樂電商,這值得電商圈與娛樂圈的從業者們關注。目前音樂與電商結合的模式完全沒有模板可以參考,音樂能否與電商結合成功也不得而知,不過一切的初期發展都需要不斷的嘗試,而在唱片已死的今天,唱片已死,音樂人積極“自救”另謀出路,應該得到鼓勵和支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