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1949年以來中國美術體制的發展與管理的變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09 14:30:48 | 文章來源: 中央美術學院資訊網

四、新世紀藝術管理的興起與未來藝術體制的構建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是所有的人都無法預料的。中國藝術市場在國際上的迅速崛起和文化産業的大發展,出乎人們的想像。我們完全無法用10年前對美術體制的認識來觀察今天的現實,或者説,我們對現實的關注要勝過對體制的認識。作為藝術工作者,認清我們所處的文化經濟環境,顯然比認清體制更為重要,今天的體制身處在何種環境當中呢?

首先,文化産業與文化事業的劃分,帶來的社會角色和職能的細分,原有的體制顯然要面對更為複雜的現實狀況。

其次,民營資本不僅進入到文化産業當中,也被鼓勵到文化事業當中,民間力量參與國家的文化建設,官方體制不再有獨享的權威。〔11〕

第三,隨著全球化的進程,中外交流的增加,我們的體制還面臨來自國外其他多元文化的挑戰,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使我們從一個文化大國變成文化強國,是體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四,美術自身發展演變的速度越來越快,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體制保障。

第五,藝術發展的焦點從藝術創作與文化生産轉移到文化消費上, 藝術品市場及其相關環節,已經成為美術發展與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文化藝術資金的配置産生了轉變,由原先依靠政府為主要財源演變為必須以多元方式籌措資金。

這種環境,造成文化藝術領域中分工越來越細,文化藝術領域的每一個個別環節的運作顯得越來越重大。在這種背景下,藝術管理在世紀之初悄然興起,隨著文化産業的大發展而逐漸成為顯學。今天我們不再把美術當作一個孤立的藝術本體來看待,而把它看成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在丹托和豪塞爾那裏被稱為“藝術世界”,它是由創作者、欣賞者、批評、市場、收藏共同組成的。而藝術管理者所要面對的任務,遠比10年前美術體制內外所發生的事情要複雜得多。

今天的美術機構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是建國60年以來所未曾有過的。當我們仍然思考如何構建未來的美術體制的時候,我們面臨的是更多的選擇,我們需要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元的分析方法。特別是我們的國家今天仍然處在一個高速的發展期,一切體制的構建都將是動態的,甚至是轉瞬即逝的。這要求我們今天的美術機構的領導者們,有更長遠的戰略眼光和素養,以及更強的管理能力。

     1   2   3   4   5   6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