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學院教育中造型語言的生存境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04 09:55:08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造型語言在歷史情境中的變化

  我們將造型語言放回曆史情境中來考察。觀念和藝術語言的變化有其自身邏輯,例如源自傳統觀看方式的架上雕塑或架上繪畫迎合了啟蒙時代的人文需求,藝術家通過作品的質感、光線、空間等來再現神諭的世界,公眾則透過作品接受宏大敘事的教育。到了現代主義時期,人本至上的觀念取代了上帝,雕塑走下神壇,更多的成為建築有機空間中的元素構成,雕塑的造型語言獲得了更多的表達自由,繪畫同樣也從三維再現轉化為二維平面表現,點線面的形式構成取代了歷史的敘事。到了上個世紀下半葉後現代藝術的興起,雖然這個時期的雕塑和繪畫依舊是佔有三維和二維空間的藝術,但觀念上産生了二次轉變:即理性的崇高讓位於世俗的消費,藝術家既不是敘事者,也不僅僅是形式構成者,而更像新聞發言人,社會活動家,盜版者,市場行銷者,藝術從自在自為的本體論又輪迴到藝術的工具論,即藝術不再屬於信仰,而是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工具。因此後現代藝術的使命在於解構,博伊斯也好,栗憲庭也好,都認為藝術並不重要,在一個所有事物都在橫向擴張,相互滲透的年代,藝術的種類越多,藝術的邊界也就越模糊,藝術家既可以挪用傳統樣式,也可以運用現代科技成果,還可以運用行為、身體或暴力,在這裡,話語不驚世駭俗不足以前衛,讓所有那些溫文爾雅的語言方式徹底失效。“重要的不是藝術”這一宣言實際上槍斃了藝術的審美功能,同時也吹響了戰鬥的號角:藝術家應該走出象牙塔,可以借助一切手段來介入社會,包括推銷自己。

  可以説中國當代藝術的三十年是一個依靠西方後現代觀念和技術複製來介入社會變革的特殊時段,在這動蕩的三十年中,藝術青年的清貧只是一種理想的暫時性代價,而藝術中年的成熟則可以用財富的尺規來衡量,有寫實功底的繼續標榜“寫真再現”的絕技,形成新的院體畫,得到的是權力的青睞;不安分的則遠走它國,草船借箭,或乾脆跳過現代主義,直接借來後現代藝術之矛,攻所謂現實主義之盾,得到的是西方資本的青睞。迄今,這兩者(無論是矛還是盾)的PK都充分享受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終於可以彈冠相慶,平分秋色,甚至相安無事。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