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設計師被誰設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5 18:50:06 | 文章來源: 孫振華的部落格

文\孫振華

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三十週年,深圳在北京辦了兩個展覽,一個美術作品展,一個平面設計展。

美術作品展是一個制度化了的例行節目,一般而言,大型紀念活動通常都會配一個主題性的展覽;平面設計展的出現則出乎意料,當一個城市回顧自己三十年的時候,可以拿的東西很多,為什麼是平面設計?可見它不同尋常。

平面設計也是一座城市的視覺證明,只是它的角度不一樣,它不同於主題性的美術創作,對城市而言,它是生活化的、形式化的、功能性的視覺傳達;另一方面,平面設計展還蘊含了主題性美術作品展所沒有的特殊意義。

如果現有主題性美術是一種制度,那平面設計也是一種制度,是一種新的制度,二者的制度背景是不一樣的。

深圳平面設計最重要的推動力是什麼?是市場經濟,這是深圳平面設計之所以在今天發展得相對完善,而且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個畫家來到深圳以後,可能會大聲疾呼社會應該如何重視文化,政府應該如何扶持美術;一個平面設計師來到深圳,也許是悶聲不響,馬上進入到了一家設計公司工作,迅速地熟悉市場,熟悉客戶,當他羽翼豐滿,立即開一家自己的公司,招收新來的設計師……從1980年代開始,深圳的平面設計就是這麼做起來的。

這麼説,並不是要否認美術與設計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差異,也不是認為藝術家缺乏自我生存的能力,想説的是,當中國發生市場經濟轉型的時候,深圳佔盡天時地利的優勢,孕育了一種讓平面設計可以順應市場環境的新制度,而對於美術而言,大部分人仍然在舊有的制度環境中生存,制度的差異,凸顯出二者在這個城市發展狀態的差異。

在深圳經濟特區的前三十年中,城市為平面設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就發展契機而言,深圳是個新城市,若論美術文化,它的底子太薄;若論設計文化,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正好可以讓平面設計一展身手。

就設計資源而言,深圳緊鄰港澳,資訊發達,交流渠道暢通,在平面設計的“拿來主義”時期,比較起來,深圳的“拿來”更加直接和方便。

就市場環境而言,與深圳平面設計行業相關的各個産業,進入市場遊戲規則的時間比較早,市場環境也相對成熟。

就設計特色而言,經過設計師們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平面設計行業形成了有自己城市特色的知識框架、語言系統、價值體系;這些設計成果,又反過來影響這個行業……

城市和設計師的關係是雙向的,表面上看,設計師似乎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其實他是受到限制的,他只能在給定的條件下創造。一方面,設計師服務城市,改變城市;另一方面,設計師要受到制度、環境、資訊、人才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他是被決定、被設計的。

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召開的平面設計研討會上,有北京學者當面問,如果王粵飛、陳紹華、畢學鋒、韓家英、張達利這些平面設計的“大拿”們,當年不到深圳,現在是什麼樣子?這句話可以聽出的另一層意思是,當深圳平面設計界過去所具有的市場、地緣、資訊等方面的優勢如今不再明顯的時候,它的領先性還能保持多久?它新的制度優勢又在哪?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