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藝術品投資價值中西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10 13:50:39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目前,藝術品投資已經成為投資界的熱門話題,在各類經濟論壇上,我們幾乎都能聽到談論藝術品投資的聲音。媒體中充斥著藝術品投資成功案例的報道,諸如,“據統計,藝術品每年的投資回報率高達20%至30%”或者“未來10年,能跑贏通貨膨脹的,只有藝術品投資”等論斷頻頻出現。本期《收藏投資導刊》對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外金融學者研究藝術品投資的主要論文和報告,進行了收集和整理,希望能從更長的歷史維度中,為讀者呈現一些“遠離市場喧囂的觀點和思考”,使讀者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藝術品投資的價值。

“測不準”的藝術品投資回報率

在收集到的研究成果中,我們發現,學者通過建立金融模型計算出的藝術品年化收益率差異巨大:測算得到的最低收益率僅有0.55%,而最高的收益率則高達17%。

1974年,美國學者安德森(Anderson)在論文《油畫作為一種投資》中研究了1780年至1970年美國所有油畫作品的交易數據,計算出油畫作品的名義平均收益率為3%;同時,為了避免油畫作品的屬性和時代對收益率産生影響,他單獨計算具備重復交易記錄的油畫交易數據,得到的平均名義收益率為4.9%。同時,他的一個有趣的發現是低價位的藝術品往往具有較高的投資收益率。

1977年,斯坦(Stein)在研究美國和英國已過世畫家的油畫作品在1946年至1968年間的交易數據時,得到美國油畫作品的年收益率為10.47%,英國油畫作品的年收益率為10.38%。他將藝術品給投資者帶來的投資收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來自於藝術品的美學價值,另一部分來自於投資藝術品的機會成本,即金融市場的名義收益率。他用藝術品的租金來衡量藝術品的美學價值的回報,約佔藝術品估值的11%,他測算出藝術品的美學價值給投資者的回報率約為1.6%。

上世紀80年代,學者們對藝術品投資的研究呈現出更多悲觀的結論。1986年,鮑莫爾(Baumol)在其論文《反常的價值:藝術品投資或許只是浮誇的賭博遊戲》中,分析1650年至1960年間美國市場上油畫作品的交易數據,得到這段時間油畫作品的平均名義年收益率僅為0.55%,比風險厭惡投資者持有的債券收益率低大約2個百分點。他認為,藝術品市場上不存在長期均衡價格,藝術品的價格是不可預測的。

美國學者弗雷(Frey)在1988年和1989年的研究成果支援鮑莫爾的觀點。他們使用1635年—1987年間美國、英國、瑞士、法國和德國的數據,得到藝術品的平均收益率為1.5%。他們對藝術品投資的風險也進行了測算,這些風險包括不確定的價格風險、贗品、被盜的可能性和火災、水,或者戰爭所帶來的損害等。考慮到交易成本,藝術品的風險為5%。他們認為藝術品具有收益低而風險大的特性,並不比其他投資産品有更多的優勢。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學者對藝術品投資的研究更加細化。1993年,金斯伯格(Ginsburgh)對鮑莫爾使用的油畫作品的交易數據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分析,計算得到,油畫作品的平均名義收益率為0.65%。同時,他按照藝術家的國別對數據進行了重新分類,並將藝術品的出售時期劃分為四個時段:1700年-1869年、1870年-1913年、1914年-1950年、1951年-1960年。研究發現在經濟和政治動蕩時期,藝術品投資的收益率比其他時期要低。排除了一些特殊時期以後,油畫作品的收益率高於同時期債券的收益。

1  2  


下一頁郵市強勢盤桓  彩幣欲振乏力上一頁彩陶文化捍衛者--王志安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十七期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崔如琢《荷風盛世》賞析
· 從杜尚到王廣義——當代藝術中“挪用”的意義
· 白志良:藝術品金融化交易模式走向大眾
· 皇帝玉璽為何受推崇
· 西洋古董傢具收藏走入中國
· 證明釣魚島歸屬中國的歷史文獻
· 高端紅酒投資:火爆背後存風險——訪上海潤信國際酒業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柏清
· 百年中國   女性圖譜
· 彩陶文化捍衛者--王志安
· 藝術品投資價值中西觀
· 郵市強勢盤桓  彩幣欲振乏力
· 大都會博物館讀畫記(六)——陸廣《丹臺春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