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出現執法暴力了,是“臨時工”幹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醉酒駕車了,是“臨時工”幹的;“中華脊梁”頒獎收費了,又是“臨時工”惹的禍!臨時工無處不在,他們充當著各種醜聞的替罪羊,只要出事了,肇事者必定都是臨時工。莫非在中國有一個職業叫作“臨時工”,這個職業是專門為各式各樣的醜聞服務的。
有多少“臨時工”潛伏“作案”

    這些違背常理、邏輯的做法,如今卻成了承辦方推卸責任的理由,堂而皇之地拿出來示人。而主辦方也一口咬定,文件是被偽造的,到底是誰偽造、怎樣偽造則絕口不提。不知過幾天面對媒體、公眾的質疑,是否也炮製出一個臨時工偽造文件的新聞。這一震驚全國的事件,最終就以四家聯辦單位的四位臨時工的聯合作案而告終。這種假設不是不可能發生。互相推諉、讓臨時工當“替罪羊”的行為只能證明,這件事至今也未引起主辦方、承辦方的足夠重視,他們至今也沒去反思這件事到底是哪錯了,要去主動承擔責任。【詳細】

臨時工,不是遮醜的萬能膏藥

    在這幕戲裏,我們看見,臨時工身兼導演、群眾演員和工作人員三重角色。臨時工負責偽造分發文件,召集各路英豪,會場上負責叫好扮演啦啦隊,本來導演的角色無論如何勝任不了的,但是如今演的過火穿幫了,於是又被主辦方賦予了導演的重任,勇當替罪羊。當然嚴格意義上説,這幕戲裏他頂多算“全能”,不能算“萬能”。因為有諸位“中華脊梁”在,誰掏了9800塊誰才是真演員,臨時工只當個群眾演員。但是不要小看臨時工,放眼全中國,臨時工真是一些領導的貼身小棉襖,一把隨時能頂上的萬能鑰匙。【詳細】

“按勞分配”怎成“按編分配”

    “按編分配”使“勞動光榮”成為浮雲。既然辛苦勞作者得不到應得的報酬和尊重,有多少人還願意腳踏實地,勤勉工作?“按編分配”也使權力有了更廣闊的舞臺。事業單位進人暗箱操作有之,利用事業編制進行錢權交易有之。
    回到徐深海編制事件上來,如果輿論能長久關注,當地領導特批,給全國勞模徐深海爭取一個編制並不難。難的是,我們無法用更多的編制來滿足那些與徐深海一樣的一線工人。惟有進一步改革,徹底進行體制轉軌,才能真正改變徐深海們的命運。
    早在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就明確規定了同工同酬,明確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平等享有各中社會保險及有關福利待遇。16年過去了,同工同酬並沒有完全成為現實,更多的徐深海涌現在城市裏,前赴後繼著“臨時工”生涯。正式工與臨時工這兩個名詞也沒有走進歷史的故紙堆,而是越來越凸顯在這現代化城市的天空底下。在這個寒冷的深冬,網友們的吶喊能夠為徐深海們喚來春天嗎?【詳細】

評獎拿錢的時候為什麼想不起臨時工

    “臨時工”曾經是一個社會性的勞動者群體泛稱。但不止曾幾何時,“臨時工”竟然演化成了“替罪羊”和“擋箭牌”的代名詞,在各個領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管打人了,問責時變成了臨時工;警察執法犯法了,原來是臨時工;醉駕公車發生車禍了,還是臨時工……從上海大火災中的“無證”臨時工,到央視大火的臨時“搬運工”,再到此次“中華脊梁”評選的臨時“造假工”,神奇的臨時工無處不在,無所不用其極。
    “都是臨時工惹的禍”,首先在於責任的推諉,而這種推諉又幾乎是零成本。臨時工好處理,大不了開除了之,用來搪塞社會質疑,最合適不過、最順手不過。遇事不能正視自身責任,這意味著相當低級的管理倫理,還意味著官本位意識的根深蒂固——沒有臨時工,還有普通工人、普通科員,總之承擔責任的永遠不可能是單位領導。同時隱喻著底層勞動者權利的弱勢,不在於莫名其妙的成了替罪羊,而在於合法權利和人格尊嚴被嚴重踐踏和漠視。【詳細】

結束語

    壁虎遇襲時,常常自斷其尾,然後趁機逃跑,從而保全性命。那些被編入另冊的臨時工,怎麼看怎麼像壁虎尾巴,在遇到問責危險時,被拿來轉移視線、化解風險、逃脫罪責。在輪到“陞官發財”的好事時,卻往往被棄之不用。在問責制日益成為舉國共識的今天,責任事故中的“臨時工”、“壁虎思維”下的替罪羊,無疑值得人們警惕反思。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笑問 | 電子郵件:duw@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