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終歸要落實到實處才能讓社會得到實惠。如今問題的關鍵在於公路收費涉及巨大的地方經濟利益,要想將這一塊“唐僧肉”從“虎口”裏拔出來,恐怕並不那麼容易。儘快讓權力的觸角從公路的收費利益中收回來,並置於可監控、可監管、可監督的陽光視野下。只有破除了糾纏在公路收費裏的權力自肥,交通部所言的“96%的非收費公路體系”才能真正構建起來。同時,資訊的公開也很重要,哪些是收費公路,哪些是不收費公路,哪些是超期收費公路,不能成為交通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管控而外界無法破解的“達芬奇密碼”,要一一公開透明。【詳細】
雖然在輿論和公眾的強烈關注與呼籲下,對收費公路進行清理的相關政策已經出臺,但能否落實到位還很難説。因為此前也進行過多次公路收費情況的調查、清理、整頓、規範,取締了一些收費站點,降低了部分公路的收費標準。但從總體上講,公路的收費亂象並沒有得到明顯改變,收費公路的總里程、收費的總量、收費的標準等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更高、更長、更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關方面在對收費公路進行調查、清理時,都沒有將公路收費的情況,特別是收費公路賬本沒有向社會公開,以至於任何公路都能夠找到“正當”理由,繼續收費,甚至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範圍。而收費獲得的收入,公眾也無法知曉到底用在了何處。
要想把這次專項治理行動抓出效果,抓出輿論和公眾的滿意度,抓出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就必須採取陽光、透明、公開的操作方式,先曬收費公路的賬本,再作如何取消、如何降低收費標準、如何撤銷相關站點的決斷。【詳細】
此次五部委的通知,可謂切中肯綮:“收費站間距超標須取消”,“通行費偏高的須降低”,“禁新增經營性普通公路”。這當中很多甚至還是此前各個職能部門下文發函集中或運動式整治過的。但是,現在我們不得不再在此次通知中重溫一遍屢教不改屢禁不止的尷尬。
然而最讓人擔憂的也是這一點:關於收費公路超期收費的問題,缺的不是執法標準和依據,而是屢屢在“文件執法”中陷入虛空,墜入輪迴。一次次相關專項整治的文件禁令,如雪片般從中央部委從地方部門,鋪天蓋地飛向那一個個亟待規範或本就該取締的違法收費站和收費公路。下達時,急急如律令,執行時,卻多是寂靜無聲。最後,違法違規的收費者是不是都已經麻木了?
整治一再回到原點,為何會有這種執法遇阻整治乏力的怪象?其中的利益糾結到底有多麼複雜?監管者和違法者之間有無隱形的灰色利益輸送?這些都是必須直面的拷問。【詳細】
此次開展收費公路違規及不合理收費專項清理,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前景不容樂觀。各種違規收費本身就是許多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團的“搖錢樹”,要想他們放手,談何容易?然而無論從民生還是經濟角度出發,不合理甚至違法的公路收費都非動不可。因此,讓專項治理治到點子上,需要便是綜合考慮各方利益,將政策形成長效,才是根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