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
    5月29日9時10分,貴州貴陽市烏當區金陽新區朱昌鎮,富宏煤礦南下山掘進工作面發生透水事故,當班下井58人,其中46人安全升井,12人被困。又是礦難,又是救援,在貴州剛剛結束為期一個月的煤礦安全專項督查時,富宏煤礦透水事件的發生顯得如此諷刺。
礦工,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你
一起事故牽連多少家庭?

    剛剛過去的幾天裏,金陽新區朱昌鎮富宏煤礦的救援工作一直在進行,救援隊員不斷輪換著進入礦井,在如迷宮的礦道中穿行探路。被困礦工家屬仍站在礦口,伸長著脖子,等待著從地下深處傳來的每一個消息。   
    從礦井一側打鑽救援的方案因為瓦斯濃度過高而受阻,抽水的速度進一步加快。現場,救援仍在進行。下井升井下井…… 救援者輪班接力。在富宏煤礦的開闊地上,停著一輛中巴車,6位救援隊員正在車內休息。他們的身上、臉上,滿是黑色的煤跡。【詳細

擅自更改施工圖是罪魁禍首

    顧少雲、管毓富、馬其學、李明兵、李明遠、陳明學、彭志學、楊忠發、楊興志、夏仁祥、劉科孝、楊家全,這是被困礦工名單。他們至今生死未卜。  
    事故發生前,這家煤礦曾向安監局申請生産作業,安監局根據情況還未進行批復,工人就開始掘進巷道,屬於違規作業。貴陽市安監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現場情況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的責任事故,反映出金陽新區、朱昌鎮對富宏煤礦的監管不到位。此事發生的時間正是貴州開展安全督查結束不久。【詳細

富宏礦難可有領導下井?

    早在2005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安監總局就聯合下發《關於煤礦負責人和生産經營管理人員下井帶班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煤礦負責人和生産經營管理人員要堅持下井帶班。如果在現實操作中能得以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相信對安全生産將會大有裨益。可惜,這極富現實價值的規定也是當時刮過“一陣風”之後,很快就鎖在抽屜裏,挂在墻上,從此銷聲匿跡了。
    審視富宏礦難,“可有領導下井”儼然成了被各方共同“遺忘”的話題。一時間,監督部門不提,新聞媒體也失語。公佈出來的名單中,只有人數、籍貫、年齡等資訊,而公眾最關心最核心的“身份”資訊則語焉不詳,費人猜想。“ 可有領導下井”——幾個月前重要,難道現在就不重要,就可以忽略了嗎?
    如此兒戲般的對待國家規定,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礦難”嗎?如果總是“運動式”的來去匆匆,誰還會把規定當回事呢?誰又會把安全生産當回事呢?被困的礦工是這一切的承擔者。【詳細

煤炭安全需解決基礎數據採集難題
    受到地質情況複雜等地下因素的影響,煤炭安全生産對井下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即時性要求更高,準確完備的井下基礎資訊採集和處理系統建設,對安全生産的看來更重要。當前的癥結是,因為基礎資訊的“飄忽不定”,地上的監管體系難以覆蓋作用到井下,煤炭安全監管的“本本”指南和實際操作運作不完全一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從制度層面可以構建安全責任體系,但在實際生産中安全事故卻“防不勝防”。
    無論是之前山西王家嶺礦難、河南伊川煤礦大爆炸、黑龍江雞西煤礦的透水事件,還是這次貴州貴陽富宏煤礦的透水事件,都能看到煤炭安全生産的基礎數據採集難題問題的影子是很深的。這暴露出現階段制約我國煤炭行業安全生産階段性“軟肋”,我國的煤炭安全問題頻發,從根本上説,是由於煤炭行業整體的管理水準與技術裝備水準一直在低水準徘徊運作,但煤炭的超能力生産卻受煤炭需求旺盛和煤價攀升影響難以抑制。【詳細
結束語

    礦難、救援、問責、大範圍安全檢查,似乎每一次發生礦難都會走這個流程。然而,雷打不動的程式,流水的礦難。如果靠全力救援和問責來對待礦難事故,那麼煤炭安全生産永遠也走不出怪圈。倘若之前的安全督查有所成效,相關部門能做的也不會僅僅是亡羊補牢。

往期回顧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張林 |電話:010-88828212 | 電子郵件:zhangl@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