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準(融兩會·講述·總書記關心的身邊事)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發佈時間:2019-03-12 12:35:22 責任編輯:吳疆

1277家

2018年,全國各地共有1277家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並接受群眾監督。

3%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

3.0萬個

2018年,全國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3.3萬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3.0萬個;社會服務床位782.4萬張,其中養老服務床位746.3萬張。

數據來源: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統計局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增加全民健身設施、呵護孩子視力、保障養老服務……群眾身邊的健康事,落實得如何,還有哪些期盼?今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結合專題調研了解到的現狀,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帶來建議。

全民健身,夯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閒觀光、健身活動的地點,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

安徽宿州市泗縣泗城鎮花園井社區黨總支書記岳喜環代表建議,應探索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場所和設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進一步夯實基礎。同時,有了硬體設施作為載體,也不能忽視開展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岳喜環介紹,如今宿州市有100多個運動協會,會員發展到近7萬人。“我們的自行車協會、羽毛球協會和健走協會,很受歡迎!大家希望在增加健身設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健身設施的安全性,讓老百姓用得放心、練得安心。”岳喜環説。

黑龍江密山市柳毛鄉團結村黨支部書記翟友財代表説,北方有些省份冬季漫長、天氣嚴寒,一年中有很長時間不適合室外活動,建議重視室內體育場館的建設以及保養維修,制定法律法規,防止公共體育設施被違規佔用使用。他介紹,黑龍江近年在村級實施一套全民健身路徑和一個標準籃球場的“兩個一”工程建設,“村裏購買新建了一些方便鄉親們鍛鍊身體的器材,大家更願意走出家門,一起加入到健身熱潮中來。”

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花坪小學副校長劉發英代表建議,全民健身要從娃娃抓起,要加大鄉村學校健身設施投入,做到室外、室內相統一,確保學生健身“風雨無阻”;同時,健身器材應滿足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發展需求,避免成人化、單一化。

養老服務,完善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業,推進養老服務業制度、標準、設施、人才隊伍建設,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

河北邯鄲市廣平縣南陽堡鎮鄉村醫生、劉貴芳愛心敬老院院長劉貴芳代表建議,面對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進入老年、空巢老年人口增多、獨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總量中佔比增大的現實,在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家庭關愛的原則下,要探索和建立更加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和為老服務體系。劉貴芳建議,加大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就醫、醫療費用優先優惠照顧的力度;建立獨生子女父母失能生活補貼和困難喪偶老人生活補貼,落實失能老人照顧保障。

山東青島市副市長欒新委員表示,居家養老目前是所有養老方式中的主流,政府相應的配套措施要跟上。各地在養老方面發展不平衡,建議出臺強制性規範,促使新建小區配套必需的養老設施,老舊小區通過改造、逐步配套完善養老設施。欒新認為,解決養老問題,要多方籌謀、多方參與。公益性、保底性的,由政府去做、做好;其他的,可以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她介紹,青島多年前探索試點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把醫保基金中的一小部分資金劃撥,委託保險公司經辦、養老機構實施,保障參保人員“病有所護”,受到各方歡迎。

寧夏電投銀川熱電有限公司生産部熱控專責工程師方敏代表認為,老有所養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而且養老産業擁有巨大市場,下一步重要的是加大監管力度,提升行業服務品質,規範行業發展。現在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養生講座等幌子搞一些非法勾當,必須依法依規進行整治。只有加強監管,才能讓養老業健康發展。

預防近視,形成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委員認為,要解決青少年近視的問題,首先要從根本上解決“短視”的問題。“要從孩子未來的發展來看,而不能只看孩子多看幾個小時的書、多背幾個單詞,這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改變觀念。不僅是學校教育,家長、社會的態度也很重要。”

李和平建議,學校對低年級學生要重點教會正確的讀寫姿勢、培養良好的用眼衛生行為習慣;對高年級尤其是小學四、五年級學生和中學生減輕課業負擔。

“要將學生近視眼防控納入班級管理之中,作為對教師日常考核的內容之一。”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委員介紹,“我們每學期對全校學生進行視力檢查,對有近視可能的學生分段管理、定期監測,監督用眼行為、糾正用眼習慣。”王歡認為,除了教師日常督促外,學校後勤部門應定期對教室的採光、照明、課桌椅配備等情況進行檢查,確保符合有關要求。

王歡呼籲,家長也要改善孩子的用眼環境,及時糾正孩子不正確的用眼習慣,與學校共同呵護孩子的視力。

(本報記者陳亞楠、韓春瑤、徐靖、馬晨、郭舒然、遊儀、史一棋、劉夢丹、方圓、程遠州、張洋、朱磊)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