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媒體聚焦 >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鄭波:融合5G優勢與自身特色推進新型主流媒體建設

發佈時間: 2021-08-30 | 來源: 經濟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琦

8月30日,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鄭波在世界5G大會“未來行動通訊論壇”上發表題為《融合5G優勢與自身特色推進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的演講,全文如下: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鄭波(科技日報供圖)

近年來我國在5G建設和應用方面進展迅速,展現了巨大的應用效果和經濟社會效益。經濟日報社長期關注我國5G發展和應用,也將積極用好5G技術,按照中央的精神,促進融合發展,不斷推進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結合今天的論壇主題,我分享幾點體會和思考。

一、5G規模化發展為媒體融合提供了堅實基礎

5G正式商用兩年來,我國已經構建起全球規模最大的5G移動網路。5G用戶數快速擴大,5G網路建設穩步推進,網路和用戶規模全球領先。工信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3.65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66億戶。5G基站總數96.1萬個,其中1-6月新建19萬個。5G網路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這為5G融媒體發展提供了最為龐大的受眾基礎。

5G賦能千行百業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與此前幾代行動通訊技術不同,5G應用的重點更在於賦能行業。我國産業體系龐大,行業眾多,各行業的數字化水準和發展階段不一樣,需求差異性大,個性化突出。因此,5G規模化應用要循序漸進、因業施策。

從當前5G應用的領域和下一步發展來看,主要有三類重點領域。

第一個是實體經濟領域,重點應用行業是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採礦、智慧電力、智慧油氣、智慧農業和智慧水利等領域,要加快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第二個是民生服務領域,重在加大在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文旅和智慧城市的5G應用創新,探索新模式新業態,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

第三個是資訊消費類,其中,新型資訊消費和融合媒體是重點應用領域,重在拉動新型産品和新型內容消費,加快5G在媒體領域的落地應用。

5G作為新一代行動通訊技術,具有增強移動寬頻、低時延高可靠、海量大連接等特性,這三大特性與新聞媒體發展的新需求高度契合。今年7月,工信部、網信辦、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確立了未來三年我國5G的發展目標,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就是融合媒體。

二、5G+融媒體應用多點開花形成了可複製的經驗

從狹義上看,5G+融合媒體應用主要指5G技術在新聞報道、節目傳播、文化宣傳、廣告行銷、展覽展示等具有一定傳媒屬性的傳播活動中的應用。

當前,高清視頻化、多視角、高度互動性等傳播特點在新聞媒體行業不斷凸顯,廣大受眾對於新聞産品和形式有了更高的訴求,而這些訴求在5G技術支撐下都有了新的突破。比如,增強移動頻寬能滿足超高清的媒介傳輸,打破了傳統媒體中文字、普清視頻的限制;低時延和高可靠性能支撐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新的呈現方式,使全方位的資訊呈現成為可能。5G帶來萬物互聯,這也將使得傳統的新聞採集和傳播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

圍繞5G+融媒體應用,産業鏈上、中、下游協同發力,運營商不斷豐富5G網路相關技術服務,設備廠商提供了各環節新型硬體的支撐,主流媒體進行了很多新的探索,形成了大量的落地案例,促進了行業生態體系的發展。可以説,在眾多的5G垂直領域應用中,新聞媒體行業已經具備了先行優勢。

比如,超高清直播和VR互動,是5G網路為媒體行業帶來的第一個突破。2020年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期間,千萬網友通過5G網路直播,線上“監工”,凝聚起全國人民關注和支援武漢抗疫的巨大精神力量。5G、4K/8K、VR等高科技元素,越來越多地用於重大活動直播,增強了媒介受眾對於重大活動資訊的觀看體驗,産生了非常顯著的傳播效果。

2020年兩會,運營商推出了新一代支援5G網路的便攜直播産品——5G視頻直播背包,成功用一個攜帶型“背包”實現了超高清視頻輕量化直播,解決了直播現場佈線難、微波傳輸不穩定的問題。此外,5G實時全息採訪系統,能夠實現代表全息影像遠端呈現在駐地記者採訪現場,實時全息採訪會議代表。

還有正在舉行的奧運會,運營商推出了5G融媒手機報,結合視頻、音頻、圖文資訊,以視頻彩信和5G消息形態面向用戶傳播奧運會精彩內容,賦予産品看、聽、讀的多維度閱讀體驗,直觀、生動地為用戶呈現一場沉浸式體壇盛宴。這些都是行業中5G+融媒體的有益嘗試和優秀案例,值得我們借鑒。

近年來,經濟日報社強化深度融合發展理念,堅持主報、網站與新媒體一體發展,不斷拓展傳播渠道,豐富傳播手段,使融合發展的方向更加精準、重點更加突出、力量更加集中、效果更加彰顯。比如搭建了中經雲端平臺,這是我們依託自有技術力量建設的融合發展重點項目,目前已形成以雲導播、雲直播、雲採訪等技術為核心的直播業務能力,成為可視化、移動化、互動式的新聞生産基礎平臺,已累計開展直播活動近千場次,直播場次年複合增長率為30%。依託中經雲端的新聞生産製作能力,中國經濟網開發了獨具特色的VR全景新聞産品,在上海進博會、北京世園會、北京服貿會等多項大型活動中成功應用。下一步,我們還要讓5G在融合報道中發揮更大作用。

三、融合優勢與特色推進新型主流媒體建設

中央《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各方面原則和要求,5G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媒體融合創新發展的豐厚土壤,推進5G與媒體深度融合既符合中央精神要求,又是適應新時代新聞傳播需求的必由之路,必須進一步加快5G技術應用與融媒體建設深入融合,推進轉型、創新。

對於5G+融合媒體應用的下一步發展,《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提出,要開展5G背包、超高清錄影機、5G轉播車等設備的使用推廣,利用5G技術加快傳統媒體製作、採訪、編輯、播報等各環節智慧化升級。推廣高新視頻服務、推動5G新空口(NR)廣播電視落地應用,提供廣播電視和應急廣播等業務。開展5G+8K直播、5G+全景式交互化視音頻業務,培育360度觀賽體驗,結合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推動5G在大型賽事活動中的普及。這明確了下一步5G與媒體融合的重點方向,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推進應用落地。

綜合來看,個人認為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主動求變,用新技術打造全媒體。5G技術是新聞媒體發展的工具手段,5G規模應用是新時代新聞工作所面臨的傳播環境。用好5G技術,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是一條必經之路。5G+融媒體發展,既要有形式上的融合、硬體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平臺、生態、機制上的融合。作為傳統媒體,在新技術應用方面,需要補齊技術短板,更需要打造一支高度適應5G+融媒體發展的采編人才隊伍,使他們在理念上具有高度敏感的融媒體意識,能夠儘快適應新的傳播形勢,把握新的傳播規律,主動求變,不懼怕變革。同時,作為傳統媒體,必須打破原有的工作體系格局,打造多種載體、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全媒體體系,加快采編流程變革,建立更加適應5G環境下的快速反應機制。

二是增強精準性和個性化,提升傳播力。5G時代,用戶對資訊的獲取和使用,更加講求個性特點,對新聞傳播有更多獨特的見解和方式,作為傳統媒體,必須具有強烈的用戶意識,理解用戶需求。5G技術的運用,加之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將推動新聞媒體的內容生産和分發傳播更加精準,更好地提高用戶黏性。同時,通過創新互動傳播,實現與用戶的及時互動,形成良好的反饋機制,有利於實現資訊的雙向傳播,讓用戶既是新聞的受眾,也成為新聞的生産者和傳播者,擴大新聞視野和産品傳播力。

三是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深度和主流價值。進入5G時代,萬物互聯、萬物皆媒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渠道更多,但也更加紛繁複雜。新聞傳播更加碎片化,人們在萬千資訊中獲取有用的資訊反而變難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發顯示出新聞權威性的價值,這是主流媒體的優勢。因此,作為傳統媒體、主流媒體,既要有主動擁抱新技術的前瞻性,呈現出欣欣向上的變革姿態,又不能單純被技術牽著鼻子走,失去自身特色。要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在深度報道上下功夫,體現不一樣的新聞視角,讓讀者發現不一樣的價值,進一步拓展主流媒體的發展空間,鞏固輿論陣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