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政務 > 

泉州肉價重回“2時代” 10月物價數據釋放哪些信號?

發佈時間: 2020-12-01 | 來源: 中國網海峽頻道 | 作者: 顏玉璇 | 責任編輯: 楊亦鳴

受非洲豬瘟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今年來,豬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何時能夠吃到低價豬肉,成為很多人的心頭難。隨著供需關係逐步建立新的平衡,泉州市豬肉零售價格從9月份開始連續小幅回落,截至11月12日,據泉州市發改委監測,中心市區集貿市場平均每500克肋條肉24.8元,精瘦肉28.6元,帶皮後腿肉24.4元,肋排37.6元,較下半年相對較高點(8月13日)分別下跌16.22%、13.86%、15.28%和10.05%,微幅續跌的態勢已經讓很多人感受到了豬肉價格的“降溫”。

泉州市豬肉零售價格持續回落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是各級政府切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積極落實促進生豬産能恢復扶持政策,養殖戶補欄積極性較高。全國大背景下,生豬恢復産能勢頭較好。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能繁母豬存欄已經連續增長12個月,生豬存欄也連續增長8個月,特別是6月份和7月份,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先後實現同比增長,這也成為今年生豬生産恢復的重要時間拐點。我市在不斷穩定本地生豬生産、提高自給率的基礎上,同時鞏固調運協作關係,確保生豬外調數量不掉鏈。二是隨著生豬出欄增加,自8月下旬以來生豬價格大幅回落,帶動豬肉零售價格下行,11月11日我市生豬平均價格15.6元/斤,較下半年高點(8月5日)下跌23.9%。隨著四季度臨近年底,肉類消費再度進入旺季,屆時市場需求會進一步上升,但考慮到價格仍處相對高位,需求增加的幅度或不及往年,且生豬新增産能開始釋放,市場供應增加,豬肉價格上漲空間、時間均有限,高基數效應疊加供給增加,預計未來我市豬肉價格大概率仍保持回落態勢,並帶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收窄。

10月份中心市區集貿市場主副食品均價與上月比(9月份)漲跌各半,其中糧油價格小幅上漲,蛋類、肉類、蔬菜價格下跌,水産價格漲跌互現。豬肉價格環比明顯回落,牛肉、羊肉價格都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本地部分蔬菜上市量增多,季節性因素和氣候因素消退同步影響蔬菜鮮果價格趨於回落,這些都將促使食品價格成為影響CPI回落的核心原因,預計到今年年底,泉州市CPI仍將維持穩步回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