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政務 > 

福建武平:著力發展林下經濟和鄉村旅遊助力脫貧攻堅

發佈時間: 2020-08-2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俞子凡 | 責任編輯: 薛珊

26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新聞發佈會第六場暨龍岩市武平縣推介發佈專場,邀請武平縣的幹部群眾代表圍繞脫貧攻堅工作做發佈並回答記者提問。

武平縣位於閩粵贛交界處,被譽為“全國林改第一縣”。近年來,武平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武平林改、捷文村群眾來信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發展林下經濟、鄉村旅遊,推進激勵性産業扶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縣5976戶17245名的貧困人口,58個貧困村,5個市級的貧困鄉鎮已脫貧摘帽。去年6月份省委省政府批復武平縣正式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武平縣委書記廖卓文介紹説,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中,武平嚴格按照以家庭收入和“兩不愁三保障”為總原則,還有農村飲水安全這些主要的指標,嚴格標準,嚴格程式,確保貧困戶一戶不漏。全縣累計補助貧困家庭學生14697人次、1303.15萬元。實施完成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3062戶10544人,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067戶。總投資4.866億元,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實施激勵性扶貧項目616個,參與貧困戶3978戶12838人。建立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共引導26家龍頭企業、67家專業合作社和124家家庭農場,幫扶帶動4978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

發佈會上,武平縣武東鎮袁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范宜濤分享了“三年扶貧路,一生鄉村情”的駐村故事;城廂鎮長居村扶貧協理員盧彩雲講述了沿海女孩變身“外來媳婦”的扶貧故事。武平縣十方鎮黎畬村村民肖俊欽説,鎮裏通過實施激勵性扶貧項目,以貧困戶帶動貧困戶形式,帶動養殖梁野白兔,他對同全國人民一起步入小康表示憧憬。武平縣遠耕象洞雞養殖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連桂興表示,通過採取“公司+農戶+合作社”發展模式,創建象洞雞生態養殖技術培訓基地,免費為殘疾人、黨員、貧困戶等提供象洞雞養殖技術培訓,公司輻射帶動了周邊800余戶農戶發展象洞雞養殖。武平縣優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秀珍説,通過採取“公司+農場+貧困戶”模式,當地為貧困戶提供技能培訓、技術指導、産品回收等幫扶,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許多貧困戶因為百香果這顆致富果,過上了好日子。

對於武平縣如何利用生態優勢來促進貧困戶增收、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廖卓文表示,一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促增收,結合武平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建設,出臺扶持政策,鼓勵貧困群眾發展林藥(如石參)、林菌(如紫靈芝)、林果(如臍橙)、林花(如富貴籽等)、林蜂、林禽(如象洞雞)等林下種養項目。二是做大鄉村旅遊、森林旅遊促增收,武平是全國森林旅遊的示範縣,也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將持續唱響“來武平·我氧你”的旅遊宣傳口號,推進森林人家建設,通過森林人家帶動貧困戶務工、購買貧困戶的農産品,從而增加貧困戶收入。(俞子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