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新聞 > 

需求牽引供給 供給創造需求 推動5G應用“揚帆遠航”

發佈時間: 2021-07-14 | 來源: 人民郵電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琦

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等十部門近日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準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打造IT(資訊技術)、CT(通信技術)、OT(運營技術)深度融合新生態,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構建技術産業和標準體系雙支柱,網路、平臺、安全等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5G應用“揚帆遠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5G融合應用是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的重要引擎。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5G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動5G全面協同發展,深入推進5G賦能千行百業,促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準發展模式,驅動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升級,培育壯大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特製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面向實體經濟主戰場,面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需求,統籌發展和安全,遵循5G應用發展規律,著力打通5G應用創新鏈、産業鏈、供應鏈,協同推動技術融合、産業融合、數據融合、標準融合,打造5G融合應用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提供堅實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需求牽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5G應用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釋放消費市場、垂直行業、社會民生等方面對5G應用的需求潛力,激發5G應用創新活力。

堅持創新驅動。圍繞5G行業應用個性化需求,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關鍵技術和産品研發,奠定5G應用發展的技術和産業基礎。遵循5G技術、標準、産業、網路和應用漸次導入的客觀規律,緊扣國際標準節奏,有重點地推動5G應用發展。

堅持重點突破。聚焦5G發展關鍵環節,著力解決協議標準互通、應用生態構建、産業基礎強化等關鍵共性問題。支援基礎紮實、模式清晰、前景廣闊的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示範引領5G應用規模化落地。

堅持協同聯動。加強各方溝通銜接,暢通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協作。發揮行業、地方等的積極性,出臺並落實支援5G應用發展的政策舉措。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推動上下游企業深度互聯和協同合作,形成“團體賽”模式。

(三)總體目標

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準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打造IT(資訊技術)、CT(通信技術)、OT(運營技術)深度融合新生態,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構建技術産業和標準體系雙支柱,網路、平臺、安全等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5G應用“揚帆遠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5G應用關鍵指標大幅提升。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過40%,用戶數超過5.6億。5G網路接入流量佔比超50%,5G網路使用效率明顯提高。5G物聯網終端用戶數年均增長率超200%。

重點領域5G應用成效凸顯。個人消費領域,打造一批“5G﹢”新型消費的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用戶獲得感顯著提升。垂直行業領域,大型工業企業的5G應用滲透率超過35%,電力、採礦等領域5G應用實現規模化複製推廣,5G﹢車聯網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促進農業水利等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社會民生領域,打造一批5G﹢智慧教育、5G﹢智慧醫療、5G﹢文化旅遊樣板項目,5G﹢智慧城市建設水準進一步提升。每個重點行業打造100個以上5G應用標桿。

5G應用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協同聯動的機制初步構建,形成政府部門引導、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的5G應用融通創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形成100種以上的5G應用解決方案。完成基礎共性和重點行業5G應用標準體系框架,研製30項以上重點行業標準。

關鍵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5G網路覆蓋水準不斷提升,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18個,建成超過3000個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一批5G融合應用創新中心,面向應用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能力進一步增強。5G應用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打造10~20個5G應用安全創新示範中心,樹立3~5個區域示範標桿,與5G應用發展相適應的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二、突破5G應用關鍵環節

(一)5G應用標準體系構建行動

加快打通跨行業協議標準。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標準化重要事項的統籌協調,建立健全相關標準化組織合作機制,儘快實現協議互通、標準互認,系統推進5G行業應用標準體系建設及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加速推動融合應用標準的制定。充分發揮5G應用産業方陣行業組織優勢,促進融合應用標準的實施落地。

研製重點行業融合應用標準。系統推進重點行業5G融合應用標準研究,明確標準化重點方向,加強基礎共性標準、融合設備標準、重點行業解決方案標準的研製,加快標準化通用化進程,突破重點領域融合標準研究和制定。

落地一批重點行業關鍵標準。發揮各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帶頭作用,帶動各方進一步強化協作,合力推動5G行業應用標準的迭代、評估和優化,促進相關標準在重點行業的應用落地。

專欄1:5G應用標準體系構建及推廣工程

構建5G應用標準體系。加快研製晶片/模組、網路、平臺、安全體系架構、應用需求、術語定義等基礎共性標準。開展5G確定性網路、增強上行速率、高精度定位、抗電磁干擾等面向行業需求的增強技術標準研究,加快創新技術和應用向標準轉化。加快重點行業融合應用標準制定,推進行業融合終端、網路建設標準研製。推廣重點行業5G應用標準,選擇醫療、工業、媒體等重點領域,率先推動5G應用標準落地。提升5G應用標準公共服務能力。開展行業5G應用標準測試評估認證,推進創新技術成果向標準轉化。

到2023年底,形成基礎共性和重點行業5G應用標準體系,完成30項以上重點行業關鍵標準研製。

(二)5G産業基礎強化行動

加強關鍵系統設備攻關。持續推進5G增強技術基站研發,鞏固中頻段5G産業能力。組織開展5G毫米波基站研發和端到端測試,加快技術和産品成熟,奠定5G毫米波商用的産業基礎。按照5G國際標準不同版本階段性特徵,R15版本聚焦高速率大頻寬應用,R16版本聚焦高可靠低時延應用,R17版本聚焦中高速大連接應用,分階段開展技術、産業化和應用導入。

加快彌補産業短板弱項。加大對基帶晶片、射頻晶片、關鍵射頻前端器件等投入力度,加速突破技術和産業化瓶頸,帶動設計工具、製造工藝、關鍵材料、核心IP等産業整體水準提升。加快輕量化5G晶片模組和毫米波器件的研發及産業化,進一步提升終端模組性價比,滿足行業應用個性化需求,提升産業基礎支撐能力。支援高精度、高靈敏度、大動態範圍的5G射頻、協議、性能等儀器儀錶研發,帶動儀錶用高端晶片、核心器件等儘快突破。

加快新型消費終端成熟。推進基於5G的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産品、超高清視頻終端等大眾消費産品普及。推動嵌入式SIM(eSIM)可穿戴設備服務縱深發展,研究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推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沉浸式設備工程化攻關,重點突破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內容製作等關鍵核心技術,著力降低産品功耗,提升産品供給水準。

專欄2:面向行業需求的5G産品攻堅工程

增強5G基站行業適配能力。針對高溫、高濕、防爆等特殊場景,研製適配各行業需求的專用5G基站。加大適配大上行、低時延、大連接、高精度定位等需求的新型基站研發力度,滿足5G行業應用需求。推動5G模組規模化商用。構建模組分級分類産業化體系,指導行業面向差異化場景需求開展精準化産品研發,持續提升模組的環境適應性,不斷降低規模化應用門檻。建設行業終端産品體系。豐富面向行業的終端産品形態,真正實現5G行業終端到現場、到産線、到園區。加快推動基於5G模組的高清攝像頭、工業級路由器/網關、車載聯網設備、自動導引車(AGV)等各類行業終端的研發和迭代演進。推進行業高端裝備加快在研發和生産中預置5G能力並開放介面。到2023年底,滿足行業需求的5G基站、模組供給能力顯著增強,5G行業終端産品、高端裝備逐步成熟。

三、賦能5G應用重點領域

(一)新型資訊消費升級行動

5G﹢資訊消費。推進5G與智慧家居融合,深化應用感應控制、語音控制、遠端控制等技術手段,發展基於5G技術的智慧家電、智慧照明、智慧安防監控、智慧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不斷豐富5G應用載體。

5G﹢融合媒體。開展5G背包、超高清錄影機、5G轉播車等設備的使用推廣,利用5G技術加快傳統媒體製作、採訪、編輯、播報等各環節智慧化升級。推廣高新視頻服務,推動5G新空口(NR)廣播電視落地應用,提供廣播電視和應急廣播等業務。

(二)行業融合應用深化行動

5G﹢工業網際網路。推進5G模組與AR/VR、遠端操控設備、機器視覺、AGV等工業終端的深度融合,加快利用5G改造工業內網,打造5G全連接工廠標桿,形成資訊技術網路與生産控制網路融合的網路部署模式,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服務於生産核心環節。圍繞研發設計、生産製造、運營管理、産品服務等環節,聚焦“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重點行業,打造典型應用場景,持續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支援5G在品質檢測、遠端運維、多機協同作業、人機交互等智慧製造領域的深化應用,不斷強化示範引領,推動成熟模式在更多行業和領域複製推廣。

5G﹢車聯網。強化汽車、通信、交通等行業的協同,加強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間聯繫,共同建立完備的5G與車聯網測試評估體系,保障應用的端到端互聯互通。

5G﹢智慧物流。加強5G在園區、倉庫、社區等場所的物流應用創新,推動5G在無人車快遞運輸、智慧分揀、無人倉儲、智慧佩戴、智慧識別等場景應用落地。

5G﹢智慧港口。研製適用於港口集裝箱環境的5G輔助定位産品,加快自動化碼頭、堆場庫場數字化改造和建設。

5G﹢智慧採礦。加快可適應採礦環境、具有防爆等要求的5G通信設備研製和認證,推進露天礦山和地下礦區5G網路系統、智慧化礦區管控平臺、企業雲平臺等融合基礎設施建設。

5G﹢智慧電力。突破電力行業重點場景5G確定性時延、授時精度、安全保障等關鍵技術,搭建融合5G的電力通信管理支撐系統和邊緣計算平臺。

5G﹢智慧油氣。開展適應油田油井複雜環境的5G特種終端設備的研發,推進多協議智慧數據採集5G網關、監控産品的研製,實現與油氣領域通信介面的有效銜接。

5G﹢智慧農業。根據農業農村數字化需求,重點推進面向廣覆蓋低成本場景的5G技術和應用。豐富5G在智慧農業的應用場景,加快智慧農機、農業機器人在無人農業作業試驗等農業生産環節的5G應用創新,發展5G在農産品冷鏈物流、電商直播等領域應用。

5G﹢智慧水利。推進5G技術與水利行業的深度融合,應用5G、物聯網、遙感、邊緣計算等新技術,提高水利要素感知水準。

(三)社會民生服務普惠行動

5G﹢智慧教育。加快5G教學終端設備及AR/VR教學數字內容的研發,結合AR/VR、全息投影等技術實現場景化交互教學,打造沉浸式課堂。推動5G技術對教育專網的支撐,結合具體應用場景,研究制訂網路、應用、終端等線上教育關鍵環節的技術規範。

5G﹢智慧醫療。開展5G醫用機器人、5G急救車、5G醫療接入網關、智慧醫療設備等産品的研發。加強5G醫療健康網路基礎設施部署,重點優化覆蓋全國三甲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便民醫療點、醫養結合機構等場所,打造面向院內醫療和遠端醫療的5G網路、5G醫療邊緣雲。

5G﹢文化旅遊。突破數字內容關鍵共性技術,推進超高清視頻編解碼、端雲協同渲染、三維重建等關鍵技術研發,開發適配5G網路的AR/VR沉浸式內容、4K/8K視頻等應用。

5G﹢智慧城市。加大超高清視頻監控、巡邏機器人、智慧警用終端、智慧應急終端等産品在城市安防、應急管理方面的應用,建設實時精準的安全防控體系。加快智慧表計等産品在市政管理、環境監測等領域的部署,探索構建數字孿生城市,提高城市感知能力。

四、提升5G應用支撐能力

(一)5G網路能力強基行動

提升面向公眾的5G網路覆蓋水準。加快5G獨立組網建設,擴大5G網路城鄉覆蓋,持續打造5G高品質網路,推動“雙千兆”網路協同發展。新建5G網路全面支援IPv6,著力提升5G網路IPv6流量。

加強面向行業的5G網路供給能力。加快提升端到端網路切片、邊緣計算、高精度室內定位等關鍵技術支撐能力,推進面向行業的自貿區、工業園區、企業廠區、醫衛機構等重點區域5G覆蓋。

加強5G頻率資源保障。繼續做好5G基站和衛星地球站等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協調工作。推動700MHz頻段廣播電視業務的頻率遷移,加快700MHz頻段5G網路部署,適時發佈5G毫米波頻率規劃,探索5G毫米波頻率使用許可實行招標制度,開展5G工業專用頻率需求以及其他無線電系統相容性研究,研究制定適合我國的5G工業專用頻率使用許可模式和管理規則。

(二)5G應用生態融通行動

加快跨領域融合創新發展。支援電信運營、通信設備、垂直行業、資訊技術、網際網路等企業結合自身優勢,開展5G融合應用技術創新、整合創新、服務創新和數據應用創新。深化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融合創新,打好技術“組合拳”,不斷培育5G應用新藍海。打造一批既懂5G又懂行業的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形成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名錄,支撐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帶動晶片模組規模化發展,促進上下游跨界協同聯動。

推動5G融合應用政策創新。鼓勵和支援各地結合區域特色和行業優勢,開放5G應用場景,加快地方特色應用落地。打造協同效應顯著、輻射帶動能力強、商業模式清晰的5G應用創新引領區,探索應用推廣新模式,以點帶面、縱深推進重點行業規模化應用。

開展5G應用創新載體建設。依託5G應用産業方陣,以龍頭企業、科研單位為創建主體,建設一批5G融合應用創新中心,開展面向應用創新的技術和産業服務。依託行業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5G應用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等雙創載體建設,完善創新載體運營模式。

強化5G應用共性技術平臺支撐。面向工業製造、交通、醫療等重點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需求,依託行業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5G行業應用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建設重點行業共性技術平臺,突破制約行業應用複製推廣的技術瓶頸。

專欄3:5G應用創新生態培育示範工程

培育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動龍頭企業發揮技術和市場優勢,面向重點行業推出5G應用整體解決方案和整合産品,形成一批創新能力強、帶動效應明顯的5G應用解決方案領先供應商。引導具備細分場景技術優勢和行業知識經驗的中小企業,推出與行業需求深度結合的5G應用解決方案和成熟産品,形成一批圍繞重點行業細分場景的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行業龍頭標桿。調動重點行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性,發揮需求導向和資源整合作用,打通5G應用關鍵環節,打造一批5G應用標桿案例,為5G規模應用提供示範引領。建設5G融合應用創新中心。推動5G應用全産業鏈協同創新,進行産品工程化攻關,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效率。持續建設完善5G應用倉庫,加強創新要素供需對接和資源共用。提供5G應用高端研發服務和生産性服務,支援建設面向重點行業需求的應用測試驗證實驗室,加快形成5G應用技術驗證、品質檢測等服務能力。創建5G應用創新引領區。激發各地創新活力,積極開展應用創新政策試點,優化5G應用發展環境,探索5G網路建設和應用發展新模式,打造一批5G應用創新引領區。統籌推動全國各地5G特色化應用,發揮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的産業集聚效應,加強區域聯動,推動建設一批5G産業基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大支援力度,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5G應用項目。持續舉辦“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及時發佈5G融合應用優秀案例,加快5G應用落地推廣。

(三)5G應用安全提升行動

加強5G應用安全風險評估。構建5G應用全生命週期安全管理機制,指導企業將5G應用安全風險評估機制納入5G應用研發推廣工作流程,同步規劃建設運作安全管理和技術措施,並與5G應用同步實施。

開展5G應用安全示範推廣。鼓勵各地方和企業打造5G應用安全創新示範中心,研發標準化、模組化、可複製、易推廣的5G應用安全解決方案,開展5G網路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和推廣應用,推動最佳實踐在工業、能源、交通、醫療等重點行業頭部企業落地普及。

提升5G應用安全評測認證能力。支援與國際接軌的5G安全評測機構建設,構建5G應用與網路基礎設施安全評價體系,開展5G應用與基礎設施安全評測和能力認證。

強化5G應用安全供給支撐服務。支援5G安全科技創新與核心技術轉化,鼓勵5G安全創新企業入駐國家網路安全産業園區。加強5G安全服務模式創新,推動5G安全技術合作和能力共用,鼓勵跨行業、跨領域制定融合應用場景安全服務方案。

專欄4:5G應用安全能力鍛造工程

提升5G應用安全管理能力。完善5G應用安全標準體系,加強標準宣貫。支援有條件的企業和單位加強5G應用安全評估檢測與認證能力建設,支撐開展5G應用安全自評估和第三方評估。增強5G應用安全産品和服務供給。推動發展內生安全、零信任安全、動態隔離等關鍵安全産品,創新開展風險識別、態勢感知、安全評測、網路身份信任管理等5G應用安全服務,提升基於服務的5G應用安全保障能力。推廣普及5G應用安全解決方案。分場景、分業務形成原子化、細粒度的5G應用安全解決方案,支援相關企業打造一批5G應用安全創新示範中心,開展安全方案協同研發、展示推廣、試驗測試、人員培訓等工作。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和産業園區集中開展5G應用安全試點示範。多措並舉加強5G應用安全解決方案推廣普及。

到2023年底,打造10~20個5G應用安全創新示範中心,樹立3~5個區域示範標桿,與5G應用發展相適應的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五、保障措施

強化統籌聯動。加強部門協同和部省聯動,做好標準、産業、建設、應用、政策等方面的有機銜接。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將5G應用作為行業發展規劃、行動計劃等重點方向,充分利用相關專項資金,持續引導行業企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5G行業應用發展。

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政府採購支出向5G應用領域傾斜,率先在城市管理、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5G應用,加大對5G應用樣板項目、示範標桿的宣傳力度。依託産融合作平臺打造“5G﹢金融”發展生態,以産融合作試點為載體開展5G應用場景創新的産融對接活動。

培育人才隊伍。厚植5G人才培育基礎,支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精準培養,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實驗室、實訓基地、專業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加強共用型工程實習基地建設。

推動國際合作。支援建設5G應用海外推廣渠道和服務平臺,推動成熟5G應用走出去。發揮國際組織協調作用,鼓勵企業參與5G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工作。鼓勵國內企業加強海外5G應用合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等國家或地區提供更為優質的産品和服務,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

做好監測評估。加強政策成效評估和動態調整,建立5G發展監測體系,構建全景化5G網路地圖,常態化監測5G應用和産業進展,推動5G全面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