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移動風采 > 

移動5G助力江蘇各地“雲上”學黨史 增強沉浸式體驗

發佈時間: 2021-06-30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王婷 | 責任編輯: 王琦

參觀者戴上5G+VR眼鏡“雲遊”周恩來紀念館。江蘇移動供圖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各地紅色教育文化基地成為參觀、學習的熱點場所。在江蘇,周恩來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新四軍紀念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均已完成移動5G網路全覆蓋。在5G網路加持下,通過VR影像、掌上看展、3D全息影像等宣教形式,迸發出紅色文化資源的“新色彩”、紅色基因傳承的“新火花”。

現在,參觀者就算身處異地,也可以通過5G+VR眼鏡參觀常州瞿秋白紀念館。江蘇移動供圖

5G+VR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今年3月5日,恰逢周恩來總理誕辰123週年,入春以來很多來到淮安周恩來紀念館的參觀者發現,在記錄周總理從求學立志到晚年歲月的附館裏,多了5G+VR眼鏡和設備。基於移動5G網路,參觀者帶上5G+VR眼鏡就能直接進入黨史體驗館、解放戰爭紀念館、抗日戰爭紀念館等一間間虛擬展廳。在虛擬解説員的引導中,參觀者跨越了時空,追尋周恩來同志的足跡,身臨其境感受那段崢嶸歲月,領悟理想信念的真諦。

“從周總理身上,我感受最深的是‘信仰’二字,只有築牢理想信念,才能做好工作、成就事業。”參觀了虛擬展廳後,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紀委執紀審查室副主任劉嶸説,這段非比尋常的“親身”體驗,讓他更加堅定了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更為深刻地理解了周恩來精神的豐富內涵。

位於徐州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也搬上了“雲端”,打破了地域限制,參觀者只需打開手機鍊接,指尖輕輕一點,就能在淮海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碑林、雙擁展覽館等十余個展館、園區和園林間來回穿梭,參觀VR錄影機拍攝的立體化景觀,讓身處各地的人們實境體會淮海戰役“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的來之不易與壯烈精神。

不僅如此,在鹽城新四軍紀念館“直面”新四軍開展精兵簡政工作的場景,在南通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秒入”抗戰時期的烽火歲月,在常州瞿秋白紀念館“追尋”瞿秋白同志波瀾壯闊的一生……可以説,移動5G+VR技術突破了傳統展覽的空間局限,讓參觀者在親身感受全景式虛擬遊覽的同時聆聽講解,獲得更生動的參觀體驗,啟迪更深刻的精神激蕩。

移動網路保障人員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優化5G網路。江蘇移動供圖

更多數智化應用 為紅色文化傳播賦能

銘記紅色文化歷史是回首來路,不忘初心;用資訊技術賦能紅色精神傳承,是賦能未來,繼續前行。除了以5G+VR打造沉浸式黨史學習的新方式,更多增強參觀者沉浸感、體驗感的應用也陸續投入到使用之中。

“親自”發送電報、“翻閱”先烈們的書信和文章……在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通過LED造景、互動觸摸屏、3D全息影像等技術手段將新四軍的戰鬥歷程進行了生動的數字化再現。

比如在皖南事變的展示中,參觀者可以通過感應式電報機配合特定的節奏發送電報,或借助電子感應屏翻閱、跟讀先烈們的書信和文章,通過新四軍軍部重建大會的3D再現感受浴火重生的現場……“資訊化傳輸技術與聲光電的深度融合,強化了參觀者對歷史場景的體驗。”新四軍紀念館辦公室王幹事説道。

此外,新四軍紀念館依託移動5G網路,分區域佈置了高清智慧監控和一鍵告警系統。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參觀者可以就近發出求助資訊,景區管理部門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大幅提高展館的服務管理能力。

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基於移動資訊化技術搭建的景區客流數據平臺,也在客流管理、安全管理、數據傳達等方面發揮出不小作用。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7月,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中國移動江蘇公司將以雨花臺烈士陵園為主會場,通過移動5G直播聯動周恩來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淮海戰役紀念館,帶人們一起感受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把江蘇四種革命精神所蘊含的強大偉力,傳遞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