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移動風采 > 

河北移動5G﹢助力鄉村振興開出智慧之花

發佈時間: 2021-06-23 | 來源: 人民郵電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琦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年底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對脫貧地區的産業幫扶,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補上技術、設施、行銷等短板,促進産業提檔升級。

小廠鎮椴木梁、五道溝村是河北移動的幫扶責任村。河北移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扶貧政策、決策部署,根據市縣鎮統一工作安排,在幫扶責任村2019年整村脫貧出列、2020年72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基礎上,一方面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另一方面不斷探索打造基於5G的鄉村振興新模式,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日前,河北移動在沽源縣小廠鎮主鎮區順利開通5G基站,小廠鎮成為全縣首個開通5G基站並實現信號全覆蓋的鄉鎮,標誌著該縣資訊通信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十四五”起好步、開好局奠定了資訊化基礎。

5G網路的開通,讓農民在田間地頭就能幹好直播帶貨這個“新農活”。接下來,“5G精準灌溉”“5G智慧旅遊”等一系列基於5G網路的農業資訊化應用將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進一步激發農村資訊消費,助力鄉村振興開出“智慧之花”。

摸底數、精施策創造性開展工作

回望來時路,逐夢再出發。2000多個日日夜夜,浸潤著河北移動人的心血和汗水,見證著貧困村人民生活的點滴變化。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河北移動在貧困縣共投入網路建設資金近70億元,實現62個(45個國家級貧困縣、17個省級貧困縣)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4G網路全覆蓋。公司還直接捐資投入機井建設、大棚種植、牲畜養殖等精準脫貧幫扶項目33個,累計捐贈資金620萬元。貧困戶收入由原來的2000~3000元增加至6000~8000元,最高達到1萬多元。

扶貧成果來之不易。為提高扶貧成效,精準施策,河北移動駐村工作隊自行設計了“河北移動駐小廠鎮椴木梁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走訪全資訊記錄表”。該表包括了各項扶貧政策落實情況、實際脫貧進程效果、幫扶等資訊,便於工作人員了解村情、戶情。通過一張表的管理方式,駐村工作隊為每家每戶找到了精準幫扶方向,制定了幫扶方式,並持續跟蹤幫扶效果。最有發言權的當屬單身貧困戶杜有軍。工作隊人員一次又一次地入戶走訪,精準輸出資訊調查表,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為他明確了幫扶方向。在被安置到新建的安置區幸福院後,他滿懷深情地向工作隊人員表達了感謝,雙手握著扶貧工作人員的手説:“謝謝我們的黨、謝謝我們的政府、謝謝你們,以後我再也不用為住哪兒發愁了。”

找項目、拓銷路讓村民過上富足生活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河北移動駐村工作隊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政策,因地制宜,深度挖掘找項目、拓銷路,為鞏固脫貧成果、讓農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不斷探索。

探土地深耕之路。2019年,結合沽源縣天氣偏乾燥、海拔高等特點,駐村工作隊選擇了具有耐旱、耐寒、耐鹽性的藜麥進行種植。經過精心培育,種植的100多畝藜麥每畝收入達1200元,比種植傳統農作物畝産收入高出一倍。2020年,工作隊開始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種植藜麥,從選種、種植、施肥、管理、收割等環節親自教授。工作隊兵分兩路,一組抓田間管理,一組抓銷售渠道。2020年藜麥豐收時節,工作隊在張家口區域內打響了藜麥的品牌,幫助貧困戶拓寬了銷路,每畝耕地産出提高500元以上。

找産業扶貧之機。2019年,工作人員全面走訪,深度分析胡麻種植面積、供需關係等,決定開展榨油項目實施。河北移動捐贈11萬元購置榨油生産設備,出油率較之前提高10%以上。通過榨油設備的購置,為5位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月工資達6000元。與此同時,榨油坊還針對本村村民實施榨油優惠,本村村民加工胡麻每百斤優惠5元。僅2019年當年,該榨油坊就加工胡麻10萬斤,合計增收5萬元。2020年該榨油坊開始出租,每年收入1.2萬元,實現了産業化運營。此外,工作隊還幫助村民成立種植合作社,協助通過公司內部渠道銷售椴木梁村及合作企業的藜麥、莜面、馬鈴薯、牛肉等農副産品,實現銷售收入50多萬元。同時,協調中西部協作單位北京順義空港街道黨委捐資20萬元建設電商中心,河北移動捐資5萬元建配套設施,幫助農産品出村進城。

構建資訊扶貧通道。河北移動在農村資訊化建設方面持續深化,公司在村民搬遷時同步開展寬頻入戶工作,確保家家戶戶通網路。2021年,在5G發展的背景下,河北移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駐村工作隊積極對接,組織設計院、設備廠家和施工隊克服大風低溫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及時籌集傳輸線路、鐵塔,開展外電接入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順利完成小廠鎮5G基站的開通入網,使小廠鎮快速進入5G時代,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心相通、保暢通紮實走好每一步

幹部心相通。河北移動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思想高度統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圍繞“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利用入戶、會議、田間地頭走訪的機會,深入研討,為村民謀出路、謀發展。

幹群關係保暢通。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河北移動駐村工作隊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議事規則參與村裏的重大事項,堅持每月入戶走訪,紮實落實幫扶責任人制度。針對脫貧意願不高的,工作隊宣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形勢,強化主動脫貧思想發動;針對擔心脫貧沒有政策保障的,宣傳“四不摘”等扶貧政策,解除後顧之憂;針對“等、靠、要”思想重的,多做思想工作,激勵勤勞致富;針對生産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想方設法解決實際困難。通過深度走訪、溝通,工作隊對群眾的思想狀況了解得更深入了,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更暢通了,幹群之間的誤會少了,村民積極向上的內生動力更足了。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因地制宜的探索、久久為功的推動,河北移動每一位扶貧工作人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保持著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關懷與深情,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讓資訊化扶貧在鄉村生根發芽、散葉開花,讓數字化紅利惠及更多農民,從而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