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搭建國內首個5G數字化神經外科空中手術室。 錢晨菲 攝
1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大二院)神經外科團隊為200公里外的該院松陽分院患者成功實施中國國內首例5G遠端神經外科機器人輔助腦內血腫清除術,標誌著國內首個5G數字化神經外科空中手術室成功搭建。
當日,浙大二院神經外科教授陳高團隊成員劉鳳強作為主操作手,運用國內先進的手術機器人——“睿米”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機器人,依託浙大二院5G遠端指揮中心,借助5G網路的高頻寬、低延時等優勢,遠端控制位於麗水的浙大二院松陽分院手術室裏的“從操作手”。
據悉,通過5G網路和紅雲視界遠端操控系統,松陽手術室場景和機器人軟體系統界面實時回傳至浙大二院5G遠端指揮中心,使醫生可以時刻觀察手術室的動態,與當地神經外科醫師在幾乎零時延的環境下實時互動,確保手術安全流暢。
手術畫面。 錢晨菲 攝
接受手術的患者張松生(化名)今年72歲,此前突發左側肢體無力、言語含糊,由120救護車送到浙大二院松陽分院。根據患者的頭顱CT檢查,右側基底節區出血,出血量約40ml,中線有移位,需進行手術治療,但限于醫院技術水準,傳統的手術方式創傷大、風險高,可能會造成神經功能的進一步損傷。
作為浙大二院山海協作醫院之一的松陽分院,立即向浙大二院神經外科尋求更加精準的微創辦法。
“通過遠端系統詳細評估患者情況,我們確定手術是唯一能解除危險的手段。但張松生意識水準下降,病情危重,根本無法進行長途轉運。”陳高介紹,通過5G機器人遠端實施腦內血腫清除術,或許是挽救張松生、實現良好預後的最好辦法。
前不久,浙大二院以數字化賦能山海協作,在該院松陽分院投放了“睿米”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機器人,並架設了5G高速通訊聯接,打造國內首個5G空中數字化神經外科手術室,探索建立以“縣域遠端手術中心”為樞紐,通過雲大物移,直接將優質醫療資源引入當地,提高醫療健康服務的可及性,為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的地區搭建區域雲端數字化手術中心。
浙大二院搭建國內首個5G數字化神經外科空中手術室。 錢晨菲 攝
當日的手術順利完成,術中患者無明顯出血及其他並發癥。陳高介紹:“這次手術涵蓋了兩項現代技術,一是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機器人引導技術,通過術前模擬手術,優化技術方案,確定最佳手術路徑,達到以最小的損傷,獲取最大的收益。二是借助國內先進的5G通訊技術,在杭州和松陽兩地建立高效低延時的通信聯繫。兩地實時共用患者的圖像資訊,在杭州遠端操控松陽的機器人,實時引導手術,並且通過5G視頻實時監視指導松陽的手術進程。”
目睹松陽分院患者顱內血腫在5G機器人加持下被精準清除,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表示:“從首例5G遠端超聲、首輛5G救護車、首條無人機送血專用航線的常態化啟用,到搭建國內首個5G數字化神經外科空中手術室,打造5G生命鏈,順利開展國內首例5G機器人遠端腦內血腫清除術,我們不斷革新數字化醫療手段,發揮全國‘網際網路+醫療’先行者的優勢,跨越山海的時空限制,用數字化探索‘山海’醫療提升工程的路徑,精準提升了山海分院老百姓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