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移動風采 > 

移動5G共守一江水,刷新長江大保護

發佈時間: 2021-05-26 | 來源: 中國江蘇網  | 作者: 何玥頤 王婷 | 責任編輯: 王琦

長江,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橫貫中國東西,輻射南北。海輪、駁船、集裝箱船……江面上船隻穿梭往來;沿江的碼頭、城鎮和工業園區星羅棋佈,密密織就一個城市的繁華盛景——常州,這座有著3200多年曆史的城市。常州的高速發展,與黃金水道的興盛密不可分。

長江,更是一條母親河,在錄安洲江堤上能看到常州的長江取水口,作為常州整個供水體系的核心,連接著逾520萬常州人的衣食住行。要為母親河打造實時高效的資訊化防護線,這樣的事情以前沒人做過,2021年的常州,做到了!這是對黨中央長江“十年禁漁”重大決策的響應,是推動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這是江蘇首個長江禁捕退捕資訊化防控平臺,由常州市公安局、海事局、水利局、農村農業局和江蘇移動常州分公司(以下簡稱常州移動)聯合打造,以“全覆蓋”、“全時段”、“全天候”為特色,依託移動大數據、5G+AI等技術以及高速網路,有效打擊違法捕撈行為,落實長江大保護。

(在長江禁捕退捕資訊化防控平臺上,清晰地顯示著常州市各局辦的監控點位。)

監控給力 兩岸動態“一眼”看穿

2020年11月,常州市發展改革委批復關於《2020年常州市長江流域禁捕退捕資訊化防控系統建設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智慧防控天網”)。 2020年12月常州移動中標。為保證項目準時上線,7組施工人員分頭行動,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建設。

2021年1月,長江禁捕退捕資訊化防控平臺正式上線,將一線執法人員的“視線”覆蓋到整個長江流域(常州段),視頻畫面比對搜索變得相對容易起來。

2013年加入常州市公安局,現任技防支隊副大隊長的白旭深刻明白基層技術人員排查視頻畫面的辛苦。“到了崗位上才發現,當時公安依靠的監控的像素比電視畫面模糊。”白旭回憶,因為像素不高,使得重大案件發生時,大家都要在監控上鋪人手,一段段一幀幀的從早盯到晚,連續加班熬夜,眼睛酸澀腫脹,甚至頭暈,都是常事。“最鬧心的是監控壞了,其次就是晚上沒有補光環境,嫌疑人只能看到一個黑影,嚴重影響了追蹤效果。”

(白旭通過長江禁捕退捕資訊化防控平臺監控長江兩岸情況。)

當網速提上來,智慧化高清攝像得以應用,工作的幸福感也直線上漲。如全景AR星光級錄影機和黑光級錄影機,微光環境下無需任何輔助光源,就能拍攝清晰的彩色畫面,夜晚效果和白天一樣,再配以AI演算法,在移動高速網路支撐下,只需要搜索即可完成畫面查詢,“何時何地什麼人物經過,直接比對後搜索調取,精準度非常高。我們在長江這邊,甚至可以看清江對岸的人腳上穿的鞋子的logo。”白旭説,這使得人力實現高度節約,可以一個人完成重要的畫面比對搜索任務。

(AR星光級錄影機能夠以360度視角監控江面全景。)

在智慧防控天網中,有個能力非常關鍵——依託移動高速網路和智慧識別演算法,一旦有人非法進入重點守護區域,停留5秒鐘,系統就會自動産生報警,後臺值守人員通過視頻核查即可啟動公安局、海事局、水利局、農村農業局等執法部門的聯合行動。

“沒有高速網路,就沒有辦法回傳高清畫面。“白旭透露,依託移動5G可以讓在人力難以巡查地段自動巡航的無人機更靈敏、巡邏機器人更智慧,這讓他對智慧防控天網的迭代升級充滿期待。“就像3G時代無法想像4G時代的精彩,依託于高速5G和未來網路,安防系統更智慧更便利,人們的生活也會更安全。”白旭説。

(能在以往執法人員難以巡查的地段進行自動巡航、燈光探照、喊話威懾的智慧巡邏機器人。)

執法迅速 技術打擊效果明顯

數據顯示,智慧防控天網上線至今,累計推送各類預警資訊5660條,下發工作指令109條,教育驅離違法行為人員31名,帶回公安機關審查後移交漁政部門處理23人,刑事拘留3人,極大震懾了涉漁違法犯罪行為。

上線僅5個月,戰績輝煌,是因為“智慧防控天網”不尋常——常州移動開通了63條通信光纜,在自建63個站點配備114路安防高清攝像頭,還接入了公安近江道路、河流的探頭,也同時接入了海事、水利的沿江江堤探頭,形成了遍佈長江兩岸(常州段)江岸線25.8公里(含錄安洲9.2公里)的“千里眼”體系——基於AI、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再配合熱成像無人機,低照度高清視頻監控,以及5G大喇叭和24小時喊話監控的智慧巡邏機器人,從高空到地面,長江兩岸的一舉一動盡在掌握。

這對一線執法人員來説有多重要?

對著開闊的江面,一線執法人員曾經的“追擊戰”令人感慨。2020年,常州新北區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陳飛與同事駕車在江堤巡查,在一條通江河道入江口,看到一艘橡皮艇浮在水上,兩個人正在拋漁網。江堤和水面直線距離約50多米,陳飛喊話讓他們靠岸接受檢查。對方一聽就划艇逃跑,陳飛開車跟著追,卻被蘆葦蕩、樹木等阻擋視線。陳飛和同事立刻下車走下江灘穿過蘆葦蕩尋找,卻一無所獲,“我們自己鞋子褲管都是泥巴。”

(陳飛在江邊巡邏執法。)

沿江寬闊的江灘上,有著密密麻麻一望無際的蘆葦蕩,窄則數十米,寬則數百米。陳飛直言,“盜捕的人一躲進蘆葦蕩,想再找到就難了。發現難,抓捕難,現場和人員控制難,很磨人。”

“智慧防控天網”上線改變了過去被動作戰的局面。“一線執法人員多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部門間聯動效率更高了。”陳飛講述了最近的案例,在工作群裏,公安人員表示智慧防控平臺監控發現江心洲有人在釣魚,執法人員和附近的護漁巡查員趕去處置,但是違法垂釣人員見到有人過來就逃跑了。然而,通過對違法人員的照片進行人臉識別,成功鎖定人員身份。“當事人感覺到了強大的震懾力,在接到電話的第二天主動來接受了處理。”

平臺沒上線前,是考驗一線執法人員的眼力,平臺上線後,則考驗執法人員的行動力。“平臺剛上線一段時間,趕往現場處置任務明顯增加,因為通過平臺發現問題次數多了,但一段時間後數量明顯降下來了,因為通過連續快速發現快速處置,技術手段的打擊效果明顯出來了,現在禁捕形勢總體平穩。”陳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