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包裝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據相關諮詢公司預測,2017-2021年間,全球包裝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近6%。但在環保理念和迴圈經濟逐漸為大眾所認可的今天,如何讓包裝在為産品和物流提供可靠的安全防護服務時,同時實現節能環保,已成為行業的焦點。
專業人士指出,綠色包裝技術的應用不僅呼應了國家建設規劃的相關指引,而且在環境保護、資源迴圈利用等政策的推動下,正在逐漸擺脫舊有包裝技術的痼疾,以輕量化、節能化技術滲透為基礎,給人類生存環境積極減負、塗抹綠色。在這個過程中,以華為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在5G等新基建領域,正在以自主創新的技術手段,肩負環境保護等企業責任,為包裝行業持續進行著“綠色賦能”。
材料和工藝成為我國綠色包裝行業發展的“關節點”
據中研普華發佈的《2020-2025年中國包裝材料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包裝工業年産值近2萬億,雖然總産值位於全球前二,但我國包裝工業在材料研發、工藝革新上,與國外發達國家仍然具有較大的差距——材料、工藝研發長期滯後的整體狀況,使得我國綠色包裝行業發展難以“小步快跑”,跟上行業變革的需求。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發佈報告稱,綠色包裝産業發展的總原則,應是一個涵蓋了“材料輕量化、産品重復利用、物料可回收、廢棄物可降解腐化”四維的迴圈體系。從這個角度看,我國綠色包裝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從業人員指出,目前綠色包裝行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政策的積極推動,而且需要企業端肩負起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這不僅能夠從成本端為企業減負,實現降本增效,而且部分高科技企業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在技術、産品研發上的優勢,發揮行業領頭羊效應,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經濟體系良性運轉。
自研“黑科技”,華為給綠色包裝注入科技動能
隨著5G基站越來越多地應用多輸入多輸出系統(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術,5G基站側配置數量更多、更大規模的天線陣列等現實變化,均給傳統物流運輸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則是5G基站相關硬體相對4G基站更大、更重,但要求包裝在材料、工藝上實現輕量化、節能減排等全新升級。為了響應這一需求,華為以“塑鋼輕質托盤”、“多密度緩衝工藝”等自研技術,在産品設計和包裝源頭處盡可能地凸顯“簡單、綠色、友好、可迴圈”的經濟理念。
華為包裝團隊
據華為方面介紹,塑鋼輕質托盤是華為在2019年自主研發並應用於無線5G基站等産品包裝的新型載具。與過去不利於複雜物流環境長期流通使用、並且極易造成大量林木資源消耗的“一次性膠合板托盤”有所不同,塑鋼輕質托盤採取“塑膠+鋼材”為原材料,整體較傳統托盤可實現“單位托盤減重40%~70%,2020年實現減重4739噸,節約森林木材業約3.95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39萬噸”。材質輕量化+木材替代,同樣也能在運輸過程中為車輛“減負”,降低汽油消耗,做到節能減排“1+1>2”的環保效應。
加工中的塑鋼托盤
而多密度緩衝工藝,則是華為開發出的“緩衝材料多密度一體成型”新型製造工藝。該工藝實現了同一模具內不同密度原料的無縫融合與一體化成型。據悉,目前該工藝已應用於無線基站和伺服器等系列産品,與傳統的單密度發泡成型工藝相比,華為多密度緩衝新工藝通過了震動、衝擊、跌落等測試,在實現同等防護能力的同時可以使得5G MIMO産品包裝體積減少38%。2020年實現減重1362噸,相當於減少約2165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效顯著。
從綠色研發到綠色開發,華為打造綠色包裝“理念閉環”
為了更好地將綠色包裝理念貫徹到底,華為綠色包裝團隊上線了“倣真分析”系統,該系統通過電腦生成包裝力學倣真模型,並在模型中借助數據模擬防震過程、觀察試驗過程中産品全方位的受力情況。借助模型運算得出的産品受力數據,研發人員可以確定産品、工藝研發的極限,使得整個開發流程的運作更加科學,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此外,團隊秉承以適度包裝(Right Packaging)為核心的“6R1D”綠色包裝策略。該策略涵蓋了“合理設計 (Right)”“預先減量化(Reduce)”“可迴圈週轉(Returnable)”“重復使用(Reuse)”“材料迴圈再生(Recycle)”“能量回收利用(Recovery)”和“可降解處置(Degradable)”等設計開發理念。經由該策略的指引,華為在5G基站等工業包裝領域,將輕量化、小型化等包裝設計與環保、綠色包裝材料開發進行了有機融合,整體構建了一個從材料選擇、産品設計、包裝運輸、産品回收、材料再利用的“綠色體系”。該體系貫穿了包裝産品、技術的生命全週期,以簡馭繁、迴圈發展,在做到物盡其用的同時達到了效率最優。
有數據顯示,2020年華為綠色包裝出貨量達30多萬件,總計節約了7.5萬多立方米的森林木材。未來,隨著5G MIMO基站的全面部署和成熟應用,人們看視頻、下文件將不再會被手機信號不良、網路速度慢等問題所困擾。這背後不僅是以華為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的技術證明,更是企業綠色環保價值觀和社會責任的具體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