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新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建設製造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賦能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 2021-03-16 | 來源: 人民郵電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胡俊

編者按: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發佈。全文設19篇、65個章節,設定了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20項主要指標。其中,多項內容與工業和資訊化領域密切相關,摘編如下。

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製造強國、品質強國建設,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引領作用,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

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加強産業基礎能力建設。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齊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礎軟體、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産業技術基礎等瓶頸短板。依託行業龍頭企業,加大重要産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工程化産業化突破。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完善激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推動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體示範應用。健全産業基礎支撐體系,在重點領域佈局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完善國家品質基礎設施,建設生産應用示範平臺和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試驗驗證等産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技術、工藝等工業基礎數據庫。

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堅持經濟性和安全性相結合,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産業鏈供應鏈。推進製造業補鏈強鏈,強化資源、技術、裝備支撐,加強國際産業安全合作,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立足産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鞏固提升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船舶等領域全産業鏈競爭力,從符合未來産業變革方向的整機産品入手打造戰略性全局性産業鏈。優化區域産業鏈佈局,引導産業鏈關鍵環節留在國內,強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産業轉移能力建設。

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深入實施智慧製造和綠色製造工程,發展服務型製造新模式,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推動積體電路、航空航太、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産業創新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産業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擴大輕工、紡織等優質産品供給,加快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完善綠色製造體系。深入實施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産品規模化應用。建設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完善智慧製造標準體系。深入實施品質提升行動,推動製造業産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慧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支撐,佈局建設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整合互聯、安全高效的資訊基礎設施,增強數據感知、傳輸、存儲和運算能力。加快5G網路規模化部署,用戶普及率提高到56%,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路。前瞻佈局6G網路技術儲備。擴容骨幹網互聯節點,新設一批國際通信出入口,全面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實施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路完善工程。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打造支援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慧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建設E級和10E級超級計算中心。

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

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路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聚焦高端晶片、作業系統、人工智慧關鍵演算法、感測器等關鍵領域,加快推進基礎理論、基礎演算法、裝備材料等研發突破與迭代應用。加強通用處理器、雲計算系統和軟體核心技術一體化研發。加快佈局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神經晶片、DNA存儲等前沿技術,加強資訊科學與生命科學、材料等基礎學科的交叉創新,支援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智慧財産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體源代碼、硬體設計和應用服務。

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培育壯大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網路安全等新興數字産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體等産業水準。構建基於5G的應用場景和産業生態,在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範。鼓勵企業開放搜索、電商、社交等數據,發展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産業。促進共用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推動數據賦能全産業鏈協同轉型。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深化研發設計、生産製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製造等新模式,加快産業園區數字化改造。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長點。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産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

適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趨勢,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運作方式創新,構築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

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聚焦教育、醫療、養老、撫幼、就業、文體、助殘等重點領域,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推進學校、醫院、養老院等公共服務機構資源數字化,加大開放共用和應用力度。推進線上線下公共服務共同發展、深度融合,積極發展線上課堂、網際網路醫院、智慧圖書館等,支援高水準公共服務機構對接基層、邊遠和欠發達地區,擴大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輻射覆蓋範圍。加強智慧法院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創新提供服務模式和産品。

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以數字化助推城鄉發展和治理模式創新,全面提高運作效率和宜居度。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築等物聯網應用和智慧化改造。完善城市資訊模型平臺和運作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資訊服務體系,建立涉農資訊普惠服務機制,推動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

構築美好數字生活新圖景。推動購物消費、居家生活、旅遊休閒、交通出行等各類場景數字化,打造智慧共用、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生活。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依託社區數字化平臺和線下社區服務機構,建設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生活服務、社區治理及公共服務、智慧小區等服務。豐富數字生活體驗,發展數字家庭。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加快資訊無障礙建設,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共用數字生活。

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準

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

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共用。建立健全國家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確保公共數據安全,推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健全數據資源目錄和責任清單制度,提升國家數據共用交換平臺功能,深化國家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等基礎資訊資源共用利用。擴大基礎公共資訊數據安全有序開放,探索將公共數據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統一的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和開發利用端口,優先推動企業登記監管、衛生、交通、氣象等高價值數據集向社會開放。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試點,鼓勵第三方深化對公共數據的挖掘利用。

推動政務資訊化共建共用。加大政務資訊化建設統籌力度,健全政務資訊化項目清單,持續深化政務資訊系統整合,佈局建設執政能力、依法治國、經濟治理、市場監管、公共安全、生態環境等重大資訊系統,提升跨部門協同治理能力。完善國家電子政務網路,集約建設政務雲平臺和數據中心體系,推進政務資訊系統雲遷移。加強政務資訊化建設快速迭代,增強政務資訊系統快速部署能力和彈性擴展能力。

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全面推進政府運作方式、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數字化智慧化。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提升全流程一體化線上服務平臺功能。加快構建數字技術輔助政府決策機制,提高基於高頻大數據精準動態監測預測預警水準。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堅持放管並重,促進發展與規範管理相統一,構建數字規則體系,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統籌數據開發利用、隱私保護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數據資源産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建立健全數據産權交易和行業自律機制,培育規範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發展數據資産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加強涉及國家利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數據保護,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個人資訊保護等領域基礎性立法,強化數據資源全生命週期安全保護。完善適用於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加強數據安全評估,推動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

營造規範有序的政策環境。構建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健全共用經濟、平臺經濟和新個體經濟管理規範,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許可、資質資格事項,支援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依法依規加強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監管,明確平臺企業定位和監管規則,完善壟斷認定法律規範,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加強網路安全保護。健全國家網路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加強重要領域數據資源、重要網路和資訊系統安全保障。建立健全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體系,提升安全防護和維護政治安全能力。加強網路安全風險評估和審查。加強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跨領域網路安全資訊共用和工作協同,提升網路安全威脅發現、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攻擊溯源能力。

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推進網路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以聯合國為主渠道、以聯合國憲章為基本原則制定數字和網路空間國際規則。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網路基礎設施和資源治理機制。積極參與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