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清華大學111週年校慶之際,誕生了一個名為“玲瓏壹壹”的潮玩IP。這只紫色的“松鼠”結合了技術和歷史,也包含了如今數字潮流文化與傳統中國文化的融合,這也是當下“國潮”的特點所在。近十年來,國潮在中國逐漸發展,進入了不同的生活領域。國潮是什麼?如何利用數字化來傳承文化?近日,澎湃新聞採訪了幾位清華大學的教師,他們從各自的參與和視角探索了這些問題。
“年輕”的國潮
近日,恰逢清華大學111週年校慶,清華·萬物數字非遺國際創新坊推出了首位“同行大使“,來自”元宇宙”數字潮玩——玲瓏壹壹。這只紫色松鼠的設計者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祝卉,其靈感來自生活在清華園常青藤樹林中的松鼠,它的數字尾巴記錄了清華的一個個歷史節點,而名字則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于2014年命名的新物種“玲瓏仙獸”有著聯繫。
根據介紹,玲瓏壹壹將充當溝通非遺文化與當代生活的橋梁,而在講述超過百年的漫長歷史之外,它的誕生也反映了如今還相對“年輕”的國潮的發展。日前,清華國潮文化經濟發展與傳播項目負責人、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杭敏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道,國潮是將大眾識別度高的中國文化元素融入商品或服務中,獲得更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國潮進行到現在,更多是傳統文化與消費理念的結合。
在杭敏看來,國潮的流行得益於政府的推動以及大眾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此同時,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正在讓整個市場結構發生根本變化。而從流行文化的角度來看,國潮在中國的流行可以從日本獲得一些啟示。“日本作為亞洲最早觸及西方文化的國家,吸納並融合不同地域文化,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文化體系,再進行世界範圍的輸出,潮流文化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杭敏説道,“日本設計師川久保鈴、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等,他們能夠震撼西方時尚界、影響全球時尚趨勢的原因,在於他們不僅吸收不同的歐美文化,更將這些內容與自身文化相融,日本時尚文化帶給世界的震撼,並不僅僅在於設計本身,更多的是文化的承載,而這是我們始終缺失的內容。”
説到未來國潮的發展方向,杭敏表示,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文化符號。“文化本身是一個非常虛無的概念,需要一定的載體去呈現、去表達。”她坦言,當前國潮中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符號的設計很多流於表面,也十分零散,缺乏系統性、規模性的開發和利用,這些設計並沒有很好地完成承載文化的使命。與此同時,“現階段我們仍然缺乏沉浸式文化空間的打造。人們更多的是文化元素的看客而非參與者、互動者,我們傳遞文化的方式過於單一,未來的國潮一定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融入大眾日常中。”
從“戈壁灘”到日常生活
2021年初,清華國潮文化經濟發展與傳播研究項目組與文化藝術機構萬物大集展開了一系列合作。項目組成員和藝術家們共同走訪非遺文化之城敦煌,進行探索與研學之旅,在古絲綢之路上尋找創作靈感。其中的有一些作品後來出現在11月的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上,形式涵蓋繪畫、雕塑、數字藝術以及限量版藝術潮玩。
藝術家姜斌的《萬物.窟宇宙系列》便是誕生於這一趟敦煌之行。他從莫高窟的壁畫上火的靈感,將傳統西天王、九色鹿形象與現代航太科技元素結合。在他看來,國潮的核心是“傳統的再創新”,用更容易被當下大眾所接受的方式來展現傳統形象。藝術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董書兵的《大地之子》系列則完成得更早。2016年,他在甘肅省瓜州的戈壁灘上完成了這件大型雕塑的創作,作品刻畫了一個躺在大地母親身上的嬰兒形象,藝術家以紅砂岩為主要材質,利用3D掃描獲取模型數據,再分塊進行3D雕刻,最後逐塊雕砌安裝成型。董書兵表示,在遼闊的西北空間,他希望以大自然為媒介,讓人們與土地産生共鳴。
“敦煌藝術是一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它反映了各個時代敦煌的歷史與社會。”董書兵説道,“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藝術是我國佛教文化藝術中集大成者,尤其是唐代雕塑造像給了我很多靈感……這些造像不是憑空的想像和捏造出來的,而是以真人為藍本,用對神的幻想來表達對人間生活的讚美,宗教性的弱化,讓此類造像藝術進一步世俗化,世俗化的結果就是加速文化的交流與流通。”在ART021上,董書兵呈現了《大地之子》的另一個版本:他運用玻璃鋼材質與奈米噴鍍技術,結合各種傳統色彩,完成了一系列縮小版的雕塑作品。在他看來,公共藝術需要喚起人們對於現實、對於生命的思考,而出現在展會中的作品則試圖進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今,文化形象內涵已經進入人們的心中,也為藝術領域提供了許多養料,而藝術家的再創作需要考慮人們的接受度,“比如説對於敦煌文化,我們就需要在紛紜的元素中尋找一些具有傳承性的、內涵豐富的代表性元素,讓大眾不會産生一種文化疏離感,會自然而言接受你再創的內容。”董書兵對澎湃新聞説道。
數字化非遺
隨著NFT藝術等形式的興起,傳統文化與藝術也被捲入了數字化藝術的浪潮。在《非遺展示空間中的數字化應用》一文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張烈與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副教授楊紅寫道,“非遺有別於物質文化遺産,其相關的製成品、原料、工具、場所、道具、服飾、文本等物質存在,並不是非遺保護的核心,也不是展示的核心,其傳承人的表演、製作的過程,才是非遺項目的主體,是展示與傳播的核心內容。”因此,數字化的展示方式有傳遞非遺形態和魅力的潛力。
日前,清華大學中意基地將與萬物大集共同發起的“清華·萬物數字非遺國際創新坊”中,將啟動“東方當代生活方式:100x100計劃”,分別邀請百位著名藝術家與百名非遺傳承人,以及在不同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士深度體驗非遺文化,與非遺傳承人和潮流設計師達成跨界合作,用設計讓非遺文化走入當代生活。
清華·萬物數字非遺國際創新坊項目負責人王旭東介紹道,該計劃將引導非遺傳承人參與非遺數字化過程,借助智慧技術給予非遺愛好者切身體驗,也借此吸引更多當代青年投身非遺文化保護中。此外,清華中意基地與萬物大集還將建立“數字非遺城市圖鑒”:通過蒐集、整合、記錄不同地區的非遺經典圖樣,以數字化方式解決非遺核心技藝代代遞減的問題,通過傳統再創造,讓古老文化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非遺數字化成為了國內非遺保護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文化和旅遊部積極推動非遺數字工作,用數字化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實施記錄,加強非遺檔案和非遺數據庫建設,推進非遺檔案和數據資源的社會利用,為非遺的傳承和發展開創了新局面。”王旭東説道。
來源:澎湃新聞 | 撰稿:錢雪兒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澎湃新聞 | 撰稿:錢雪兒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