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工匠 > 浙江工匠 新聞詳情 A- A+
“浙江工匠”胡志明: 做誠實人 釀良心酒
發佈時間:2017-05-17 12:45:57    

        做誠實人、釀良心酒,是胡志明對自己所從事的這份事業的基本原則和理想追求。從18歲開始,扛著振興黃酒産業的這份責任,一路走過36年,到如今胡志明一如既往地低調、踏實,而古越龍山卻早已名聲在外。胡志明説,這些年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師傅傳給他的手藝發揚光大、開枝散葉。

  在浙江乃至全國,提起古越龍山幾乎無人不曉,然而要説胡志明,除了業內人士和熟識的親友,還真沒多少人知道。今年剛被評上首屆浙江工匠的胡志明,不僅是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還身兼中國釀酒大師、浙江省首席技師、國家級黃酒評委等頭銜,但胡志明最鍾情的,還是“老紹興”們口中的“酒頭腦”這個稱呼。

微信圖片_20170517125203.jpg

  36年前,18歲的胡志明從紹興技工學校黃酒專業畢業,進入古越龍山公司前身的紹興釀酒總廠當學徒。“選擇這一行,一是因為自己喜歡,而更重要的是那時候確實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想著要為落後的紹興黃酒行業做些什麼。”胡志明説。

  然而,釀酒是個苦差事,不僅要使得出力氣,也要耐得住寂寞。按照黃酒釀造的傳統工藝:農曆七月做酒藥,八月做麥曲,九月做淋飯,立冬投料開釀,用獨特的複式發酵工藝發酵90天,翌年立春開始壓榨、煎酒,然後泥封窖藏……

  一般進入開釀季節,釀酒師傅就得每天24小時待在廠裏,隨時把控發酵進程與節奏。胡志明的師傅是這樣做的,同樣,到他這裡也是這樣堅持的。“有時候真的是難熬,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掐著時間算著發酵進程,多一分少一分都會影響酒的品質。”胡志明説。也正是一直以來,在這一絲一毫間的不妥協、不湊合,造就了如今古越龍山的口碑。

  這是一種傳承,師傅傳給我,我有責任繼續做好交接。

  ——胡志明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胡志明自己也感到厭煩,工作壓力大、勞動強度大,甚至有了退縮的想法。而每當這種時候,先入行的老師傅就會寬慰他、開導他,在工作中幫助他、點撥他。“師傅們對於黃酒這份質樸和敬畏的感情感染了我,讓我堅持下來。”胡志明説。

  如今,當胡志明自己帶徒弟之後,這份質樸的情感,同樣也被他帶到工作中。“20多歲的年輕人入這一行也不容易,為了這份事業要犧牲業餘時間、放棄業餘愛好,我很理解。”胡志明説。因此,直到現在已經身為公司副總的胡志明,到了釀酒季也始終會堅持在生産一線,即使是休息時間也始終保持手機暢通。“酒藥發酵的幾個關鍵節點,他們會隨時向我反饋,有時候是晚上9點,有時候是淩晨1點、2點。”“其實那麼多年下來,什麼氣候,大概什麼時候發酵我心裏還是有數的,往往我都會在那個時段等著他們的電話。”不主動介入,是胡志明培養徒弟的原則,而半夜、淩晨都能找到胡志明彙報並得到肯定,同樣是徒弟們技藝增進的必經之路。

  胡志明當學徒時,師傅看中的是他的悟性。胡志明靠著多看、多問、多想這“三多”,很快掌握了技能要領。如今,自己帶徒弟,卻發現傳統工藝大都存在人才跟不上的窘境。於是,他一邊堅持“做好人才能興黃酒”的傳統規矩,一邊又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絕活傳授給徒弟們。原因,就是胡志明和古越龍山人一直堅持的一個雄心: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

  為此,55歲的胡志明還堅守在生産一線,為傳統黃酒的研究、保護與創新而努力。

  胡志明在企業建立了國家級黃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重點實驗室。5年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志明技能大師工作室入選首批浙江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名單。到現在,他主持和參與開發的各種科研項目已獲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獲得8項國家發明專利。特別是他帶領團隊開展一系列關於黃酒養生功能的研究,在業內外産生了強烈的反響。

來源: 浙工之家公眾號    | 作者:    | 責編:鄧翠芳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