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溫州 新聞詳情 A- A+
青年旅客心臟驟停,溫州動車站上演生死時速急救
發佈時間:2023-12-13 10:46:51    

   12月12日上午,位於溫州市人民醫院婁橋院區急診科的ICU病房,經歷心臟驟停的20歲福建人小董身體好轉,即將轉入普通病房,回憶起前天的驚魂一幕,他仍不勝感激,“多虧大家愛心接力,才救了我一命……”

  原來,小董患有心臟病史,不久前剛在北京做了人工心臟瓣膜移植手術,一個人返鄉途中經過溫州,沒想到的是,在鐵路溫州南站過安檢的時候,突然心臟驟停失去意識。

  “這裡有人暈倒,情況緊急!”12月10日晚7點57分,在鐵路溫州南站候車室2安檢口,看到小董倒地,當班安檢員跑上前查看呼喊,通過對講機緊急向客運值班員彙報。短短幾分鐘,一支“急救愛心隊”迅速組建。

  熱心乘客張女士(化名)最先趕到現場,發現小董沒有呼吸、喪失意識,立刻跪在地上開展心胸按壓。排隊進安檢的董姮姮,是溫州市人民醫院普外科的護士,發現圍著人群,也馬上跑到前面幫助。

  “當時小夥子面色發紺了,我摸了下他的頸動脈,發現頸動脈活動消失。”董姮姮回憶,整個過程很快,她和張女士輪流心胸按壓,並且人工呼吸。緊隨其後,一位熱心的年輕男學生也加入進來幫助。

  與此同時,鐵路南站中控室已經啟動急救應急預案,當班客運值班員李博和同事,馬上拿著站內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以及常備的醫藥箱、輪椅等趕到現場。站內工作人員同步撥打120電話,聯繫鐵路溫州南站派出所警務人員,並且緊急聯繫小董的親屬。

  一下、兩下、三下……輪流按壓幾分鐘後,AED到位,大家又根據指示,立即給予除顫。董姮姮回憶,整個流程前後近20分鐘,小董才漸漸恢復意識,眼皮眨動,呼喊有回應。隨後,120急救車及時趕到,小董被送往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現在他神志清楚,各項指標都基於正常了。”溫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陳玲瓏告訴記者,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到6分鐘,小董能如此順利好轉,這一切都得益於現場工作人員以及熱心人士專業的急救治療,以及關鍵的AED設備。陳玲瓏也呼籲廣大市民多多學習急救知識,包括AED的使用、心肺復蘇還有人工呼吸等,在關鍵時刻能挽救一條生命。

  溫州鐵路南站綜合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站點佈置了2個AED設備,分別放在候車室和出站口的“旅客之家”裏。該中心與鐵路溫州南站、甌海區紅十字會合作,經常開展急救指導和培訓,也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

  小董送醫後當晚,在鐵路溫州南站的聯繫下,小董姑姑也趕到了醫院,連聲對醫務人員、鐵路溫州南站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據了解,我國每年因心肌梗塞死亡達55萬人,而九成人死在醫院之外,如第一時間啟用除顫儀和心肺復蘇急救,救活率達90%以上,因此AED被譽為“救命神器”。公共場所布設AED,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構建公共健康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了解到,目前溫州累計AED擁有量達1.37台/萬人,今年新增305台AED。當前溫州根據人口密度、人員流動量、分佈距離等因素,優先在危急情況發生率高的公共場所配置AED,例如學校、動車站、商業綜合體、菜場、景區等。市民可以在微信小程式搜索“AED設備導航”或“AED地圖”等,找到附近的AED。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王艷瓊 共用聯盟·甌海 黃麗麗 許文星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