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事關縣鄉兩級 浙江率先開展這項合法性審查
發佈時間 | 2023-12-09 08:59:13    

 浙江.jpg

  浙江省縣鄉合法性審查質效提升改革推進會。浙江省司法廳供圖

  最近,一場事關浙江全省的改革推進會召開,主題圍繞的是“縣鄉合法性審查”。

  縣鄉合法性審查,顧名思義,就是對縣鄉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進行審查,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換句話説,就是用“治未病、抓前端”的理念,未雨綢繆地對基層行政行為進行預防性的法律審查。

  不久前,浙江交出一張今年法治政府建設的成績單,其中“27個先行試點的縣(市、區)經合法性審查後事項均實現零敗訴”尤為亮眼。

  哪些內容要被納入審查範圍?通過審查,破解了基層治理的哪些難點?來看看浙江在全國領先的這項改革。

  一

  縣鄉開展合法性審查的內容,包括行政規範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合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以及村規民約、政府資訊公開答覆、履職申請類答覆、行政賠償、涉法信訪事項等,關係著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

  為什麼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合法性審查?

  比如合同,鄉鎮街道的許多合同關係到大項目、大工程,是一些地方每年的“重頭戲”,經不起一絲疏忽,但往往鄉鎮街道審查力量弱,碰到專業性強、金額較大的合同就“心裏沒底”。

  再如,老百姓關心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等,往往涉及到一些罰款事項,能不能罰、怎麼罰、罰多少,都得依法依規,經得起推敲以及實踐和歷史的考驗。

  此外,還有一些公示文件、政府文書等,一旦出現差錯,後果嚴重,容易造成基層不穩定。

  法治建設,重點在縣鄉,難點也在縣鄉。

  縣鄉是矛盾糾紛的多發地與集中地。過去,由於對相關文件、合同等審查的不規範、不專業、不仔細,一些“問題文件”“違規協議”“違法處罰”屢見不鮮,不僅鄉鎮街道自己吃了不少虧,許多“民告官”案件也從中而來。

  信訪量大、行政敗訴率高,給基層帶來極大困擾。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浙江涉及鄉鎮街道的行政訴訟案件收案4707件,敗訴524件,佔比67%。全省行政敗訴案件80%以上發生在縣鄉。

  合法性審查,也是撬動基層政府自身變革、防止公權力濫用的重要手段。浙江作為全國唯一的“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試點,執法改革不斷深入推進,不少行政權力被下放到鄉鎮街道。

  從這個角度來看,由於鄉鎮街道承接了更多直接涉及企業和群眾的執法事項,可直接對企業和群眾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此合法性審查也必須及時跟上。這不僅僅是限制公權力的行使、規範和保護基層幹部依法履職,更可以從源頭上保障企業和群眾的合法權益,增強法治獲得感。

  提升縣鄉依法行政水準,打通基層依法治理“最後一公里”,迫在眉睫,是浙江建設法治中國示範區的重點和難點。

 浙江1.jpg

  二

  合法性審查全國很多地方都在開展。浙江的一大特色亮點是,在全國率先將合法性審查拓展到縣鄉兩級,部分地方還拓展到村社,延伸了審查標準化的基層觸角。

  早在2020年,浙江就率全國之先在全省部署開展了鄉鎮合法性審查全覆蓋工作,扭轉了鄉鎮街道“憑經驗辦事”的現象。

  審查不僅要看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還要提升質效。今年,在之前的基礎上,浙江更進一步,開展了縣鄉合法性審查質效提升改革,也是一項開創性工作,目前已取得不錯成效:截至11月底,全省1364個鄉鎮街道完成合法性審查10.5萬件,較改革前增長80.9%,越來越多基層單位減少了行政爭議。

  這是怎麼做到的?

  一靠頂層設計。以前,合法性審查相關要求散見於多部行政規範性文件,缺乏專門的法律規定,剛性約束不足,較難有效落實。

  今年4月1日起,《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審查工作規定》出臺,這是全國首部規範行政合法性審查工作的創制性政府規章,首次以立法形式將合法性審查職能拓展到鄉鎮街道,對原來審查範圍、標準、程式、機制、運作等模糊問題都作了明確規定,使基層有法可依。

  二靠試點推進。也是今年4月,浙江在27個縣(市、區)先行試點,初步構建了全覆蓋的合法性審查標準體系、運作體系和保障體系。之後逐步推開,90個縣(市、區)均成立縣級合法性審查中心並實體化運作。

  試點之後,縣鄉合法性審查件數大幅上升,審查後的行政行為均未發生敗訴糾錯情況。

  三靠數字平臺。充分利用數字化改革的成果,浙江建設了全省統一、貫通省市縣鄉四級的合法性審查應用系統,每天上千條數據在系統裏流轉,從前期審查到備案閉環,全流程監控,審查時限縮短了5.3個工作日。

  同時,一起推進的智慧輔助審查、案例中心、法律法規庫、法律專家庫協審派單等模組,讓審查在實際操作中更加簡易化、一體化,既讓審查提了質,又為基層減了負。

  三

  村規民約、重大行政決策、政府資訊公開答覆……基層需要進行合法性審查的事項廣而多,需要極強的專業知識,僅僅靠鄉鎮街道的人員無法完成。

  那麼,合法性審查要怎麼審?

  浙江編制了全國首創的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一圖一清單一指引”工作標準,27個先行試點的縣(市、區)則在省級標準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進行了探索優化。

  比如麗水結合山區實際情況,探索了一套適用於山區基層的合法性審查改革所有通用制度體系——《麗水市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工作規範》。這套制度在4類必審事項之外,新增了招標文件等其他高頻涉法事項10項,並同步製作了首批行政規範性文件、鄉鎮街道合同實例指導手冊,收錄65起案例,將“審什麼、怎麼審”進一步細化完善。

  各地的縣級合法性審查中心,全面統籌了司法局法務骨幹、專業執法部門法治人員、公職律師、社會律師、法律專家學者等多方專業力量,相當於為基層提供了一個專業的法務團隊,從根子上有效破解了基層審查人員不足、專業水準受限的難題。

  合法性審查真的管用嗎?會不會走形式?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

  在象山縣大徐鎮,今年出臺了有關村級合法性審查工作的實施意見,列明瞭事項清單,明確未經過合法性審查不能簽署資金提取審批,並編制工程建設、土地流轉、租賃等常用合同示範文本,供各村參考使用。

  該鎮的牛岙自然村近期要進行整村改造。通過合法性審查後,當地發現施工工程合同中的電工承包方式錶述不清、安全生産條款中各方權利義務不明確以及存在歧義,提前修改解決了問題。

  浙江規定,縣鄉兩級黨委政府要嚴格審查程式,確保沒有經過合法性審查的事項“不上會、不簽批、不對外公佈”。

  縣鄉合法性審查改革看似切口很小,但實際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要全面打造專業化的法審員隊伍,還要統籌落實責任追究和容錯機制,健全動態評價和督查督辦機制,讓基層幹部想幹事、能幹事、敢幹事。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錢祎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