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溫州 新聞詳情 A- A+
溫州出臺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方案 這些藥方請收好
發佈時間:2022-12-12 11:40:16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推動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工作科學有序開展,溫州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根據溫州地區氣候、居民飲食及體質特點等因素制定《溫州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方案》,請廣大市民群眾重視發揮中醫藥預防新冠肺炎的作用,規範實施中醫藥健康管理。

  溫州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方案

  嚴格遵循疫情防控措施: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家中常通風,備好常用藥,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在外遵守社交距離,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居住場所的清潔通風。

  一、方藥預防

  (一) 成人預防方(養正辟疫湯)

  組方:蒼術10g、藿香10g、炒白術10g、防風5g、黃芪10g、銀花10g、蘆根15g、生甘草6g

  服法:煎湯,溫服,每日1劑,分2次飯後服用,連服3-5日;孕婦及合併基礎疾病的特殊人群應在執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二) 兒童預防方

  組方:蒼術5g、藿香5g、炒白術5g、防風3g、黃芪5g、銀花5g、蘆根9g、生甘草3g、大棗5g。

  服法:溫服,每日1劑,分2次飯後服用,連服3-5日。

  二、起居有常

  (一) 起居調攝

  起居應順應自然變化,作息規律,勞逸結合,適當鍛鍊身體,保證睡眠充足,適時增減衣物,注意個人衛生。注意房間的溫濕度調節,每天擇時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風寒濕。

  (二) 空氣熏蒸

  艾條熏法。熏艾對於抑制病毒傳播有一定作用,適闔家庭空氣消毒,聞艾亦有提振陽氣、增強抗邪的作用。可每日熏艾1柱(遠離易燃易爆物品),注意適當排煙,以免引起氣道反應。

  三、飲食有節

  飲食上應注意選擇顧護正氣一類的食物,忌吃破氣耗氣之物,根據中醫理論,過食辛辣、油炸等高熱量食物容易造成胃腸積熱,胃腸之熱可上蒸于肺引起呼吸疾病的易感。因此冬天要減少煎、烤、炙等食物的攝入,避免飲食冰涼、生冷、油膩。多補充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禽類、魚類、牛羊肉等,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

  (一) 辨證飲食

  根據食物屬性和個體情況合理膳食。有怕冷、胃涼等症狀的,可食用生薑、蔥、芥菜等;有咽幹、口乾、心煩等症狀的,可食用綠茶、豆豉、楊桃等;有咳嗽、咯痰等症狀的,可食用梨、百合、杏仁、烏梅、橘皮等;有食欲不振、腹脹等症狀的,可食用山楂、山藥、白扁豆等;有便秘等症狀的,可食用蜂蜜、香蕉等。

  (二)茶飲

  茶飲方:

  1.痰濕、濕熱體質:銀花10克、薄荷5克、米仁30克、藿香10克、甘草3克。用法:煎湯代茶飲。

  2.陰虛體質:桑葉10克、北沙參10克、麥冬10克、烏梅6克、百合10克。用法:煎湯代茶飲。

  3.氣虛、陽虛體質或平和體質:黃芪15克、白術10克、防風6克、太子參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用法:煎湯代茶飲。

  (三)藥膳

  黨參山藥陳皮粥。黨參10g、 山藥20g、大米(或小米)100g、陳皮5g。將黨參、山藥洗凈切小丁,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同煮,煮開 10分鐘後,加入洗凈的陳皮,再煮20分鐘至大米爛熟即可。平和體質或氣虛體質均可食用。

  四、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能增強人體脾腎功能,幫助人體獲得更強的免疫力。每天走路至少6000步或太極、八段錦、八部金剛、瑜伽等。極端天氣下不建議外出運動,尤其是70歲以上有基礎病的老年人,若生活中有任何不適應首選醫院觀察治療,若運動後伴有明顯呼吸急促、喘憋應立即就醫。

  傳統功法

  (一) 八段錦

  習練時間每次15-20分鐘,每日1-2次,據個人體質狀況,以能承受為宜。

  (二) 太極拳

  習練時間每次30-50分鐘,每日1-2次,據個人體質狀況,以能承受為宜。

  五、舒暢情志

  (一)移情易性法

  改變生活方式,轉移或分散思維的集中點,免於不良刺激,擺脫不良情緒。保持精神內守,做到心神安寧,情志舒暢。

  (二)音樂療法

  可聽傳統音樂。宮調音樂如《秋湖月夜》《鳥投林》等可以健脾;商調音樂如《陽春白雪》《陽關三疊》等可以養肺;角調音樂如《昭君怨》《塞上曲》等可以疏肝。通過輕柔和緩的古典音樂,有助於緩解精神緊張,保持心情舒暢。播放時間以不影響正常休息為宜。

  六、中醫適宜技術

  (一) 艾灸療法

  艾灸特定穴位具有溫陽散寒、化濕辟穢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機體抵抗力。

  常用選穴:肺俞、風門、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定位及示意圖詳見附件。

  操作方法:距離穴位2——3cm,艾條懸灸,每穴灸15-30分鐘,皮膚潮紅或局部不(微)熱遠部熱、或表面不(微)熱深部熱、或遠離施灸部位産生酸、脹、重、痛、麻等非熱感覺熱覺為度,注意避免燙傷。建議在專業機構的技術人員指導下使用。

  (二)穴位按揉

  穴位揉按一些特定穴位具有調和氣血、安神定志,健脾益腎,平衡陰陽,提高機體抵抗力的作用。

  常用選穴:百會、太陽、迎香、合谷、中脘、氣海、足三里、陰陵泉、太溪、三陰交等穴位。

  操作方法:每穴位,用拇指按揉1-3分鐘,按揉時感穴位微微酸、脹、重、麻感為宜,不宜重刺激,太輕穴位的激發效應較弱,雙手交替。可反覆重復操作。

  操作方法:按揉穴位,拇指按壓1分鐘,雙手交替,重復3-5次。

  常用穴位定位及示意圖如下:

  1.百會:位於人體的頭頂正中心,兩耳尖直上連線中點。

  2.太陽穴:位於頭部的側面,在眉梢和外眼角沿線交叉的凹陷處。

  3.迎香: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4.合谷: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中點處。

  5.風門:位於背部,當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6.肺俞:位於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7.中脘: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8.氣海: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處。

  9.關元: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

  10.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也可以用簡易取穴法:用自己的手取同側的穴位,拇、食指撐開成直角,拇指置於髕骨上緣取右側足三里,五指朝下緊貼于膝外側,食指中指間對應的位置即為足三里。

  11.陰陵泉:位於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取穴時採取屈膝或仰臥位,用拇指沿脛骨內側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關節下方在脛骨向內上彎曲處可觸及一凹陷處即是。

  12.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踝關節上三寸。

  13.太溪: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三) 中藥沐浴

  用菖蒲150克,加水煎煮後,加入浴缸中沐浴,可祛除病氣。

  (四) 中藥泡腳

  生薑、艾葉、肉桂、紅花適量,水漬泡腳,可增強免疫力,有助睡眠。

  (五) 佩挂香囊

  將香囊佩戴身上,或懸挂于床邊、窗前、案頭。處方以蒼術、藿香、厚樸、丁香、石菖蒲、白芷、艾葉,以上各等分共研細末,加入適量冰片,裝入布袋內做成香囊,具有芳香辟穢解毒之功效,以預防疫病。孕婦及有過敏性疾病 (如哮喘、鼻炎等 )者不建議使用。

  七、其他方法

  (一) 呼吸六字訣

  “噓 (xu)、呵(he)、呼(hu)、呬(si)、吹 (chui)、嘻(xi)”,依次每個字6秒,反覆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議每天1-2組,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調整當天運動方式及總量。

  (二) 放鬆功法

  主動進行緩慢深長的腹式呼吸訓練,可採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釋放和療愈身心。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健康溫州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