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中央發話,浙江開幹,全力拼經濟
發佈時間 | 2022-12-09 09:00:59    

   “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

  “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

  “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釋放的信號十分明確:全力拼經濟!

  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大考已經開始。一個“拼”字,意味著決不猶豫、全力出擊,迅速開創新局面,掀起重振經濟新熱潮,儘快消除疫情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

  政企攜手向前衝

  這兩天,浙江帶起了一把火,一把拼經濟的火。

  “清晨5時30分,天色微晞,寒意凜冽。一支由省商務廳等省級部門相關負責人及企業代表組成的隊伍正驅車前往浦東機場,開啟為期6天的德國、法國之行……”

  天光未亮、天寒地凍、政企攜手、不遠萬里……讀到這樣的敘述、想到這樣的場景,回想起過去的三年,許多人難以抑制興奮之情。他們在網路上用雪片般的留言為浙江鼓與呼:“為各地打了樣”“勇立潮頭,這就是‘潮’!”“我真的佩服浙江政府的勇氣”……

  沒過多久,“浙江將組織1萬家企業出國參加經貿活動”就衝上微網志熱搜。在話題熱度攀升的同時,嘉興、湖州、寧波的商務團相繼出發,12月10日,金華商務團也將奔赴印尼。浙江的快與拼,讓話題熱度一浪高過一浪。

  一條本地新聞的“破圈”,反映的是人民群眾的呼聲:疫情防控措施正不斷優化,要快快動起來!要努力拼經濟!

  在呼聲中,我們看到,浙江的各級黨委、政府一直在和企業一起拼。今年,一句“實現多目標動態平衡”,曾被許多人質疑是“既要又要”,是“極限壓力”,可浙江各級政府偏偏自我加壓,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回答,不僅實現得了,更實現得好。

  就拿“搶訂單”這件事來説,我們就能清晰梳理出一張政企攜手的時間表。

  6月27日,浙江開通香港—杭州的商務航班。此後,香港—杭州、裏斯本—杭州等商務定期航班實現常態化運作;

  7月10日,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國第一趟涉外商務包機從寧波起飛;

  7月30日,疫情後浙江首趟增開境外臨時航班從南韓首爾飛來,義烏用為國際採購商包機的方式接來南韓客商;

  在政府的帶動下,截至“入境人員隔離政策由‘7+3’調整至‘5+3’”這一政策宣佈之時,浙江就已組織商務包機22班次,定期航班和商務包機累計服務1550多人,簽訂進出口合同和意向合約金額超過23.5億美元。

  所以,當一系列優化調整措施塵埃落定之時,浙江早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其實,拼經濟的這把火不是一下子旺起來的,是守著爐火、看著風向、備好柴火,拿著扇子一下一下扇旺的。

  一個拼字背後,有耐心、有技巧、有智慧。

  三年裏,浙江經濟發展的每一步都沒有泄勁,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來一場危機就打一場硬仗。

  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浙江在全國率先打響了“經濟恢復戰”第一槍:杭州市政府掏錢,包高鐵接回返工人員,讓工廠儘快恢復生産;嘉善縣全國首創“返工包機”,接四川籍員工返崗。

  2020年3月,大量國際展會停辦,國際客商進不來、外貿企業出不去,浙江又先人一步搞起“發明”——線上展會,當年舉辦數量遠超全國各省市線上展會的總額。

  今年上半年上海暴發疫情時,多家汽車製造企業的零部件供應鏈受阻,面臨停産停工危機。浙江在嘉興平湖和嘉善、杭州、寧波四地建設4個轉机站點,以無接觸模式保供貨物暢通浙滬,成功保障了中國最大汽車産業鏈供應鏈的運轉。

  浙江還成功探索重點工業企業閉環生産模式,並快速在全省推廣,截至9月,浙江具備閉環生産能力的企業數就已破萬,疫情來時無懼停工停産。

  有人問,為什麼老是浙江走在前?

  其實,追溯歷史就能發現,疫情下浙江的快速反應並不讓人意外,甚至可以説“基因使然”。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不僅涌現了大批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浙商”名號響徹國內外,浙江各級黨委、政府同樣有著服務市場主體的強烈意識。浙商有經商智慧,黨委、政府更有敢闖敢試的開拓精神。

  正是這片敢闖敢拼的熱土,誕生出了全國第一批專業市場——義烏小商品、紹興輕紡、慈溪小家電、永康五金……這些小體量、大規模的民營經濟充滿活力,更為可貴的是,浙江政府珍視這樣的經濟活力。

  人們常説浙江民營企業家的市場嗅覺很敏銳,其實政府也是如此。

  常年泡在市場裏,泡在最敏銳的企業家群體中,浙江各地政府更像一個個“理性經濟人”,發展經濟不為爭第一而爭第一,在該爭第一的地方又絕不手軟。浙江政府是懂市場的政府。

  當務之急怎麼拼

  現在最核心的問題是,怎麼拼經濟。

  “我們必須審視這樣一個問題:政策調整後訂單增加了,國內老百姓的消費需求也上來了,生産供應能否有效保障?”

  “一旦陽性人員在社會面增加,醫療資源是否會緊張?恐慌情緒是否會蔓延?有沒有可能導致大批外來務工人員返鄉?”

  國家高端智庫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浙江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史晉川連連發問。

  他解釋,務工人員是各大城市的産業主力軍,如果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民工返鄉潮,繼而導致勞動力短缺,供給得不到保障,就會影響經濟復蘇。

  “只有把擴大需求、保障供給這兩個問題都處理好了,浙江經濟才能在當前和之後的發展中,更好地平衡好防疫和發展的關係,在全國率先創造經濟復蘇的好勢頭。”他説。

  當前,許多像史晉川這樣的專家學者正通過不同渠道發聲。網際網路上的熱搜之下,理性的浙江人考慮更多的是怎麼拼經濟,怎麼應對新困難下的新情況。

  拼經濟要豁出去。

  “這次政府帶企業出海搶訂單,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讓大家感受到,當下黨和政府對於抓經濟,尤其是恢復外向型經濟的決心。這樣的信號,相信會激勵已經苦不堪言、甚至想‘躺平’的企業,從鼓舞士氣的角度講,就已經意義非凡了。”

  正如華立集團董事會主席汪力成所説,政府的行動已經説明,要拼經濟,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激勵企業家全力出擊豁出去,毫不猶豫地走出去,把風聲放出去,我們準備好了!

  寧波最大的外貿企業——中基寧波集團掌門人周巨樂呼籲,外貿企業一要更加積極地走出去與客戶溝通,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出行、供應鏈産業鏈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還要利用好浙商在海外的影響力——要以他們為窗口發聲,傳遞浙江外貿企業的決心。

  拼經濟要謀長遠。

  此次浙江的大規模“走出去”行動,顯然不是優化調整之後才謀劃的。今年10月底的省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協調發展專題會議上,有一個要求就是,要釋放鼓勵出去的信號,請省政府領導、商務廳領導帶頭出去。

  當前拼經濟要謀什麼?12月7日,紹興召開2023年“開門穩、開門紅”發佈會,正式發佈支援企業穩崗留工十條意見,其中包括將重點工業企業納入電力保供“白名單”、發放“新紹興人消費券”等。

  可以看到,離過年還有一個半月,浙江各地已經開始謀劃如何穩崗留工。要拼經濟,這種預判式的、走在前面的謀劃越多越好。

  “我相信,未來一段時間是中國外貿市場的一個困難期,也是一個調整期、蛻變期。”汪力成説,外貿企業要想繼續存活,必須主動走出去,企業走出去、投資走出去——企業可以在國內“騰籠換鳥”,佈局産業鏈上游和關鍵零部件,從中國製造、外貿出口轉向中國創造、全球製造,這是未來我們必須要邁出的一步。

  拼經濟要沉下去。

  近日,多省份的黨政一把手做了同一件事——走進企業,與企業家面對面座談。“同一件事”,為的就是沉下去聽真需求、想真辦法,把企業家最想要的政策摸上來,讓拼經濟拼得更精準、更有力。

  身在“前線”的萬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就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希望通過優化貨運鏈管理,集中調度船運,降低國際化企業的物流成本;希望進一步提高出口産品的退稅率,增加海運補貼政策,對衝全球疫情蔓延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切實降低企業的外貿成本……

  其實,種種努力,就是為了形成合力。

  “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要把幹部的勁頭提得高高的,把企業家的信心鼓得足足的,把老百姓的心氣理得順順的,拼經濟才能成為民心所向,才能知行合一,迅速開創新局面。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陳佳瑩 拜喆喆 朱承 鄭亞麗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