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台州 新聞詳情 A- A+
羅川閘 台州水利史上 不可忘卻的人文記憶
發佈時間:2024-03-26 15:55:39    

  四個月前,筆者曾到路橋區螺洋街道蘆陽社區,尋訪東江河上羅川閘水利設施遺跡。

  來到原二友村(2018年後與樟岙村、雙廟村合併為蘆陽社區),走過光明紙箱廠前的一座小橋,只見河岸邊立著一塊銅牌,上書“路橋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二友閘橋頭”。同行的朋友説,這“閘橋頭”就是羅川閘遺跡。觀察南側橋下石壁,東側果然有兩道直抵水面的凹槽,這是水閘升降的軌道,西側石壁沒有看到凹槽。當地一位老者説,為了加寬閘上小橋,西側石壁向外面重新砌過,這側的凹槽被擋在了裏面。

  羅川閘始建於南宋

  據明《萬曆黃岩縣誌》記載,羅川閘,裏人余端甫建,正統年間其孫廷美修之,王欽作《羅川閘記》。《螺洋余氏宗譜》也記載了余端甫修閘這件大事。而清《光緒黃岩縣誌》關於羅川閘的記載是這樣的:明裏人余端甫建,正統年間其孫廷美重修,並附有王欽《羅川閘記》部分文字;最後又載:乾隆丁醜余嵩卓重修。《光緒黃岩縣誌》的記載讓人誤以為羅川閘始建於明初,現代編撰的部分水利書籍也採用此説,其實這是錯誤的。

  《螺洋余氏宗譜》明確記載,余端甫,春房人,螺洋余氏十世祖。從該宗譜的序文中可知,《螺洋余氏宗譜》首次修譜人就是余端甫,作序者為本村人蔣彥聖,南宋鹹淳四年(1268)進士。蔣彥聖在序文中稱余端甫為內兄,顯然兩人係姊夫郎舅,同時代人。由此可推斷,羅川閘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

  由管彥達主持編修的《路橋區志》糾正了這一錯誤,其人物篇“余端甫”詞條載:余端甫,1233—1267,名道凝,字藻章,號端甫。關於蔣彥聖,字愚仲,號靜庵,《溫嶺縣誌》有其在溫嶺澤國辦雲陽書院的記載。

  《螺洋余氏宗譜》詳細記載了余端甫在螺洋至院橋沙門店之間興修水利的事跡。因其通曉農業水利知識,根據鑒洋湖周邊水文地理,帶領族人和當地民眾,在今黃岩院橋沙門店以東、梅山以西築水渠兩條,並修建了羅川閘;又在螺洋後葉修築一堤壩,將浮排裏與三水涇、鑒洋湖相通。從而使螺洋一帶河道縱橫交錯、池塘湖泊星羅棋佈,周邊方圓幾十里旱天無旱災,雨天無澇災,保證了農業豐收,造福一方百姓。余端甫成為路橋有史記載的民間興修水利第一人。

  螺洋余氏三修羅川閘

  近五百年間,螺洋余氏族人接力,三修羅川閘。

  雖然《光緒黃岩縣誌》對羅川閘的始建記錄有誤,但明確記錄了羅川閘二修、三修的歷史軌跡。

  正統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朱祁鎮的年號,起止時間為1436年至1449年。從南宋鹹淳至明正統年間,前後經歷大約一百八十年,王欽《羅川閘記》中説閘因年代久遠損毀,而非遭自然力或人為毀壞,這是可信的。約一百八十年,對於一個古代修建的民間水利工程,自然逐漸損毀,非常正常。

  看到祖先修建的水閘因年久失修,不再具有蓄水防旱的功能,作為螺洋余氏一脈的余廷美,仿傚祖上功德,慷慨解囊,重修羅川閘。余廷美的這一義舉,受到當地百姓稱讚,故有黃岩柏山人王欽受眾人之托作《羅川閘記》,為螺洋余氏族人二修羅川閘這一壯舉立傳,為後世傳頌。

  又過了三百餘年,到了清乾隆丁醜年(1757),羅川閘再次因年久失修損壞,又由余氏族人余嵩卓主持第三次建閘,這就是《光緒黃岩縣誌》所記載的余嵩卓重修一事。

  此後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光又穿越了近兩百年,羅川閘沒有再次重修的記錄。1958年後,長潭水庫這一重大水利工程的修建,保證了永寧江水系、金清港水系所流經的溫黃平原等各流域的防洪防旱、農業灌溉、內河航運、居民用水的安全,流域內大多數的水閘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羅川閘也不例外。後來,羅川閘的水閘被拆除,閘上小橋被加寬,供行人車輛通行,故留下“閘橋頭”這一地名。

  再説説《羅川閘記》作者柏山人王欽。柏山,即今黃岩區院橋鎮秀嶺水庫一帶,柏山王氏係當地望族,歷代名人輩出。王欽正統七年(1442)中進士,不久即病逝,沒有得授官職。其孫王啟,字景昭,號學古,後人稱東瀛先生,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雲南巡撫、刑部右侍郎。王欽在史志上雖沒有更多的事跡記載,但這篇《羅川閘記》,足以讓歷史銘記。歷史竟然如此巧合,五百多年前,王欽為羅川閘的水利建設者歌功頌德、樹碑立傳。上世紀50年代末,王欽後裔居住的地方,又成為秀嶺水庫的庫區地,王氏一族及其他民眾舉家外遷,為台州水利事業再立新功。

  重修羅川閘于當下的意義

  東江河,是一條自然加人工開挖的小河,寬十余米,深三四米,總長兩千余米,南北流向,出閘橋頭約五十米匯入三水涇。東江河水主要來自南面的大岙溪,而大岙溪水來自東南面的白雲山。

  很久很久以前,包括東江河在內的整個鑒洋湖一帶,都是東海邊的一個古海灣,東有白雲山,南有黃茅山阻擋,顯然是古人下海泊船的天然避風港。後來海水向東退去,海灣成灘塗,低窪處成水溝、池塘、河汊,較大的水面則成為鑒洋湖的雛形。唐宋時期,陸續有居民遷入,人們圍湖造田,開塘築壩,疏浚河道,連通鑒洋湖上下游的三水涇,以及包括東江河在內的各條支流縱橫交錯,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畫卷呈現。

  然而,因台州地處東南沿海颱風帶,每到夏秋季節,頻遭颱風登陸侵害,狂風暴雨,海水倒灌,鑒洋湖一帶總是一片汪洋。於是,興修水利成為頭等大事。北宋寧海縣海遊馬家山(今屬台州三門)人羅適,提刑兩浙時曾巡行台州,親臨黃岩領導百姓疏導官河九十里,並首創在內河分段築堤建壩,控制水量,使農田受益七十余萬畝。羅適成為台州水利建設史上的開創性人物。南宋朱熹在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任上時,到黃岩賑災,考察災情後認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於是他倣羅適之政,在黃岩境內重修水利,大建水閘。從此“溫黃熟、台州足”成為可能,百姓安居樂業。余端甫始建羅川閘,以及螺洋余氏接力重修,是台州溫黃人民興修水利的一個縮影。

  記得小時候,筆者生活的東江河沿岸村莊,農田灌溉,人們洗滌、飲用等生活用水,都取自東江河。那時,河水清澈。進入新世紀,東江河所在地域,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大開發時期,漸漸地這條河被所建路網割得七零八落。被分割的東江河河道堵塞、乾涸,成為一個個小水坑,不復是河流的樣子。

  2010年始,水濱村率先開啟“美麗鄉村”建設,河道整治和村莊整體改造後,呈現出新農村建設的美好氣象。在三水經與浮排裏交匯處的河岸邊,還建起紀念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葉適的“水心草堂”,成為螺洋乃至路橋一方天地的文化新地標。

  如今,東江河沿岸一些村莊,均已納入城中村改造的計劃中,有的已經完成,有的正在改造建設中。如果能重新疏浚東江河河道,建設兩岸綠道和河岸景觀帶,重建羅川閘水利設施,重啟調節水量的功能,使河水重新蓄滿,不僅能重現“不可移動文物”這一歷史記憶,弘揚戰天鬥地的治水精神;還將使這一帶重現小河彎彎、微波盪漾、楊柳依依,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江南水鄉氣象,形成羅川閘、水心草堂、鑒洋湖濕地公園一線景觀帶。屆時,畫廊遊船,不僅能穿梭在十里長街邊的南官河上,也將遊曳在東江河、三水涇上,為台州城芯濕地增添一道集自然、人文為一體的秀麗景觀。 

來源: 台州日報    | 撰稿:撰稿 余喜華    | 責編:陳曉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