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紹興 新聞詳情 A- A+
柯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板 再創現代化國際紡都新輝煌
發佈時間:2024-01-22 10:39:55    

   回首2023年,紹興市柯橋區錨定“圖強爭先、競跑示範”戰略定位,全社會合力開拓進取,實現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區GDP首次邁上兩千億元臺階,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區第九位。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面向2024年,柯橋區早早就以“突破性創新、攻堅性改革、提升性開放”為目標,吹響了全面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紡都、杭紹星城”的衝鋒號角,砥礪奮進描繪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板的美好圖景。

  築牢項目壓艙石 夯實發展硬支撐

  歲末年初,走進柯橋經開區,日月光能一期産線已經投産。這意味著,作為2023年柯橋區簽約引進的首個百億級項目,日月光能項目實現了“當月拿地、當月開工、當年投産”。“做企業這麼多年,這還是頭一遭。”站在高速運轉的産業線前,浙江日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連連稱讚。

  “柯橋速度”背後,是該區圍繞“大抓落實年”目標要求,在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上的全力以赴、深耕細作。據了解,按照“大體量要有大擔當”的要求,近年來柯橋區持續優化強化服務、政策、要素等各類保障。尤其是通過建立重點項目專班機制、實施工業項目“開工一件事”全鏈高效審批等舉措,構建起了項目招引落戶的閉環化服務。

  數據顯示,2023年柯橋區新開工項目266個,省“千項萬億”工程新建項目開工率、市縣長項目落地率雙雙實現100%,位居省市前列。省“千項萬億”工程完成年度投資142.8億元,完成率達151.4%。全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54億元,增長12%,超額完成全年目標。

  項目是夯實經濟發展的硬支撐。在招引中,柯橋區一直緊扣“1+3”支柱産業佈局,對泛半導體、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尤為關注。而隨著“專精特新”項目的不斷落戶,柯橋光電谷、健康島、新材料園等新“星”産業群正加速形成,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加快。

  在錢清街道,興華芯半導體光罩項目已進入設備進場到位階段。作為杭紹臨空示範區紹興片區的重點工程,該項目定位於國內最大規模的光罩基地之一。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地全面投産後,可年産3.6萬片半導體光罩,進一步推動半導體、晶片製造的“自主可控”和“國産替代”進程。

  這並不是個例。對標《杭紹臨空人才合作創新區發展規劃》,2023年柯橋區共簽約引進光電資訊項目22個,總投資超350億元。圍繞新藥創制、高端醫療器械和前沿生物技術細分賽道,柯橋經開區“健康島”簽約引進大健康産業項目23個,總投資約92億元。

  另一個佐證數據是,2023年,柯橋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318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家;引聚院士項目2個、省級以上領軍人才32名;新授權發明專利588件,實現關鍵技術“揭榜挂帥”27項,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預計達到3.1%。

  “我們將持續深化項目推進機制,加強服務要素保障,持續全面擴大有效投資,確保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達産、早見效,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重要支撐作用,為我區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板不斷夯實基礎、貢獻力量。”柯橋區相關負責人説。

  下好改革先手棋 跑出開放加速度

  吃改革飯、走開放路一直是柯橋高品質發展致勝的法寶。特別是20年來在“八八戰略”引領下,柯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逐漸從資源小縣發展為國際化經濟強區。

  2023年,柯橋區不減改革先鋒底色,“執法改革新樣板”“浙裏工程師新場景”“智慧財産權保護新機制”等經驗做法上升為全國、全省最佳實踐案例,鄉村振興、綜合交通、文旅融合、學前教育等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還迎來了全國農村宅基地管理與改革、全省“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全省基層應急消防治理體系建設等現場會。

  其中尤為令人關注的是,作為全省區(縣、市)唯二的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全省試點,柯橋區構建完善了“1+16+N”的架構體系、實體化運作區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讓1221項政務服務事項和154項增值服務事項的運作模式從“企業找服務”轉變為“服務找企業”。

  談及這一變化,紹興環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唐利萍感慨頗深。“公司剛評上2023年度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政府就發來短信提醒我申報10萬元政策獎勵。”唐利萍説,“政策直接送到府,還可以線上兌現,這可為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坐擁全國産業鏈最完整、産能最大、專業市場最大的紡織産業集群,外貿一直是柯橋經濟的重要支撐。2023年以來,柯橋區強力推進“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國際貿易渠道進一步暢通,全年外貿出口預計超1470億元,獲評全省十佳外貿強縣(市、區)。

  如今的柯橋,每月都有以布料為主的出口貨物搭乘中歐班列“柯橋號”發運,駛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從家門口搭乘‘鋼鐵駝隊’發往中亞各地,鐵路運輸大大緩解了我們的物流壓力,減少了企業成本。”紹興市葉得沙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華泉頗為感慨。

  2023年,柯橋區又著力構建融合“海外館、海外倉、海外站、海外展”四位一體的國際行銷體系,並獲批省級試點。在第六屆世界布商大會上,中國輕紡城“絲路柯橋·佈滿全球”海外公共平臺也正式發佈,首期已在義大利米蘭、南韓首爾、越南胡志明市、孟加拉國達卡、阿聯酋迪拜、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六個城市先行啟動。

  改革贏得先機,開放鑄就輝煌。今年,柯橋區將繼續發揚“四千精神”、秉持“四敢作風”,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打破定規定制定勢,奮力在現代産業培育、國資國企改革、營商環境優化、基層社會治理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勝人一籌,開好“頂風船”,走穩“上坡路”。

  以五大中心建設 擦亮紡都金名片

  在前不久召開的紹興市柯橋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一份《關於紹興市柯橋區奮力打造現代化“國際紡都”全面建設“五大中心”的報告》引發廣泛關注。

  據了解,“五大中心”具體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國際紡織會展中心、現代紡織科創中心、紡織時尚品牌中心、紡織總部集聚中心。在打造過程中,柯橋將圍繞現代化“國際紡都”總目標總定位,加速推動紡織市場、紡織産業、紡織科創“三大優勢”轉化為“三個高地”。

  眾所週知,作為浙江改革開放的“金名片”,中國輕紡城是柯橋的立城之本、産業之基。目前,柯橋紡織銷售網路遍佈20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每年1/4的布料在此交易,年成交額已連續32年位居中國同類市場首位。在剛過去的2023年,中國輕紡城“線上線下”兩個市場成交額超過了3600億元,以一份漂亮市場答卷展現出區域産業的強勁韌性。

  但在全球紡織産業深刻變革的大環境下,如何永葆中國輕紡城的活力依舊是一個重大命題。近年來,錨定“國際紡都 杭紹星城”的城市定位,柯橋也一直通過構建創新平臺、引進高端人才、提升會展水準、培育時尚品牌等舉措,著力推動中國輕紡城從“千億交易市場”蝶變為“全球採購中心”。

  本次“五大中心”規劃的出爐,標誌著柯橋區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現代化、世界級紡織産業的路徑和目標。“這是個宏偉目標,也是歷史必然選擇。”業內人士認為,柯橋只有打破老思路、老觀念、老方法,才能更加現代化、更具開放度、更有時尚味、更富競爭力。

  在《報告》中,柯橋區也給自己下了“軍令狀”:力爭到2025年,中國輕紡城成交額達4500億元以上,現代紡織産業産值規模突破1500億元,紡織規上企業R&D經費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5%……到2035年,全面建成“五大中心”,在紡織貿易流通、研發製造、創意設計、時尚品牌、檢測認證、標準制定等領域擁有話語權。

  藍圖催人奮進。“我們將對標任務、挂圖作戰,著力打好市場進化、興商隆市、開放合作、時尚引領、品牌建設等系列‘組合拳’,在現代化‘國際紡都’建設新征程中當好排頭兵和生力軍。”中國輕紡城建管委相關負責人説。

  據介紹,作為中國輕紡城建設的核心之一,水韻紡都特色産業風貌區項目于2023年通過省級驗收,實現了“景在城中,人在景中”。眼下,項目建設仍在高速推進,致力於全面實現輕紡城市場“全域提升、全域美麗、系統重塑”,打造更加特色鮮明的市場格局。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柯橋區正以勇毅篤行的堅定、領跑競跑的擔當,向著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板目標闊步前進,奮力再創現代化“國際紡都”新輝煌!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金燕翔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