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廣大群眾幸福不幸福。今年,我省吹響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建設號角,著力推進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可及,“老有康養”“弱有眾扶”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以來,紹興市民政局秉持“膽劍精神”,立足職能使命,廣泛聯合社會力量,積極構建服務體系,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探索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借鑒的樣板經驗,在紹興“五創圖強、四進爭先”的新征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打造家門口的“幸福養老圈”
服務要落到實處,便捷是關鍵所在,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更是如此。在構建完善“老有康養”服務體系時,打造“家門口的幸福”是紹興的重要落腳點。
中午,諸暨市徐家塢村69歲的村民徐志光來到村愛心食堂,與老夥計們圍坐一起,邊吃邊聊,不時傳出陣陣笑聲。差不多同一時間,18公里外的諸暨市上英村,90歲村民孫雅琴也接到了村婦女主任陳美送來的“愛心便當”。
民以食為天。為破解空巢老人、獨居老人、高齡老人“做飯難”“吃飯難”困境,近年來紹興市以助餐配送餐服務為切入點,著力打造多層級、差異化、普惠型老年助餐服務體系。截至11月底,紹興全市已建成各類助餐配送餐服務點842個,其中老年食堂422個,覆蓋2100個村(社區),助餐配送餐服務村社覆蓋率達95%。
政府兜底、社會參與是紹興助餐配送餐服務的一大特點。“我們不僅通過財政補貼鼓勵具備資質的社會力量因地制宜開展助餐配送餐服務,也支援愛心食堂錯峰向周邊居民、商戶提供市場化共用餐飲服務,以此實現長遠發展。”紹興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卡在手,服務全有”則是紹興滿足老人多元化需求的又一探索。紹興市出臺《黨建統領 優質共用 紹興市養老服務“愛心卡”制度實施方案》,指導推進全市養老服務“愛心卡”工作。2022年以來,作為紹興唯一的省養老服務“愛心卡”制度試點城區,越城區以“家庭出一點、集體擔一點、社會捐一點、財政投一點”的形式,為轄區符合要求的老人發放“愛心卡”。截至目前,越城區已有13萬餘人申領了“愛心卡”,提供服務18萬餘人次。
為構建養老服務陣地、實現機構跟著老人走,紹興市還出臺了《紹興市區養老服務設施佈局專項規劃(2021—2035)》。今年以來,該市不僅著力推動6個省級“老有康養”重大工程,還建成20余家示範引領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樂齡中心”,與黨群服務中心、社工站等融合建設,實施專業化運營,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護、康復護理、托養等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和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一老一小”服務綜合體建設已初有成效。
新昌縣長者中心是紹興市打造的集康體保健、文化教育、運動鍛鍊于一體的“一老一小”服務綜合體2.0版,設有智慧養老數據中心、適老化改造和輔具租賃增能區、康復鍛鍊區、長者懷舊體驗區及“日照+長照”的普惠照護等五星級服務。同時,以“頤、樂、學、為”為核心,高標準配置老年大學、長者超市、長者食堂、托育早教等服務功能,實現一站式綜合服務、一體化資源統籌,尤其是其中的休閒娛樂設施,深受“一老一小”的喜愛。
此外,紹興市還積極探索養老産業高品質發展新模式。柯橋區國企參與養老事業和産業發展試點被列入省級共富試點名單,揭牌成立浙江金柯橋康養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全省國企參與養老事業和産業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柯橋經驗。
織密弱有眾扶“大網格”
為實現政策精準找人、困難群眾少跑腿,近年來,紹興市一方面完善市、縣、鄉、村“弱有眾扶”四級工作體系,實現“助聯體”覆蓋率100%,一方面依託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匯聚政府、慈善、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參與救助服務,有效織密了弱有眾扶“大網格”。
“你的血壓有點高,降壓藥不要忘記吃。”近日,上虞區“丁讚”民生服務大隊再次走訪了丁宅鄉上宅村的困難群眾老丁,送上愛心物資的同時,也不忘細細叮囑道。
在紹興,像“丁讚”民生服務大隊一樣的社會組織已成為縣、鄉、村三級助聯體的重要力量,助力需求收集、救助代辦、探訪關愛等服務變得更為高效精準。截至目前,紹興全市共有45990人納入低保、低邊、特困救助,臨時救助4311人次,探訪關愛152999戶次,實現“幸福清單”送達率100%。
通過公益創投、購買服務等形式,紹興還實現了社會救助與慈善幫扶的融合發展。今年,紹興全市不僅新增慈善組織52家,還新增慈善信託備案資金600萬元用於“善居工程”,幫助210戶困難家庭完成居家條件的優化改善,相關工作經驗在全省“弱有眾扶”推進會上作發言交流。
為讓各方力量“同頻共振”,確保救助精準兜底,紹興還依託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定期制定政策清單、力量清單、服務清單。今年,嵊州市就通過財政補貼、慈善機構募集的形式成立了醫保暖心無憂基金,有效將困難群眾醫療費用的自負比例控制在醫療費用的10%以內,進一步健全了因病致貧返貧防範長效機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不斷擴大救助範圍、提升救助標準的基礎上,紹興還嚴格落實就業成本扣減和漸退期政策,鼓勵困難群眾依靠勞動和發展自身能力,確保困難家庭穩定增收後再退出救助幫扶範圍。
如柯橋區就探索建立了社會救助承諾激勵機制,通過正向激勵、聯合懲戒的辦法,提高社會救助家庭如實申報收入狀況、財産狀況等積極性。截至目前,該區827戶申請社會救助對象全部簽署誠信承諾書,並已兌現守信激勵101例。
“我十年前就因為胰腺癌無法勞動了,女兒還在讀書,所以申請了低保,現在女兒工作了就不想給政府添麻煩了……”前不久,該區蘭亭街道的何大伯主動遞交申報表退出低保對象。而根據社會救助承諾激勵機制,何大伯在看病、用水等方面還能享受政策補貼。
“數智+人才”提升服務質效
“陳奶奶偏癱多年,目前左肩半脫位,最好給她準備個肩托,並加強肩部活動……”近日,一場遠端康復指導在紹興市福利院舉行,00後工作人員王詩雨時不時與紹興當地醫院的專家互動,並快速把專家建議記在本子上。雖然入職不到一年,但王詩雨已經擁有康復治療師、養老能力評估師等職業技能證書。
王詩雨的快速成長,是紹興著力引進、培育養老服務人才的一個縮影。據統計,目前紹興每萬名老年人擁有持證養老護理員數已超過23.5人,高級養老護理員佔比更是位居全省首位。今年以來,紹興已有1人獲評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個人、1人獲評浙江省十佳養老護理員、9人獲評浙江省優秀養老護理員。
在強化人才保障的同時,紹興也著力通過數字化改革提升養老服務質效。今年以來,紹興不斷深化推進老年人“精準畫像”省級試點建設,同時為130個村(社)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配置了智慧終端、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床位1005張。
紹興市還鼓勵區、縣(市)結合實際探索智慧養老。如作為我省首批“未來社區”示範點的柯橋區大渡社區以線上點單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著力發揮“遠親不如近鄰”優勢。截至目前,社區已通過數字平臺組織線下活動40余場,解決老人生活問題200余件,實現急事有人幫、難事有人管的養老服務新常態。
“護理養·共同享”養老共富平臺是嵊州市民政局2023年重點民生實事工程,通過線下職業技能培訓與線上家庭護理課堂有機結合的方式,提升養老護理員專業服務能力。同時,養老護理員通過該數字化平臺,可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到府服務,實現“家門口就業”“家門口養老”。
在建設“弱有眾扶”服務體系時,紹興也對關鍵指標進行了智慧監測。比如,將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功能“嵌入”救助業務事前預判、事中審核、事後監管全流程,核對數據也增至15個部門29類。對低收入人口數據庫迭代優化,按照家庭六大維度、抗風險能力三個等級,實施分層分類、動態監測、異常預警。
多措並舉下,紹興“老有康養”“弱有眾扶”服務體系持續完善,穩穩托住紹興百姓幸福生活。“我們將進一步突出重點、謀劃亮點,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紹興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説。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金燕翔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