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寧波奉化“金溪五村”黨建聯建探索鄉村共富新路徑
發佈時間:2022-11-07 10:04:47    

   “金溪五村”,因母親河得名。

  一條蜿蜒約6公里的金溪河,串起寧波市奉化區西塢街道雷山村、蔣家池頭村、稅務場村、金峨村、余家壩村。如今,這“五兄弟”是出了名的抱團共富村。

  去年,五村平均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2萬元,基礎最薄弱的村收入也超40萬元;五村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均超過4.5萬元。近年來,從村容村貌、産業發展到百姓生活品質,五村發展展現出齊頭並進的新氣象。而七八年前的“五兄弟”,發展速度卻參差不齊,僅從集體經濟收入來看,落後村的只有富裕村的約百分之一。

  發展不平衡問題如何解?首先從黨建入手破題。2015年,針對抱團合作內生動力不足、各村黨組織強弱不平衡等問題,寧波將“金溪五村”作為首個試點,以發展最好的金峨村為龍頭,與其他四村進行黨建聯建,促進共同發展。

  黨建聯建,破解了五村發展的哪些難題?給村莊和村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變化?日前,本報記者來到金溪河畔一探究竟。

  “頭雁”攜手領航

  師徒結對共解治村難題

  村莊發展靠“頭雁”領航。從50後到90後,“金溪五村”黨組織書記年齡剛好形成約十歲一個梯度。黨建聯建以來,新老書記實現了經驗共用、能力聚合,攜手推動發展。

  黨建聯建之初,五村發展情況“十里不同天”。金峨村發展最好,依靠花木産業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300多萬元,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房,是遠近聞名的“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文明村”。雷山村和余家壩村相對落後,尤其雷山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僅1萬元。

  黨建聯建,是村與村的聯合,更是你追我趕的良性比拼。看到金峨村別墅成片,周邊村民十分羨慕。稅務場村、蔣家池頭村已跟上步伐進行農房改造,近幾年雷山村、余家壩村也不甘落後,紛紛回引優秀人才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2017年被回引返村的陳四海,曾在大企業當過高管。任雷山村黨支部書記之初,面對不熟悉的農村工作和亟待突破的任務,他焦慮不已:“剛開始村裏開黨員大會人數都到不齊,還會因為意見不合直接吵起來,農房改造也無從下手。”

  得益於黨建聯建的“導師幫帶”制度,50後周康健與80後陳四海結為師徒。周康健是雷山村女婿,治村經驗豐富,了解雷山村情的他,一針見血提出建議:要改變雷山村,就必須建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

  在導師手把手指導下,陳四海從黨建入手,有條不紊地進行班子建設,規範組織生活,周周開會通報工作進度,一步步將“散沙”聚起來。僅半年後,村黨員會議的到會率就提高到90%以上,黨支部和黨員作風煥然一新,齊心合力推進中心工作,農房改造也統一了意見。

  另一個發展較慢的村子——余家壩村,首批改造後的20套農房別墅、套房剛剛交付。“這是我們村農房改造的第一個樣板。”2020年上任村黨支部書記的90後余昊喆説,“這比自己在外開公司做好一個大項目還有成就感。”

  去年改造計劃剛推進時,余昊喆遇到了“硬骨頭”:某戶因家庭成員意見不統一,遲遲不肯簽同意書。從年初到臨近端午,他足足到府跑了20多趟都無果,有點灰心喪氣。“農村工作既要有溝通技巧,也要有耐力韌勁,當好村幹部就是要為民服務講奉獻,用真心換真心。”結對導師周康健給余昊喆打氣,還出了個主意:趁端午節當天午飯時再到府,城裏子女都回來了,一家人聚在一起意見好統一。同意書果然就這樣簽下,這也給余昊喆上了生動一課。

  “黨建聯建不僅是先富村帶後富村,還是互鑒互學。”周康健説,他在年輕人身上也學到了不少“新潮”的好做法。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傳統銷路受阻,“金溪五村”不少農産品面臨滯銷。為助農增收,陳四海在村裏新建“好貨直播間”,化身主播為村裏的油燜筍和懸崖蜂蜜等農産品直播帶貨,周康健等村幹部也加入直播隊伍。今年4月,一場油燜筍直播僅2小時,銷售額就超過11萬元。

  産業抱團發展

  花木村攜手“二次創業”

  走進金峨村,村道兩側綠化景觀設計精巧,花木盆景錯落有致、形態各異,頗具美感。

  花卉苗木,既是“金溪五村”共同的風景,也是首次成功創業的見證。本世紀初,緊抓城鎮化帶來的綠化需求機遇,“山窮水直地薄”的金峨村率先發展花卉苗木産業,相鄰村也隨之加入。20年間,金溪區域已成為奉化規模較大的花木種植地區之一。

  近幾年,這一支柱型産業卻面臨轉型升級難題:因花木市場供大於求、各村種植品種單一,導致售價持續走低、村民收入下降。黨建聯建讓各村抱團,為金溪花木産業突圍插上翅膀。

  依託區域黨建聯席會議制度,五村書記定期聚在一起開會研究對策思路,大家逐漸達成共識:過去的粗放式栽培模式行不通了。周康健曾去過日本考察,對當地的精品園藝印象深刻,他建議發展庭院經濟。

  2017年,金峨村請來日本花木專家前來授課,邀請五村種植能手免費學習精品苗木栽培技術和盆景造型藝術。去年4月,金峨村建成佔地20余畝的金溪生態産業園,引入500多種花卉苗木,園內佈置了中式園林、日式庭院、歐式花園等樣板庭院。同時,在其他四村布點花木基地,輻射帶動村民學習新工藝、開拓新市場。

  依託金溪區域良好的生態環境,五村還通過共辦杜鵑花節、山地自行車賽吸引人氣,逐步實現從賣花木向賣風景轉變。遊客來到村裏時,只需掃一掃路邊花木旁的二維碼,就可在網上商城購買精品花木或定制庭院設計服務。截至目前,網上商城銷售額已超千萬元。

  五村一起謀發展,“二次創業”不斷開拓新路徑。視野開闊的陳四海,將目光投向了最新的物聯網技術。

  在雷山村村委會附近,佇立著2個白色全封閉的“大箱子”。“這是去年我們引進的智慧植物方艙,裏面裝有多層立體栽培架,目前正在培育竹蓀菌,預計年收益達4萬元。”陳四海向記者介紹,智慧植物方艙可自動調節光照、水肥、養分、二氧化碳及溫濕度等,可有效節約土地資源,提高農産品的出産效率和收益。

  雷山村的嘗試得到大家的肯定,前不久五村聯合成立的強村公司對該項目追加投資500多萬元,預計今年增設30個植物方艙,可為五村村集體新增收益60萬元。

  資源全面共用

  打造共同富裕示範帶

  黨建聯建後,五村每年都會在各村進行摸底調查,建立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通過五村內優質資源共用,解決各類群體急難愁盼問題。

  為了方便留守老人吃上熱飯菜,2017年7月,蔣家池頭村黨支部書記陳倫率先開辦老年食堂“孝膳堂”。作為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蔣家池頭村志願服務氛圍濃厚,老年食堂運營由村裏志願者團隊免費承接,面向本村及周邊各村老年人。如今,這裡每天有70多位老人前來用餐,每餐兩菜一湯,95歲以上免費,70歲以上只需4塊錢。每天還有志願者為周邊村20多名失能老人和其他有需要的老人等提供配送餐服務。

  為解決富餘勞動力就業難題,五村黨組織整合各村資源,連結街道、企業、鄉賢、農創客等力量,打造了雷山村“塢”裏就業“共富工坊”,下設三農直播、懸崖蜂蜜、手工藝坊等5個“共富工坊”點位,今年1月至10月,工坊總産值約2300萬元,實現村民增收576萬元,幫助320名金溪村民在家門口找到工作,其中低收入農戶38人。

  為了讓區域內資源優化重組高效配置,眼下,西塢街道正在推動打造五村共富示範帶,統籌規劃五村道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根據規劃,未來“金溪五村”將打造幸福鄰里中心,實現醫療、一老一小、文化等服務共建共用。

  從環境、産業到公共服務不斷優化的“金溪五村”,打響了品牌效應,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不斷流入。

  目前,“雲上金溪鄉創空間”已吸引27名鄉賢、青創客回村創業,成功入駐民宿、特色農産品、研學等相關項目12個……

  黨建聯建示範效應不斷顯現,“金溪五村”的聯建半徑,在西塢街道其他村的強烈呼聲中逐步向外延伸。蔣家池頭村與孔峙村、康亭村三村黨組織抱團聯建。在陳倫的帶動下,各村幹部隊伍面貌煥然一新、民生事業快速發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收明顯。

  奉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金溪五村”黨建聯建模式已在奉化全域推廣,截至目前已形成黨建聯建實踐案例52個,通過黨建共抓、規劃共繪、發展共促、治理共管、服務共推,構建鄉村共富新格局。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戴睿雲 黃珍珍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