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這個山區縣用“稻魚” 引來一場全球大會
發佈時間:2022-07-13 07:10:10    

   溪水潺潺流入稻田,村民依時插秧養魚。豐收時節,稻魚肥美鮮香、水稻稈壯穗大。這既是今天青田縣原生態的田園風光,也是千年來這裡再尋常不過的農耕場景。

  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明,留下了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産。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就是其中之一。

  7月12日下午,農業農村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7月17日至19日,農業農村部聯合浙江省人民政府將在浙江青田舉辦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

  青田縣委副書記、縣長潘偉近期的一項重點工作便是籌備此次大會。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為何受到國際關注?這個全球性大會為何在青田召開?《書記縣長衝衝衝》走進青田,對話潘偉。

  這個全球大會,緣何青睞此地

  為什麼是青田?

  在潘偉眼中,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之所以選擇在青田召開,得益於這裡對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孜孜追求。

  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發展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等共同提出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系統”倡議,號召世界各國從傳承已久的傳統農業中汲取智慧,並將這些代代相傳的古老農業系統,視作當代和未來農業創新與技術的根基。

  中國是最早響應“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倡議的國家之一。2005年,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項目成為全球首個正式授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2012年和2017年,來自浙江的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湖州桑基魚塘系統也分別被納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

  截至今年5月,我國擁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18項,數量居世界首位,浙江就擁有其中之三。

  成為全球農業文化遺産,對綿延成千上萬年的傳統農業系統而言,僅僅是個開始。如何利用好這個難得的機遇,才是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必答題”。

  1300多年前,青田農民因地制宜,開墾梯田,田面種稻,水體養魚,形成了稻花肥魚、魚糞肥田的“稻魚共生系統”。

  1300多年後,圍繞這一系統,潘偉和同事們精心謀劃,建立了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發展的多方參與機制,吸引了一大批歸國華僑、科技人才、鄉賢能人,積極投身遺産保護和稻魚産業發展,打造了一條“農業+文化+生態+旅遊”的産業鏈。

  通過推廣“一畝田、百斤魚、千斤糧、萬元錢”高效生態種養模式,“稻魚共生”已經成為青田強村富民的重要引擎。截至2022年6月,稻田養魚産業面積8萬畝,標準化稻田養魚基地3.5萬畝,年綜合産值過5億元,已成為青田縣東部地區農民主要收入來源。

  透過稻和魚,可以看到更多

  即將在青田召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規格有多高?

  據中國網對發佈會的直播報道,目前,大會已邀請到伊朗、義大利、秘魯、泰國、坦尚尼亞等13個國家農業部長,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法國、秘魯、阿爾及利亞等19個國家駐華使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7個國際機構高級代表,以及相關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出席會議。這是20年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所在國組織召開的規模最大、層級最高、影響最大的會議。

  潘偉説,這不僅是展示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的“主場”,更是以浙江發展成果展示浙江方位、以浙江細節展示浙江溫度,不斷提升浙江“三農”工作的美譽度和影響力的重要舞臺。

  他舉例道,與會嘉賓將參觀的“稻魚共生”發源地龍現村,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村內設計佈置主題展館14座,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龍現村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發展變遷。村內的稻魚共生紅色産業聯盟,助力農戶拓展農産品銷售渠道,2021年就幫助80余戶農戶增收200余萬元。

  再比如,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博物館也將在會議期間正式對外開放。館內將展示青田和國內各農業文化遺産保護髮展情況,展現中華民族創造的璀璨農耕文明成果。

  大會期間還將舉辦農遺良品展會。在潘偉和同事們的盛情邀請下,包括我省3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在內的全國22個遺産地的超200種農遺良品將集聚青田,最大限度展示浙江農業文化遺産的傳承發展,推動全省農遺良品、農遺文創、農遺文旅産業加快發展。

  “在青田,我們既可以看到傳統農耕文明傳承下來的農業瑰寶;也可以發現縣委縣政府在打造美麗鄉村、促進強村富民等各方面的努力,更可以感受到青田人、浙江人的勤奮與好客。”借著大會召開的契機,潘偉向全世界發出邀請:世界青田歡迎你!

  青田稻魚共生系統

  打造超級IP,帶火一座城

  對青田來説,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的召開只是一個開始。用好大會機遇,把稻魚共生的“金名片”擦亮才是接下來工作的主題主線。

  圍繞這一目標,潘偉和同事們早就開始了努力。以這次大會為契機,青田縣計劃招引一批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産業項目。“目前我們已經梳理形成項目38個,總投資約28.5億元。大會結束後,我們就會舉行簽約儀式,促進成果轉化。”他説。

  除了招引看得見的項目,在潘偉看來,充分發揮大會效應,至少還要做好打響城市品牌、大力招引高端人才、做深做長産業鏈三篇文章。

  青田一直就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稱。“在這次大會之後,我們希望再增加一個——‘田魚之鄉’。”潘偉對記者表示。

  通過稻魚共生系統養殖的青田田魚,肉質肥美、魚鱗亦可食用,是一種難得的美味。潘偉説:“我們將用好主場優勢,打響‘稻魚之鄉’的城市品牌,讓世界知道青田稻魚米、青田田魚。”

  在高端人才的引進方面,此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期間,青田還將現場與前來參會的院士、教授對接,力爭讓他們“留下來”。

  青田對高端人才的渴求,不止在農業領域。從2019年起,青田每年舉辦“人才·科技”峰會,每屆峰會都邀請數位院士專家、創業創新人才代表參加,現場與企業簽約,並加入地方智庫。

  在産業鏈延伸上,青田動了一番腦筋。潘偉介紹道,青田設計了以青田田魚為主體形象、融合水稻元素打造的文化IP“魚多多”。圍繞這一IP,青田縣將“稻魚共生”從農業向文創産業延伸。

  同時,融入農耕鄉愁、華僑石雕、歐陸風情、金融商貿等青田特色要素的大會考察路線,也將被開發並固化成為農遺經典文旅線路,打造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公園,吸引全球遊客的到來。

  從農業到旅遊業、文創産業,稻魚共生系統這一農業遺産,給青田農村帶來的不僅是綿延千年的豐收喜悅,更是共同富裕建設的無限希望。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陸樂 戴睿雲 鄔敏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