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幫助農民增收 促進農村消費 縣域商圈怎樣才能活起來
發佈時間:2022-07-01 07:55:19    

   日前,浙江省商務廳公佈了2022年度浙江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試點縣(市、區)。15個試點縣(市、區)中既有山區縣、海島縣,也有獨具特色的平原縣。去年底,省商務廳等17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印發浙江省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促進農村消費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下稱《方案》),為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産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提供行動指南。我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將走向何方?

  農産品進城,工業品下鄉

  物流的最後100米暢通,村裏的果蔬稻米有了走向城市餐桌的最快路線;商業綜合體拔地而起,離鄉的中年人和“進城”採購的青年都留在了縣城……這是浙江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未來景象,它關係著農民增收和農村消費提質,也是我省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內容。

  “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事關暢通國內大迴圈和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兩件大事。”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農村商業發展總體滯後,商品種類有限、服務落後、市場主體投入意願不高等普遍性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通過建設、改造和提升一批縣域商業和物流基礎設施,不僅有利於暢通城鄉迴圈,促進農産品和工業品等生活資料的上行、下鄉,也更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更多生産要素向縣域流動。

  試點縣松陽的實踐生動地詮釋了何為“潛力激發”。該縣以當地城鄉物流有限公司為運營主體,縣級共配中心為基礎,建立起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探索出縣域快遞“客貨郵+生鮮配送+便民服務”的多業態融合模式。

  城鄉物流配送和公交的富餘運力協作起來,老百姓在村裏也能便捷地買到外地消費品,不用“出攤”也能把油豆腐、桃子、土蜂蜜等土特産向外銷售,真正讓農民腰包“鼓起來”。同時,在鄉、村兩級快遞物流點設置便民驛站、提供網路通訊、金融儲蓄、報刊訂閱、代銷代購等便民服務,讓農村群眾同樣享受到城市優質民生資源,提升農村群眾的幸福感。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農産品上行,供應鏈下沉,背後的邏輯可以總結為三句話——讓農民收入來源更多,讓農村市場更活躍,讓縣域消費環境更優質。

  暢通物流是關鍵

  打通縣域物流體系是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而暢通“毛細血管”要靠本土企業。

  在省委黨校課題組的一項問卷調研中,“下沉”最深入的企業例如寧波三江、衢州東方,都是本地培養、本地發展、深耕本地的本土流通企業。“這些企業熟悉鄉、村的情況,更容易有‘下沉’的動力。”有關專家表示。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中,我省培育起來的鄉鎮連鎖龍頭企業已逐漸成長為本土商貿龍頭企業,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重點商貿流通企業219家,其中註冊地在農村(縣及縣以下)的有53家,佔總數的24.2%。

  “利用‘農商互聯’的機制,我們和農民密切合作,用基地直採的方式保證農産品的品質。”衢州東江東方農産品配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據悉,東江東方如今的配送網路全面覆蓋衢州市各縣(市、區)及重點鄉鎮,更延伸到了浙贛閩皖四省邊際。

  山區縣暢通陸上物流,海島縣如何“出海”?從漁場直達市場,海島正探索一條全程冷鏈之路。

  過去,浙江漁民在遠洋捕撈時能捕獲不少金槍魚,但受制于“超低溫冷鏈”技術,難以保存金槍魚的新鮮美味,國內金槍魚高端市場長期被國外企業佔據。

  舟山普陀區引進平太榮遠洋漁業集團,打造水海産品生産流通的“鏈主型”企業。“我們已經配置了51艘延繩釣船和7輛超低溫冷鏈運輸車,確保超低溫冷藏鏈穩定運作。”有關負責人介紹。

  讓鄉鎮成為帶動農村商業的聯動節點和網路樞紐,再以物流聯通這些節點,接下來呢?

  “商貿綜合體是驅動這一網路運轉的關鍵。”省商務廳流通發展處有關負責人説。《方案》提出,到2025年,浙江每個鄉鎮都有商貿綜合體。“提升縣域商圈的品質,是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重要目的之一。”他認為,一直以來,高成本的物流導致農村市場消費品種類單一,村民們如果想有多樣化的選擇,買些不一樣的東西,大多會跑去鄰近城市,或者直接選擇網購的方式,消費需求外流由此加劇。建設商貿綜合體,能夠打通這一堵點。

  在湖州長興,顧渚村正在以商文旅一體的方式打造綜合體。目前在農家樂集聚的基礎上,當地農産品流通已經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供應鏈,輻射周圍50公里以內的農副産品土特産。未來,這裡將作為商文旅融合發展的示範村迎接八方來客。

  在浙江建設縣域商業體系的藍圖裏,未來,物流更暢通,市場更熱鬧,遊客更多,村民更富。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拜喆喆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