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近日發佈,記者發現,2023年對健身行業來説是加速洗牌的一年,商業健身俱樂部積極尋求轉型之路。
而2024年初的一波健身熱潮,釋放了開局利好的信號,各家健身企業“摩拳擦掌”,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在前所未有的境遇面前,寧波健身行業現下如何?熱鬧散去,又留住了多少“熱愛”?
“信任”成行業硬通貨
對於依舊堅守“陣地”的健身企業或從業者來説,近幾年大型連鎖健身企業的“爆雷”,還有閉店、跑路等一連串的負面消息,讓整個行業陷入了“信用危機”。因此,重建信任關係便成為衝破行業“困局”的關鍵一步。
“‘可靠’是健身房經營的一個重要前提。”作為一家有著15年品牌歷史的寧波本土健身企業,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倒閉潮”與行業停滯危機後,威迪斯依舊保持著“大而全”的運營模式以及15家門店的經營紀錄,使其在傳統商業健身房領域更具代表性。
在採訪中,威迪斯健身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朝波認為,品牌與資歷對於獲取顧客信任依舊有一定的説服力,“一個老牌健身品牌的固有優勢,包括有一個相對成熟、穩定的管理團隊以及經過本地市場考驗的管理模式等。”
這一觀點在對威迪斯線下門店的隨機採訪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走訪中,威迪斯游泳健身中心(新世界旗艦店)會員吳先生告訴記者,他選擇威迪斯的一個原因是離家近,另一個原因則是“本地人熟知的老品牌”。而這一門店的私教中心主管馮教練也給出了類似的理由,“來這裡任教也是因為曾是威迪斯的老會員。”
對比老牌的自帶優勢,一些年輕品牌的“徵信”方式,則是提供更自由與靈活的選擇,通過降低健身愛好者的投入風險以期與之建立更加“友善”的信任關係。
“沒有線下銷售團隊、私教推銷,選擇月付或按次結算等,我們更傾向於一種有‘邊界感’的服務方式。”當下,在寧波已有19家門店的樂刻健身房,是寧波市區範圍內唯一一個自助式健身房連鎖品牌。樂刻健身寧波區域負責人袁延成介紹,樂刻健身房的大部分服務可以通過線上APP自主選擇,“價格相對透明,選擇更為自由,能夠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事實上,隨著商業健身俱樂部積極尋求轉型之路,相比以往動輒三五年的會員卡辦理年限,更多健身俱樂部開始嘗試月付模式,售價也降為百元至千元不等。
“這種改變本質上是實現‘短期交付’的概念應用,一方面這是商家自降成本式的引流策略,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重建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寧波市健身健美協會副秘書長陳磊認為,無論是這幾年興起的量販式健身房,還是日漸流行的以個人IP打造的健身工作室,都是在追求一種深度捆綁的用戶關係。
從垂直到精細 多賽道並進
隨著健身行為的多元化,從業者們試圖向更精細化的方向發展,來適應市場變化。
“對於主打‘大而全’運營模式的傳統健身房來説,精細化管理一方面體現在場館的區域劃分、功能細分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深度挖掘用戶需求,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威迪斯游泳健身中心(新世界旗艦店)店長薛艷告訴記者,場館通常會在不同時間段設置巡場教練,除了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外,也是了解客戶需求的一個“切口”。
樂刻健身供圖。
“對於樂刻品牌來説,我們會做出更多品類:不僅有樂刻健身這個面向大眾的綜合性小型健身房,也有像專注包月私教的品牌FEELINGME,體能訓練館品牌FitTribe,瑜伽品牌YOGAPOD小瑜莢等。”袁延成説,“雖然目前這些子品牌尚未落戶寧波,但用小品牌戰略的方式去覆蓋不同需求的用戶,一定是新的發展趨勢。”
“宏觀來看,除了連鎖品牌,現下更多精巧、靈活的健身工作室應多元化需求而生。這些工作室‘小且專’,更注重某一專業領域的指導與服務,比如體能培養、體態管理、運動康復等。在控製成本的前提下,減少了廣撒網的‘無用功’,準確抓住用戶‘胃口’。”陳磊認為,健身工作室的興起,正是市場細分化的一個縮影。
位於高新區的遇健健身工作室已有兩家門店,主理人胡琦也是較早“切換”到健身工作室模式的健身教練。
“工作室模式更偏向於教學和服務,且有自己的專項。”胡琦介紹,“遇健健身工作室針對的主要是辦公室一族,或是缺乏運動的人群,我們的理念拋開減脂、增肌,會更注重關節健康,從體態改善出發,幫助會員建立正確的運動習慣。”
在鄞州區南部商務區的中心,CrossFit燃綜合體能訓練館裏聚集了不少正在做專項訓練的“小運動員”,還有不少橄欖球、足球等運動愛好者。
“CrossFit燃綜合體能訓練館針對的是一些有運動基礎,希望往高階方向提升的運動愛好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訓練館主攻專項訓練,包括體能爆發力,一般健身房很難練到的柔韌性、心肺耐力等;更有不少專項運動員通過體能訓練來提高競技成績。
在資深從業者看來,無論是連鎖健身房還是精細化的健身工作室,都在努力適應更加細分的市場需求。有人“卷”在精細化,有人“卷”在差異化,但共性在於,每一家健身房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專業”的含義。
痛點依舊在 問題與現狀
記者發現,從開年到現在,“健身”一直是熱議的話題,從不少健身企業給出的數據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生面孔”加入健身行列,但總體來説,健身行業的痛點依舊在。
基於對寧波健身市場十幾年的觀察,寧波市健身健美協會相關負責人總結道,現下商業健身房的危機來自內部、外部兩個方面。
“內部危機是健身行業一直以來的‘通病’。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大部分健身從業者重服務、輕運營,一味擴大投入,導致現金流最終斷裂,以致倒閉、跑路現象頻發。究其原因,大部分健身房採用‘預付卡’結算方式,所以對自己的現有資金産生了錯誤判斷。”陳磊認為,隨著預付式消費領域資金監管的不斷完善,健身行業的從業者應儘早做好自我監管。
“簡單來説就是,賺一筆、花一筆,健身企業不要拿‘預付卡’當‘信用卡’,否則透支的不僅是資金,更是顧客的信任。”陳磊説。
寧波市健身健美協會副秘書長柴恩全認為,外部危機依舊不可忽視,且是常態化存在、不斷變化的。
“不可否認,健身行業越來越卷。一邊是像‘百姓健身房’這樣的民生工程不斷完善,另一邊是自劉畊宏開始便越發火熱的居家健身模式,‘兩邊甚至多邊威脅’讓健身行業只能在有限的空間中挖掘更多可能性。”柴恩全説。
儘管如此,柴恩全依舊認為健身行業的發展是值得期待的,“無論是傳統健身房的自我優化,還是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小型工作室,都可以看出健身行業積極擁抱改變,不斷自我調整的靈活性。正是這種靈活性,使得健身行業在面對挑戰時,總會找到適應的方法。”
“畢竟,人們不會放棄的是,擁有一種更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柴恩全説。
來源: 中國寧波網 | 撰稿:張芯蕊 見習記者 龔旭琪 實習生 賴志淵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