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一提到老字號,人們脫口而出的一定有這幾個:天勝、缸鴨狗、東福園、樓茂記、黃古林、升陽泰……多是與人們日常吃用相關的企業。
不過,在寧波市商務局最新發佈的第三批“寧波老字號”35家企業名單中,卻多了不少製造業的企業,數量有近四分之一之多。
當地人耳熟能詳的品牌,諸如如意叉車、奔野重工、明星科技、博洋家紡、諾布爾製衣、賽爾富電子、福特繼電器等均在其列。
事實上,在前兩批名單中,已經陸續有製造業企業零星“亮相”。
《財富》雜誌曾報道,中國中小企業平均的存活時間只有兩年半,5年到10年的企業存活率大概是7%。這些進入“寧波老字號”企業名單的製造業“新面孔”,品牌創立都在30年以上(含30年),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
打一口深水井
寧波,全國“單項冠軍”第一城,擁有35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3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産品)。
許多寧波企業家幹一行愛一行,一幹就是一輩子,甚至是幾代人。
1985年,寧波市寧海縣城關鎮縣圃村,一塊“寧海縣塑膠九廠”的招牌,被挂在幾間工棚前。這裡就是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起步的原點。老董事長儲吉旺的創業之路起初並不順利,生産的塑膠産品打不開市場,轉型生産拉緊器接到了外貿訂單,但該産品利潤並不多。
直到1988年3月,如意股份成功開發手動液壓車,當年拿到了首批120萬台的出口訂單,儲吉旺和團隊為公司發展“賺”來了一桶金。此後,遭遇歐盟反傾銷時,儲吉旺沒有氣餒,“你限制‘手動’,那我就開發‘電動’的”。2005年,如意股份研發成功電動叉車等高科技物流産品,一亮相德國漢諾威物流展,收穫了意向合同金額超千萬美元。
2012年,儲江從父親儲吉旺手中接過企業管理權後,他也依然深耕倉儲物流搬運産品領域,搬運車及堆高車系列、窄通道及揀選車系列和牽引車系列等多系列産品全面成型,倉儲無人智慧車輛也陸續上市。目前,“西林”牌倉儲物料搬運産品已穿梭在130多個國家的車間裏。
並不是所有的創業者都能幸運地在創業之初就找準賽道。在尋找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切換,但是一旦找到合適自己的賽代,就努力在這個領域做到極致。
賽爾富電子有限公司原本主要生産電子變壓器,曾在業內做到“風生水起”,直到2008年遭遇“寒流”,銷量大幅下降。幸虧創始人林萬炯在2003年時就決定進軍LED照明領域,多年來,企業不斷進行著産品的迭代升級:
2014年,企業自主設計研發的帶二次配光技術的LED燈具成功應用於歐洲某食品超市連鎖集團的冷鏈中;三年後,企業LED冷鏈照明燈具銷售額在該細分市場全球份額佔比10%,超過飛利浦登頂全球制高點,該産品也榮獲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産品。
在LED進入國內後,賽爾富依然憑藉在冷鏈照明、文博照明、陳列照明等領域的不斷深挖,佔據競爭制高點。如曾為故宮博物院全卷《千里江山圖》的展出提供照明解決方案。
百年企業的土壤
根據入選門檻,這些寧波的“老字號”製造類企業的存活時間都超過30年,這背後是怎樣的土壤?
寧波打出的一套政策組合拳廣受關注。
2017年,寧波啟動“單項冠軍”企業的培育工作,制定了“三年攻堅行動”,系統制定了目標任務、工作舉措、政策支援。
此後,寧波逐步建立了完備的企業梯度培育庫,遴選儲備了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市場佔有率高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的梯度培育體系。
近年來,寧波又對梯度培育體系進行了再延伸,加快建設全球先進智造基地,培育“大優強、綠新高”産業體系,目前,104家企業被列入寧波市製造業“大優強”培育企業庫,同時寧波建立了“大優強”企業服務綠色通道和“一企一策”培育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近期發佈的寧波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相關政策,寧波支援老字號企業加大資金、管理和技術的投入,對開展新項目、新業態、新模式等業務,投資(設備、外購技術及軟體)超過100萬元的項目,根據上一年投入總額給予10%的補助。
宏觀經濟環境的任何風吹草動,寧波的企業同樣會感同身受。但受甬商文化的影響,當遭遇大風大浪時,寧波人穩健務實,堅守主業,從不輕言放棄。
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曾多次到寧波採訪。在他看來,寧波是中國企業家精神的搖籃,雖然近年來出口壓力不斷增長,但是寧波表現出了“年年波濤不能摧”的韌性。寧波外貿“領頭羊”中基惠通公司總經理應秀珍曾説,“寧波人沒有過不去的關,我們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
賽爾富電子90%的市場都是在外部,受全球新冠疫情余波和大的經濟週期影響,訂單也有萎縮的現象,以往的“急單”也開始變緩。但是這並不影響賽爾富電子主打高端照明和高技術含量、持續高創新投入的戰略選擇。
此外,寧波製造業抱團發展的特點也很明顯。如寧波博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自建了創客157創業創新園、前洋26創業園等孵化器,培養新的創新主體共同發展,不斷激發寧波民營經濟活力源泉。
兩條腿走路
改革開放以來,借助港口優勢,越來越多的“寧波製造”走向世界,其中不乏寧波“老字號”製造類企業的“身影”。
20世紀80年代末,海天牌注塑機第一次“走出國門”,實現整機出口到希臘;1990年,寧波福特繼電器首次在廣交會打響名氣,贏得外商青睞;20世紀90年代末,諾布爾製衣負責人朱飛龍開始借助展會拿到國外訂單……此時寧波外貿年均增速一度達37%。
不過,這種出口導向拉動經濟增長模式的低利潤、高消耗狀況不可能長期持續。隨著與發達國家之間由垂直分工逐漸向水準競爭延伸,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技術、品牌、品質、標準、服務領域的競爭也將加劇。
春江水暖鴨先知。“老字號”製造類企業也早就意識到了,記者注意到,老字號企業往往更看重“兩個市場”。
以諾布爾製衣為例,該企業最早主要是做內銷,2013年,企業年銷售額已達2.6億元,外貿佔大頭。不過,現在的諾布爾製衣,則內外貿並重,單日生産量最高達1000余件。
正因為提前佈局“兩個市場”,如意股份面對市場變化,韌性更強。以今年為例,面對國內複雜多變的形勢,如意股份的業績依然保持增長,全賴於國外市場的訂單,如僅來自俄羅斯的訂單,同比就增長了200%,而前三季度外貿銷售佔了總銷售額的九成。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段瓊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