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麗水 新聞詳情 A- A+
創新環境指數連續三年居山區26縣第一 “小縣大創新”的縉雲解法
發佈時間:2023-11-20 10:45:50    

   本期訪談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黨委書記姜軍對話麗水市縉雲縣委書記王正飛,雙方就“科技創新”“文化傳承”“共同富裕”等話題,循跡溯源,暢談“小縣大創新”的故事和經驗。

  問:縉雲實現了奪鼎的“大滿貫”,尤其是連續兩年奪得了全省代表科技創新最高水準的科技創新鼎,這是怎麼做到的?

  答:縉雲作為山區26縣之一,生態是最亮的底色,也是最大的資本。創新,是基於高品質發展底層邏輯的活力和動力之源,也是“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欠發達地區要加快發展,只有比別人跑得更快。

  立足縣域發展實際,縉雲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積極探索富有山區特色的“小縣大創新”發展路徑。

  首先,大抓創新理念的養成。創新不僅是技術的革命、産業的革命,從根本上來説是理念的革命,全縣上下牢固樹立“山區縣也能搞創新,加快發展更需搞創新”的理念。其次,大抓創新生態的優化。縉雲系統佈局縣內縣外兩個“3+N”創新動力體系,已建和在建的企業孵化和科創空間有近100萬平方米,著力構建覆蓋“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創新環境指數已經連續三年居全省前十、山區26縣第一。最後,大抓創新主體的培育。縉雲在全省率先開展企業“創新論英雄”績效評價,形成企業不僅“比規模、比利潤”更要“比設備、比研發”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縣本級財政科技撥款從2018年的0.42億元上升至2022年的1.89億元,年均增長45.65%。

  縉雲拿下大禹鼎、平安鼎、科技創新鼎、浙江製造天工鼎、神農鼎,實現“鼎鼎”有名,代表著縉雲發展的成效和品質,更是縉雲未來發展的底氣,將激勵鞭策縉雲以更大的力度更創新的思維來推動發展。

  問:縉雲是全國唯一以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名號命名的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如何傳承弘揚好黃帝文化?

  答:黃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縉雲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始於東晉、興于唐宋元,延綿至今,有1600多年曆史。

  縉雲充分挖掘黃帝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實施黃帝文化解碼、精品、浸潤、展示、傳播、轉化、數智、築基等傳承和弘揚黃帝文化“八大工程”,與全國各地11家單位結成黃帝文化聯盟,註冊成立黃帝文化書院,更大格局推動黃帝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剛剛召開的省委全會,再一次將黃帝文化作為浙江省委重點打造的文化標識之一,縉雲將肩負起傳承弘揚黃帝文化這一重要使命,推動浙江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問: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發出了“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動員令,縉雲將如何部署和落實?

  答:縉雲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五大工作理念:發展是首要的任務,問題是時代的號角,創新是最好的創業,爭先是永恒的主題,行動是最好的語言。

  縉雲將對標對表,重點在四個方面努力:一是對標“在一體推進創新改革開放上先行探索突破”,持續走好“小縣大創新”之路。二是對標“在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先行探索突破”,加快打造一流“工業生態”建設“工業強縣”。三是對標“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先行探索突破”,深度打造黃帝文化標識。四是對標“在構建共同富裕體制機制上先行探索突破”,完善“四城一體、兩園驅動、三鄉迸進”縣域發展新格局。

  縉雲將堅定不移地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和縣域發展實際來開展工作,埋頭苦幹,腳踏實地,找準方向,當排頭、立潮頭。

  相關新聞:縉雲縣委書記王正飛:爭當“創變者” 勇闖山區發展新路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鄔敏 葉錦霞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