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東區澧浦鎮,有一條老街,大約200米長,3米寬,地上鋪著青石板,沿街都是木頭建築,看上去有些年頭。其中一幢房子叫和樂堂,東南墻角寫了兩排字:和樂堂墻界,公共出入衖街。“衖”這個字,你認識嗎?
和樂堂約18米長,屋檐下的牛腿上雕刻著花朵等紋案。沿街的一面使用的是木頭門,門的上方有一排窗戶,也是木質的。中間有個僅容一輛電動自行車通過的門,就是和樂堂的大門,穿門而過,裏面已經分隔成一戶戶人家。在今天看來,建築雖然有些陳舊,但依然能看出建造者當年財力尚可。
王照華今年75歲,出生在和樂堂,如今也居住在和樂堂。這幢建築是什麼來歷?墻上為什麼要寫上那兩排字?“衖”字該怎麼讀?他説不上來。
今年90歲的王鳳益住在老街上,據他回憶,澧浦老街附近以王姓為主,老街一度繁華,吸引了一批客姓前來。大約在乾隆年間,這些客姓建造了一幢房屋,當作祠堂。由於是集資合建,所以取名為和樂堂。為了區分和樂堂與其他建築的界限,墻上寫了兩排字。“‘衖’是‘巷’的異體字,老先生們才認識,現在很多人不知道。”王鳳益告訴記者。
王鳳益説,和樂堂墻上的字是一名叫葉國慶的人寫的,當年,他的文化水準在澧浦鎮很高。
葉國慶出生於1911年,1994年去世。記者找到了他的兒子葉嘯秋,他説父親的確和他説過,和樂堂墻上的字出自他手。在他的指引下,記者才發現和樂堂的西南角上也有一個墻界。經過現場確認,葉嘯秋認為“和樂堂墻界”這5個字是父親寫的,然後請人刻在石頭上,至於“公共出入衖街”幾個字,不知道是誰寫的。“衖”怎麼讀,他也不清楚。
澧浦鎮民間文化愛好者王偉斌查詢漢典後發現,“衖”確實是“巷”的異體字。在他看來,墻上之所以使用這個字,應該是為了體現和樂堂的公共屬性,畢竟這是一群人集資建造的房屋。至於和樂堂是不是祠堂,他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如果是祠堂,不管是本姓還是客姓,其他人一般不會侵佔。據他推測,和樂堂應該是客姓人向當地人購買土地建造的,當作他們在澧浦的同鄉會所或議事廳,為了避免與本地人起界限糾紛,所以立了墻界。
“衖”的讀音問題弄清了,和樂堂的屬性問題眾説紛紜。在歷史的洪流中,建築也會漸漸失去原來的面貌,留下一些痕跡,讓後人追尋討論。在今天看來,一個墻界的意義或許已經不僅僅是區分界限,更多的,是訴説一段歷史,為一條老街、一個城鎮、一座城市的發展提供見證。你的身邊,是否也有墻界?它們承載了怎樣的故事?歡迎來分享。
來源: 金華新聞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