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金華 新聞詳情 A- A+
金華蘭溪創造性轉化古建築的歷史美 老屋變金屋
發佈時間:2023-11-27 09:55:46    

   在蘭溪,一批保護良好的古建築,如今已經成為學堂、食堂、民宿、攝影基地,讓人在江南山水中可行可攝、可居可遊。

  日前,在蘭溪市諸葛鎮諸葛村民宿誡子書院,故宮博物院美術部主任耕石一早就起床背著畫架出門。“我發現有個小巷的位置,能很好地表現秋天早晨的光。”耕石説,在200多歲的老屋裏醒來,去畫一處800多歲的小巷,實在太有感覺了。

  耕石和學生們住的民宿,建於清代中期,在屋主一家人的呵護下,老房子“青春依舊”。後來,90後村民諸葛文孝選擇回鄉創業,在業態準入的基礎上,承包下這幢古建築,接過了保護的接力棒。

  漫步諸葛村,記者發現這個古村落“活”得生機勃勃,村裏300多處元明清古建築裏,開出近50家民宿、茶吧、咖啡館、飯店、文創店等業態,今年國慶假期日均遊客達8000余人次。每年僅房屋租金一項,就能為村裏增收200多萬元,並帶動3400多名周邊村民就業創業。

  作為全國首個“中國傳統建築之鄉”,蘭溪有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1個、中國傳統村落2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3個和省級歷史文化名村4個,共有不可移動文物2000多處。如何既保護好古村落、古建築的原貌,又讓其成為村民富裕的“金鑰匙”?

  1995年,諸葛村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整村保護和開發的想法。2003年,村民“人人都是股東,人人都是文保員”的做法,得到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的肯定,稱“這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模式”。

  在諸葛村模式的啟示下,蘭溪市專門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領導小組,編制了市域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總體規劃等21個專項規劃,並聘請專業人員對各村古建築進行踏勘評估,形成項目清單。已有18個傳統村落啟動了27個集中連片保護示範項目,現已完成23個。為引導廣大村民參與古建築的保護利用,該市還建成了由558人組成的51支“護寶隊”。這些“護寶員”經過文保部門的培訓後,擔負著全市2000余處古建築的巡查、消防等職責。

  時光不負有心人。一幢幢優雅、古典的古屋,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漸漸“吃香”了起來。始建於南宋的蘭江街道姚村,留存著80余座明清古建築。前些年,幾幢老房子被三個年輕人相中,經過一番改造裝飾,開起了書畫工作室和鋼舌鼓工作室,一到週末,就成了當地文藝青年的聚會場所。遊埠鎮通過修繕利用古街傳統建築,借助“攝影+美食”“文旅+美食”等載體,打響早茶街品牌,帶動集鎮周邊村民3000余人在家就業,使周邊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40余萬元。女埠街道渡瀆村則把30多棟閒置古建築流轉出去,改造成文創生活館、六藝館等新業態。

  據不完全統計,蘭溪全市已有223幢古建築,在業態準入的基礎上,變成學習傳統文化的學堂、品味鄉村美食的食堂、傳播中醫藥文化的藥房等,帶動所在村落租金和旅遊收入達到1500多萬元。去年,蘭溪還入選全國首批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

  蘭溪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説,保護好的古建築呈現出來的歷史美,就是一種生産力。下一步,蘭溪將進一步加強古村落、古建築的保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徐賢飛 見習記者 張競聰 共用聯盟·蘭溪 郎擎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