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光明日報:築牢健康防線,科學應對疫情
發佈時間 | 2022-12-11 09:55:43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新冠肺炎疫情也存在擴散風險。作為最常見的兩類基礎病人群,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邀請專家進行健康提示。專家提醒,疫情期間,糖尿病和高血壓人群一定要避免焦慮,焦慮會導致血糖異常,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或導致病情加重。

  北京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指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問題是血糖紊亂和多種代謝異常。如果患者各種代謝指標都控制得好,身體的抵抗力就會明顯增強,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就會明顯下降。

  “疫情期間,糖尿病患者的焦慮情緒與一般人群相比明顯在增加。”他説,一旦焦慮,尤其是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就會出現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等分泌增加的情況,這些都是拮抗胰島素的激素,會引起體內激素分泌的失衡,容易加劇血糖的異常。此外,焦慮也可能導致睡眠結構紊亂,睡眠結構紊亂本身也容易加重血糖的紊亂。

  高血壓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人群,也要避免焦慮。北京安貞醫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心肺血管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周玉傑提醒,焦慮、勞累、激動、飽餐、寒冷等均能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使得病情加重。“有很多心血管疾病怕恐懼、怕生氣、怕累,所以一定要避免氣、急、累。”

  對於這些人群而言,以平靜的心態應對疫情,非常重要。郭立新建議,糖尿病患者要關注自己的心態,進行血糖監測,避免焦慮情緒的産生及其帶來的不利影響。周玉傑強調,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平穩度過疫情,避免因為焦慮情緒導致原來的心腦血管疾病再被誘發,或者轉為重症。

  同時,專家還強調,一定要堅持服藥。

  “新冠病毒通過細胞受體ACE與呼吸道結合,有人擔心感染新冠後,服用ACEI抑製劑類降壓藥會影響降壓效果。不用擔心,國內外經驗均表明,服用這類降壓藥與新冠病毒的作用點沒有關係,效果沒有任何影響。”周玉傑説,大可不必把降壓藥和其他藥物分開服用,“我們現在主張復方應用,使這些藥物的作用能1+1>2,副作用1+1<2。”

  郭立新強調,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雖然部分糖尿病可以一定程度實現臨床緩解,但最終還是需要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所以,選擇合適的藥物,通過監測血糖來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很有必要,其中的關鍵就是堅持生活方式干預,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兩位專家還建議,要合理膳食,按照醫囑健康飲食,減少高糖高油高鹽等高負荷飲食。同時,適當增加營養,堅持進行適度的運動,包括慢跑、快走等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等抗阻運動。

來源:光明日報    | 撰稿:陳海波    | 責編:戴翎冉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