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全力衝刺!各地加大助企紓困力度
發佈時間 | 2022-12-11 10:12:32    

   臨近年底,各地在調整優化防疫措施的同時,千方百計提振市場信心,多措並舉穩住經濟基本盤,打好年底收官戰。稅收優惠、貸款貼息支援、支援符合條件企業發債融資……新一輪助企紓困政策陸續落地,多項舉措精準發力,助市場主體恢復活力,也為明年平穩開局夯實基礎。

  全力拼經濟 多地在行動

  ——北京:助企紓困“新12條”

  12月6日,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銜接已有助企紓困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推動經濟回穩向上,北京出臺助企紓困措施,明確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大金融支援力度、穩定産業鏈供應鏈、加力穩就業保民生等四個重點方向,涉及全面落實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對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給予貸款貼息支援、完善企業“白名單”制度、拓寬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範圍等12條具體措施。

  隨後,北京銀保監局12月9日印發通知,要求北京銀行業保險業高效有序推進復工復産,進一步加大為企紓困和金融支援力度,提振市場主體復工復産信心,助推首都經濟回穩向上。

  ——上海:23條措施助力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2月7日,上海圍繞“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出臺若干措施,包括深化準入準營改革、優化項目審批手續、提升涉企服務水準、加強合法權益保護、強化精準綜合施策等六大方向,覆蓋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加強項目資源要素保障、加強企業招聘用工服務、進一步規範涉企收費、提升線上為企服務能級等23條具體措施。

  此外,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等十家銀行日前聯合發佈《上海金融支援文旅行業恢復和高品質發展綜合服務方案》,將加大金融對文旅行業支援力度,對上海市重大旅遊投資項目開展意向性授信,支援文旅行業加快恢復發展。

  ——深圳:“紓、降、補、保、促、幫”為中小微企業紓困

  12月8日,深圳舉行“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措施新聞發佈會,今年以來,深圳出臺實施助企紓困、工業增速提質、聯動生産端促消費、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等5個“30條”政策,目前為止已為企業減負超1500億元、惠及市場主體超過750萬家次。

  目前,深圳各相關部門正在陸續推出一批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在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儘快恢復生産經營。比如,在刺激消費方面,將適時實施新能源汽車新購置補貼政策,支援金融機構加大汽車信貸投放,鼓勵購置新能源汽車;在實施消費電子、家電家居等補貼促銷活動方面,12月,深圳將再開展一輪補貼促銷活動,會有更多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的新品、優品納入活動範圍。

  ——浙江:“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

  12月4日,浙江省商務廳牽頭聯動企業啟動“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由省級商務部門帶隊出國,開始為期6天的歐洲行。後續浙江省將通過包機、拼機、航班等模式組織超1萬家企業赴境外參加經貿活動。

  自6月27日浙江開通首班香港—杭州商務定期航班以來,每週執行41班定期航班,組織實施26架次商務包機,累計服務保障商務人員1600余人次。寧波、金華、杭州、嘉興、湖州、台州等地相繼探索推進“包機/包艙+參展+商務洽談”模式,為浙江企業打開出海商機。

  稅收優惠政策 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今年,市場主體普遍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

  沒錢怎麼辦?政策來支援!在各地出臺的政策中,稅收優惠必不可少。

  在北京,曠視科技為客戶最新訂制的智慧倉庫剛剛投入使用,全新的作業系統和多種硬體的搭配,使得倉庫容量能夠提升110%,作業效率和可靠性也大幅提升。新品推出,離不開研發的持續投入。根據北京最新的助企紓困政策,企業四季度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進一步上升,這讓企業能夠將更多資金用在科研攻關當中。

  北京曠視科技創始人唐文斌説:“以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75%,我們每年的稅收減免大概幾千萬。現在政策提高到100%,還會為我們降低大概千萬元級別的壓力。有了錢,我們將在演算法研發、産品研發等方面堅定投入。”

  北京稅務部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北京今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1900億元,其中製造業和科技企業分別佔到了退稅資金的19.4%和9.6%。隨著扣除比例的增加和政策的擴圍,四季度將有更多企業享受更大比例的稅收優惠,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

  深圳慢雲科技是一家人工智慧科技企業,近期他們幹勁十足。近期,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加之深圳出臺了一系列穩經濟促發展政策中,就包括了對軟體等行業的扶持政策。

  深圳慢雲科技董事長石勁磊説:“對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的穩增長獎勵政策,不僅可以補貼我們的運營費用,減少成本壓力,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對未來經濟增長充滿信心!”

  梳理多地近期政策,可以看到,製造業企業、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及分佈式光伏發電等重點行業,都是政策支援的重點。此外,各地通過延緩繳納稅費、擴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稅收優惠措施,以及通過電子化方式縮短各類業務辦理時限和方法,助力企業在享受優惠的同時,提升業務辦理便捷性。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從政策惠及的主體上來看,重點是製造業和中小微企業,這與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以及這類企業解決大量就業的特點有關。此外,政策的著力點在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保企業現金流,通過包括提高經營便捷性、降低運營成本和補充運營資金等多種方式,激發企業活力。

  輸血!金融加力提效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除了稅收優惠,金融也在為實體經濟“輸血”。

  北京、天津推出了為部分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給予貸款貼息與專項再貸款支援,上海提出融資週轉“無縫續貸”方式擴量增面,深圳創新地通過“銀行+保險”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解決中小企業自身信用不足、缺乏合格抵押品等痛點問題。這些金融措施,核心目的都是希望支援企業早採購、早支付、早到貨、早投用,對擴大再生産形成有力支撐,助力經濟復蘇。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四季度經濟運作對全年經濟十分重要,各地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大實體經濟支援力度,繼續強化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以及受疫情影響行業和群體的支援,助力經濟持續回穩向上。

  專家分析,此次多地出臺的措施,有的是國家穩增長相關政策指示的具體操作細則,也有針對經濟發展新形勢而提出的促發展新舉措,政策措施前後銜接、接續發力,通過持續加大金融向實體經濟“輸血”力度,為明年經濟發展鋪路搭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吳海峰表示,現在抓緊時間通過一些金融的杠桿措施,以及社會力量的推動,幫助行業和企業發展。現在就是要大膽地把想法落地,去佈局産業,去準備好未來的經濟發展,在前期做好各種的佈局,這是最關鍵的。

  多地“組團”海外搶單

  政府牽頭組團搶單,可以説是最近最熱的經濟話題之一,出海搶訂單成為不少外貿企業的選擇。

  去歐洲!淩晨一點,南京祿口機場的國際出發櫃檯前排起了長隊,蘇州赴歐經貿團包機正在進行登機準備。未來10天,這支超過200人的隊伍,將赴法國、德國維護客戶、爭取訂單。

  江蘇長江紙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監何弋戈説:“我們是要去開拓新市場,向外商推薦很多新産品!”

  蘇州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偉達説:“我們3年多沒見老客戶了,這次要去面對面交流,加深感情,增加訂單。”

  在現場,各家企業都帶著種類多樣的新産品前往歐洲。為了確保順利“搶訂單”,在出發前,當地招商局還提前在國內就與外資企業進行溝通,了解初步需求,為歐洲之行做充分準備。

  太倉高新區招商局局長胡曉瑜介紹,他們目前大概有20個在談的德資意向項目,這次走進德國,也是要拜訪這些有投資意向的項目,同時他們在德國舉行了“太倉日”的活動,有一些項目可以進行快速溝通和簽約落地。

  去日本!過去半個月,海南招商團在日本多地召開了招商推介會,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正在深入了解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優惠政策。

  推介有用不?效果杠杠的!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姬國輝説,他們的日本訪問團已經接到了很多日本大企業以及中小企業,特別是有競爭力産品的中小企業的意向。而且日本企業非常關注消博會,他們相信第三屆會有越來越多的日本客商參加。

  敢闖敢幹,“搶出來”的新訂單,正在給我國外貿企業帶來新變化。經營按摩椅生産的何興茂,自從回國開始,就天天紮在廠裏盯生産進度,同時謀劃著新一年的産品創新。“根據跟客戶的交流情況,以及確定的新項目的情況,我們預計2023年的銷售金額會比2022年同比增長50%以上。”蘇州伊塔電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何興茂非常興奮。

  據不完全統計,近段時間,包括江蘇、浙江、四川、廣東、海南等在內的一系列地方政府及外貿企業組成的各類海外經貿團紛紛前往歐洲、日本、中東等地,隨著走出去、熱起來,中國經濟的活力,正在快速恢復。

  疏堵點 暢鏈條

  保障産業鏈、供應鏈、物流鏈暢通,在經濟加快恢復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多地在積極採取措施。

  在山西呂梁經濟開發區新材料園區,車間內機器飛速運轉,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電池重卡汽車的裝配。據了解,通過配套企業入駐帶來的核心零件本地化生産,目前在園區中,能夠完成年産1000台氫燃料商用車的組裝能力。

  美錦新能源汽車製造公司呂梁氫能重卡車間生産主管劉斌奇説,目前,他們30多名員工已經進入了正常的工作狀態,車間裏的氫能重卡整車組裝線也已經開始了正常生産,現在已經恢復了一天兩台的生産力,而且車間原料儲備充足,完全滿足生産需求,可以保證整個生産鏈的正常運作。

  為了及時了解企業運作的痛點難點,最近這些天,當地開發區的各聯企幹部深入企業車間,針對生産原料庫存、用工保障以及物流車輛通行等重點問題進行現場辦公,對企業需求“一企一策”提出解決辦法。

  呂梁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成曉帆説,截至目前,他們針對園區運輸困難、用工、用點、資金等8個方面問題進行了梳理,解決問題30余個,保證復工復産。

  在廣東,為暢通東莞企業跨境運輸,當地多個部門通過線上訂艙、整合社會公共駁船資源、優化口岸通關服務等多項措施,不斷提升“莞港水運專線”運力、效率,實現貨物“當日抵港、次日送達”。

  東莞市萬江凱仕鋁質製品有限公司廠務經理陳錦霞説,現在海運是一站式服務,時間比較準時。物流穩定性提高,讓他們收貨有保障,也讓公司客戶有增無減。

  據了解,截至目前,“莞港水運專線”日運載量約900標箱,進出口貨物超150萬噸,進出口貨值破千億元,有力保障了國際物流鏈暢通。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關係著産業的發展。多個關鍵環節的優化,不僅有助於當前生産能力的恢復,長遠來看,還將有助於兼顧發展與安全,進一步鞏固我國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上的優勢。

  無論是新一輪助企紓困政策落地,還是政府牽頭組團搶單,事實上,目前很多地方已經行動起來,“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正被擺上更重要的位置。相信在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及時雨”的澆灌下,各類市場主體一定可以乘風破浪,重煥活力,為明年經濟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撰稿:    | 責編:戴翎冉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