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步步為營,是為了步步贏 ——寫在浙江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首日
發佈時間 | 2022-12-06 08:37:18    

   浙江各地已主動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對許多人而言,12月5日,這個週一的早晨像一個全新的開始,一些久違的,甚至已經有些陌生的感覺回來了。

  請相信自己的感覺。3年來,我們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為此次措施優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因時因勢優化措施,走小步不停步,是必然選擇。

  措施優化後,我們應該如何與新冠病毒相處,究竟能否順利抵達理想中的平衡狀態……這些問題仍不免縈繞在人們的腦海。猶疑和困惑,可能暫時還會讓人感到無所適從。請與我們一道沉著下來,共同思考下面三個判斷題,得到的答案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好讀懂此次措施優化釋放的信號,看清其指出的方向,引領我們一步步堅毅回歸充滿活力的日常生活。

  判斷一:步子快了還是慢了?

  措施優化通告甫一公佈,就引發了對這一步邁得“快不快”的熱議。

  有人表達了擔憂,認為優化的步子邁得太大,政策來得太快、太突然,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也有人感慨“終於等來了這一天”,直言優化調整的速度還是慢了。

  其實,步子的快與慢是建立在我們精準的疫情處置能力基礎上的。

  近3年來,我國根據國內外疫情形勢的變化,及時對病毒的潛伏期、傳播力、致病力進行研判,結合多領域專家的智慧,先後出臺了9版防控方案。每一版的防控方案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充分回應了防疫形勢的變化,不斷精細、不斷完善,並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中,中國因疫情相關造成的超額死亡人數為負數,甚至小于疫情前的常年均值。

  可以説,不審時度勢,則“快”“慢”皆誤。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應有之義。但如何優化,則要兼顧防控戰略的穩定性和防控措施的靈活性,這對政策制定者的治理水準和能力,是極大的挑戰和考驗——

  一方面,群眾期盼“快”,渴望快速恢復正常生活。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我們堅持“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此次調整,正是基於對當前形勢的最新判斷,以更優化的舉措,將疫情處置對社會的影響降至最低。

  一方面,措施調整動輒涉及千萬級人口,一個微小的政策調整,都可能對大家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政策調整中,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時刻審慎把握,不可操之過急。這時候,要“慢”。

  因此,討論“快”與“慢”固然重要,但是充分認識到調整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凝聚共識、增強信心,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才是當下面對疫情的應有姿態。

  判斷二:政策“松”了還是“緊”了?

  抗疫走到第三年,相關政策經歷多次迭代。本次措施優化後,很多人急於尋求一個答案:新政策是不是確實“松”了?

  這次“松”的信號是明確的。首次“減碼”的姿態,給打了近三年持久戰的人們注入一股強勁的信心。4日深夜,浙江人的朋友圈裏,刷屏的不只是世界盃,更有各地接踵而來的新政策;有人甚至將12月4日形容為“一個值得被記住的日子”。“鬆動”之舉,契合群眾的期待,也符合中央的要求。

  然而,立足於當前疫情防控的大局,防疫政策的松與緊,依然要辯證地看。

  首先,必須看到,“松”不是隨便拍拍腦袋決定的,是有底氣的“松”,是科學的“松”。就全國總體形勢來看,疫苗接種普及,防控經驗積累,這都是“松”的前提和基礎。在浙江,我們還有對近三年戰疫成效更具體的感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陳直平告訴記者,經歷疫情大考,浙江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在不少縣級醫院,用於核酸檢測的PCR實驗室從無到有,縣域流調能力、核酸檢測能力在歷練中成長;中醫藥防疫大顯身手;群眾健康素養比以往更高了。

  在有條件“松”了之後,“松”的速度、幅度,則要吃透“走小步不停步”這一關鍵表述。選擇小步走,是因為疫情防控仍有“難以被看見”的待完善之處。

  以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為例,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坦言,雖然我國新冠肺炎重症率和病亡率保持在較低水準,但是增加醫療救治資源,特別是重症資源,非常必要和迫切。

  又如,老年人全程接種疫苗的比例依然不夠高、不少老年人對疫苗的科學認知依然不足。截至11月28日,我國86.42%的6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種;65.8%的8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種。

  因此,即便在“優化調整”的主基調下,也要確保有待完善的方面非但不能松,反而要緊。只有該緊的地方緊了,緊盯防控的短板弱項,才能在適當的時候科學精準地松。

  不少人發現,各地的防疫政策結尾,都有一句令人頗為振奮的話:下一步將根據國家政策和疫情形勢變化,持續優化調整相關防控措施。顯然,優化還將繼續,“走小步”,正是為了“不停步”。

  我們相信,在松與緊之間,必然存在一個精準科學、符合疫情形勢、契合百姓訴求的平衡點。

  判斷三:是不是更安全了?

  三年來,我們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到今天,疫情形勢是不是已經變得更安全了?

  戰場形勢看攻防之變。

  首先,我們需要重新科學地認識眼前的“敵人”。奧密克戎是眼下世界各國主要流行的毒株。距它首次被命名已經過去整整一年,大量的研究數據已表明,無論是奧密克戎變異株還是其進化分支,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均明顯減弱。

  就在12月3日,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團隊拿出了更具説服力的數字。在小鼠試驗上,他們發現奧密克戎的致病能力比2020年初的原始毒株下降至少40倍。與此同時,小鼠在感染奧密克戎後的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始毒株低至少100倍。這意味著,奧密克戎引起的症狀將相對溫和,産生重症和死亡的概率也要低於之前原始株和其他變異株。

  反觀我們的“防守系統”,在敵人“殺傷力”大幅下降的同時,中國在近三年抗疫中已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這也給了我們實事求是調整戰術的依據。

  可以説,目前的形勢比疫情剛剛發生時要更安全。

  在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吳息鳳教授看來,過去三年,我們通過動態清零政策取得的成就意義深遠。“不僅最大化地減少了人民生命的損失,也為疫苗和藥物研發贏得了寶貴時間。”她説。

  不過,疫情是一場尚未結束的拉鋸戰,未來的局勢依然在不斷變化。“敵人”的韌性和“狡猾”程度是罕見的,我們必須對潛在的風險保持高度警惕。

  前幾日,世衛組織再度發出提醒,現在還沒到宣佈新冠大流行緊急階段結束的時候。

  一方面,奧密克戎的傳染力和傳播速度都比其他毒株更強,加大了再感染和接種疫苗後發生突破性感染的風險。另一方面,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新冠“後遺症”、“長新冠”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原始毒株與德爾塔毒株被證實有較高的後遺症概率,許多人擔心,奧密克戎會不會帶來長期的症狀?

  已有的證據均比較樂觀。國際醫學雜誌《柳葉刀》6月發表的關於奧密克戎後遺症的經同行評審的研究追蹤了5.6萬名英國患者,發現與德爾塔變異株相比,感染奧密克戎後發生“長新冠”的幾率要低20%至50%。

  清醒地認識風險,才能為更多人的安全創造條件。不論對於降低重症概率還是降低後遺症的可能性,疫苗接種都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尤其對於60歲以上人群、基礎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一線醫衛人員等“高危人群”來説,疫苗更是守護健康屏障的一道重要防線。

  “總體來看,我對我們應對下一階段的疫情考驗充滿信心。”吳息鳳説。

  我們應該怎麼做?

  做出準確的判斷,心中就有底氣,接下來的路就能走得更堅定。推動各項優化措施落地見效,需要社會各界將正確的判斷凝聚成廣泛的共識,共同創造良好防疫環境。

  “朋友圈裏有人説,一夜之間各地都‘放開’了,可以‘躺平’了,這樣的心態並不對。還有的人顯得比較慌亂,感到失去了由國家力量提供的週密保護,不知道接下來自己該做什麼。”杭州的醫務工作者蔣吉磊説,對這些朋友,他都要説一聲:“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隨著防控措施優化,現階段對個人的健康意識和防疫意識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尤其保護好家中“老幼”兩個重點人群。“週一上班時,我發現周邊行人幾乎都戴上了口罩,比例比以前高多了。這是一個好現象。”他説。

  各級政府正在以積極行動響應新要求。在台州市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通告發佈後,溫嶺市松門鎮副鎮長鄭雅一直忙著逐條落實落細政策要求。她説:“面對新形勢,基層幹部要更好引導群眾理解政策,更加積極主動回應群眾的訴求。”接下來,松門鎮將全面摸排孕産婦、血透病人、放療化療病人、患有慢性基礎疾病等特殊人群底數和需求,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務,併為養老院、福利院及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流動接種”“送苗到府”等服務,讓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及時接種,儘早獲得保護。

  經濟社會的活力也在加速復蘇。總部位於嘉興的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這兩天正忙著搶訂單。得知防疫措施優化後,企業市場行銷部副部長鐘琦敏備感振奮,在電話裏不斷和客戶分享這一消息,“大家聽到後,都對未來的經濟形勢更加樂觀”。

  回歸更具確定性的生活——這種信念帶來的力量超乎想像。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陳寧 曾福泉 李攀 王雨紅 見習記者 涂佳煜 孫一鵬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