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猴痘病例四起 會傳入中國嗎?會引發全球大流行嗎?
中國新聞週刊 · 張田勘 | 發佈時間2022-05-24 07:13:50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消息稱,截至5月21日,已有12個非猴痘流行的國家向該組織報告了92起猴痘確診病例和28起疑似病例,預計全球猴痘確診病例會繼續增加。世衛組織預計將在未來幾天為各國提供進一步的指導和建議,以減緩猴痘傳播。

  此次在歐美多國發生的猴痘有多種特點,表現為國家和地區不同,傳播鏈不同,時間持續較長,傳播方式與傳統方式相比有變化,因而最終可能演變成一種變異的或新的疾病。

  更讓公眾關心的是,目前猴痘尚未傳入中國,未來是否有這種可能性?這一病毒今後是否可能會引發全球大流行?

  源頭宿主並非猴子

  歐美地區已確診的猴痘不足100例,但未來可能大幅增多,現在以色列也已出現一例。儘管如此,這次流行與該病在傳統的非洲地區的發病數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

  從時間上看,猴痘出現于自然界已數千年,而肆虐人間只不過幾十年。猴痘1958年在猴子身上被發現,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發現了首例人感染該病毒的病例,是一名9個月的男孩。但多年來,這只是一種地方性疾病。

  “猴痘”的名字聽起來雖和猴子有關,實際上猴子並非該病毒的源頭宿主。也就是説,猴痘病毒的真正來源並非猴子。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物種被發現感染了猴痘病毒。一些證據表明,非洲本土嚙齒動物,如甘比亞巨鼠和松鼠,可能是該病毒的源頭宿主。

  聯合國網站介紹,猴痘是一種罕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人症狀與過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觀察到的相似,但臨床嚴重程度較輕。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等,之後可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多數感染者會在幾週內康復,但也有感染者病情嚴重甚至死亡。

  隨著在1980年全球範圍內消滅了天花和隨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最嚴重的和天花同類型的正痘病毒。本輪疫情暴發前,猴痘病例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熱帶雨林散發。

  在最早發現猴痘的剛果(金),每年都有多達上千人被感染。最近,世衛組織剛果(金)辦公室發佈消息説,今年年初以來,該國共有1200多人疑似感染猴痘病毒,病例遍佈全國18個省,造成58人死亡。此前,世衛組織的統計是,2020年1月1日至9月13日,剛果(金)26個省中17個省共報告發生4594例猴痘疑似病例,包括171例死亡,病死率為3.7%。到1986年為止,全球95%的報告病例發生在剛果(金)。

  2003年,美國在進口染疫動物之後出現過一次猴痘疫情。2018年在以色列和英國及2019年在新加坡曾確認出現單一輸入性病例,所有診斷病例都是來自尼日利亞旅行者。只有在英國,一名衛生工作者被確診為繼發性病例。

  通過基因組測序,如今猴痘病毒已劃分成兩個“陣營”:中非(剛果盆地)分支和西非分支。通常,中非猴痘病毒與更嚴重疾病、更高的死亡率和更頻繁的人與人傳播有關。

  這次在歐洲傳播的確診病例是猴痘病毒西非分支引起。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在報告中表示,西非分支病死率為3.6%。疾病嚴重程度的差異也可能受到傳播途徑、宿主易感性和感染病毒量的影響。來自葡萄牙確診病例的基因組序列表明,導致當前疫情的猴痘病毒與2018年和2019年從尼日利亞輸出到英國、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病例密切匹配。

  性接觸成為重要傳播方式

  猴痘的傳播需要經過兩個階段。從動物傳播給人,這是第一鏈條,而人際間傳播是第二鏈條,後者比前者傳播要弱。從第一鏈條看,猴痘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到受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傷口黏膜傳播。人際之間二次傳播主要由於密切接觸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膚損傷,或被患者體液或病變組織污染的物品,以及呼吸道飛沫傳播。

  而在猴痘引發的此輪關注中,以上兩種傳播方式沒有變化。性接觸引發的傳播值得重視。

  世衛組織負責傳染病防治的執行主任海曼稱,現在看來,猴痘病毒已經以性傳播、生殖器傳播的形式進入人群,並且正在像性傳播疾病一樣傳播,這擴大了它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目前的許多猴痘病例都是在性健康診所發現的。

  而且,在英國的7例病例中有4例,西班牙馬德里的23例病例中有22例似乎與男性間性接觸有關。確診病例較多的英國、葡萄牙和西班牙三國,當地衛生部門還發現了一個共性,確診病例中絕大多數是男性同性戀、雙性戀,或是其他與男性發生性關係的男性。美國媒體的報道還提供了一些細節,一些感染病例中的症狀是最先從生殖器的區域出現的。

  現在的一些猴痘病例是首次通過性行為傳播,而且這種傳播方式符合猴痘病毒在密切接觸中感染新宿主的模式。但是目前,世衛組織還無法將歐美出現的猴痘稱為性傳播疾病,因為這只是剛剛出現的現象。而且,世衛組織一再強調,不能將這種疾病污名化。歐美以外的大量病人還是因為親密接觸傳播的,無論是接觸動物的血液、體液、膿液、黏液、傷口,還是人的血液、體液和衣物。世衛組織確認,猴痘的潛伏期通常為6至13天,但也可能在5至21天之間。

  同樣令人擔心的是,歐美的病例中有人連續多次感染,例如,多達6次。這是否意味著猴痘病毒變異,還需要基因檢測來確認。

  是否會引發大流行?

  由於傳播方式的改變,現在歐美出現的猴痘有可能成為性傳播疾病,或者至少可以經性接觸傳播。歷史上,類似疾病早就發生,現在還在侵噬人類,這就是艾滋病。現在出現的猴痘是否會步艾滋病後塵成為另一種新的性傳播疾病,有待觀察。而讓公眾更擔心的是,猴痘是否會傳入中國?又能否在全球引發大流行?

  WHO發現,中年和年輕人感染猴痘的風險可能更大,這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這些人在兒童時期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澳大利亞科學家在202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表示,天花的根除導致世界各地常規天花疫苗接種的終止,這可能導致尼日利亞自2017年以來出現的人類猴痘病例增加。

  由於猴痘與天花是近親,天花疫苗可以預防猴痘。但由於原始(第一代)天花疫苗已不再向公眾提供,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于2019 年批准了一種基於改良減毒痘苗病毒(安卡拉毒株)的疫苗用於預防猴痘。這是一種兩劑疫苗,預防猴痘的有效性為85%。該疫苗由丹麥生物技術公司Bavarian Nordic研發,是一種在人體內不能夠自我複製的缺陷型病毒疫苗,安全性相對較高。

  此外,猴痘也是可以治療的。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2018年批准了首個用於治療天花的藥物TPOXX(tecovirimat),對猴痘也有療效。2022年歐洲醫學協會 (EMA) 也將tecovirimat用來治療猴痘,但這款藥物尚未廣泛使用。世衛組織認為,應該在臨床研究環境中通過前瞻性數據收集對tecovirimat進行監測。另外,抗病毒藥物和牛痘免疫球蛋白也可治療猴痘。

  從傳染性和致命性看,猴痘也無法掀起太大的風浪。猴痘病毒基本傳染數R0值一直小于1,這表明其傳染力弱,病源會逐漸消失,難以造成大規模流行病。

  但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牛痘)後,目前40歲以下的人群對於天花和猴痘普遍沒有免疫力。由於沒有特殊途徑,如從動物到人,以及從國外傳入,因而此輪疫情中中國目前尚無猴痘感染。但傳染病是沒有國界的,猴痘病毒輸入國內風險仍持續存在,並隨著歐美出現疫情,輸入性病例風險也會相應增加,因此需要保持密切關注。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華山感染”的微信公眾號提示,國內臨床醫生應將猴痘感染視為水皰疹的臨床綜合徵進行鑒別診斷,並應聯繫疾病預防與控制或相關機構測序鑒定。應及時隔離、檢測和通知疑似病例。

  天花病毒與猴痘病毒都同屬痘病毒科的雙鏈DNA病毒,但是猴痘的毒性比天花要弱不少。儘管如此,國內仍需要在密切關注國際猴痘疫情的同時,提前做好準備,開發診斷方法和試劑,以便及時發現輸入性病例,阻斷傳播。同時,應該著手儲備特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以免出現病例後處於被動局面。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撰稿:張田勘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撰稿:張田勘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