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回顧浙江奮力探路共同富裕一年間
浙江日報 · 裘一佼 王世琪 何蘇鳴 陳寧 | 發佈時間2022-05-19 09:12:33    

   (1)

  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已整一年。

  一年,在奔騰的歷史洪流裏,是短暫一瞬。但這一年,確因共富路上的探索實踐擁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中國共産黨過去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根本所在,強調“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産黨始終如一的價值追求。

  2020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率先突破”,賦予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2021年5月20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賦予浙江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範例的重任。

  我們該如何從宏大戰略中認清使命擔當?又該拿出怎樣的勇氣和智慧,去開拓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新藍海?

  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題中應有之義;建設好共同富裕示範區,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核心任務。

  一年裏,示範區建設紮實開局,“四梁八柱”逐漸成形,常態化推進機制運作順暢,高品質發展、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等重點工作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制度及政策不斷創新,一批基層探索初顯成效……浙江上下“闖”的魄力更大,“搶”的意識更強,“爭”的勁頭更猛,“拼”的勇氣更足。

  (2)

  馬克思指出,一切都取決於它所處的歷史環境。共同富裕,對於當下的中國和浙江,需要從認識論、方法論到價值論,從總目標、大方向到動力源的系統認知;也需要從重大原則、實踐路徑到重大舉措的整體謀劃。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我國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新發展階段新變化,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有關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是理論新闡釋、工作新部署。

  共同富裕,沒有先例可循。“浙江有條件率先探索、率先破題、率先走出高品質發展的共同富裕之路”“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過程,既需要有巨大熱情,也需要清醒頭腦,更需要有實實在在的破難之道破難之策”……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期待,凸顯著示範區建設的開創性意義。

  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動上才能突圍。自去年5月起,省委召開十四屆九次全會、十四屆十次全會,召開兩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以及多次省委常委會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共同富裕的重要講話、重要文章、重要指示。

  不管是省委主要領導到各地調研,還是黨政代表團赴京滬學習;不管是農曆新年上班第一天召開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推進大會,還是召開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兩代表一委員”、專家、企業家代表座談會……密集學習,密集調研,密集部署,浙江始終把總書記關於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精神作為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的根本遵循,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時代意義、核心要求、本質要求、目標任務和實現途徑。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應用的關鍵在於轉化,以理論創新引領變革實踐,浙江打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螺旋式上升通道。

  “探索有利於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浙江堅決扛起探路者的責任,強化整體謀劃,示範區建設的體系架構日益豐滿——

  出臺《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聚焦四大戰略定位,明確“四率先三美”發展目標和“七個先行示範”實施路徑,明確56個指標到2022年、2025年的兩個階段性目標;

  成立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領導小組,組建省委社會建設委員會,成立省委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諮詢委員會;

  全力爭取國家層面政策保障和改革授權,30個國家部委和多家央企、中央金融機構以政策意見、試點批復、合作框架等形式支援浙江改革探索;

  逐步形成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1+7+N”重點工作體系和“1+5+n”重大改革體系,圍繞經濟高品質發展、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公共服務優質共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社會治理“七個先行示範”梳理形成今年的54項重點工作;以“擴中”“提低”改革為牽引,圍繞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公共服務優質共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等重大改革,梳理形成今年的34項重大改革;

  制訂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績效考評辦法,動態監測評價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工作進展,省級部門聚焦重點領域已出臺64個專項政策意見,形成了“共性+個性”的政策工具箱。

  “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水漲船高,各得其所,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浙江聚焦共性問題,突出經驗的可複製、可推廣,示範區建設的內涵不斷豐盈——

  重點明確,浙江緊扣縮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推進山區高品質發展,實現26縣“一縣一策”全覆蓋;實施農業“雙強”、鄉村建設、農民共富行動;探索推進“擴中”“提低”,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穩步擴大。

  抓住典型,浙江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推進共同富裕實踐探索,在試點中抓試點,啟動六大領域、28個首批共同富裕試點,在“1+5”重大改革跑道上創造好做法好經驗。

  突出感受,浙江瞄準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領域,率先研究制定“擴中”“提低”、市民化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鄉村整合改革、未來社區等一批重大改革取得實效;農村集體産權制度、“縣鄉一體、條抓塊統”等一批先行經驗向全國複製推廣。

  示範區開局起步這一年,“共同富裕”四個字對於浙江來説,是一系列制度的變革、一系列觀念的更新、一系列行動的合力,浙江上下邊學、邊謀、邊幹,找跑道、定目標、建體系、抓改革;全省各地的幹部群眾都在跑道上跑起來、動起來、幹起來,一步一個腳印,把共富路蹚寬蹚實。

  (3)

  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浙江的理解是要在高品質發展中建設好共同富裕示範區。同時,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浙江正實打實地一件事一件事辦好。

  “七個先行示範”,首條“跑道”就是經濟高品質發展。樸素的表達,蘊藏著浙江對“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之間邏輯關係的認識,也是浙江一年來紮實推進示範區建設頗具辨識度的標識——

  看基礎,産業發展活力澎湃。

  全省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大會、全省新一輪製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推進大會相繼召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等工作的實施意見接連出臺,浙江為産業發展錨定新方向。2021年,17個傳統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1%,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高新技術、裝備製造、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比分別提升至15.8%、62.6%、44.8%和33.3%。

  看格局,對外開放持續深化。

  “義新歐”國際班列、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自貿試驗區四大片區,一班列一通道四片區,浙江著力打造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和戰略樞紐。去年,全省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2.4%,其中,出口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

  看動力,創新源泉不斷涌流。

  9家省實驗室實現三大科創高地的全覆蓋,從基礎研究的頂層佈局到860萬市場主體的持之以恒,浙江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研發投入強度達2.9%。

  看支撐,精準政策提前發力。

  率先出臺“5+4”穩進提質政策體系,全面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項惠企政策,浙江出臺一批批政策穩投資、穩外貿、促消費,穩工業、穩服務業、穩中小企業,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年裏,面對世界變局和世紀疫情的疊加衝擊,浙江闖得艱辛,但也闖得精彩。2021年,浙江GDP邁上7萬億元的新臺階,每人平均GDP達到11.3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連續21年、37年居全國省區第一位,發展質效雙提;今年一季度,浙江開局平穩,再次交出GDP同比增長5.1%的優秀答卷。

  難能可貴的是,經濟體量的提升伴隨著更高水準的均衡與協調,傳遞出浙江著力縮小“三大差距”,不斷釋放發展疊加效應的生動實踐。

  這是一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協奏曲,中間群體要更大,低收入群體不掉隊——

  浙江出臺《浙江省“擴中”“提低”行動方案》,既在“共性”維度提出促就業、激活力、拓渠道、優分配、強能力、重幫扶、減負擔、揚新風八大路徑,推動普惠性政策落地,又在“個性”層面圍繞當前階段重點關注的九類群體,率先推出一批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推動構建“全面覆蓋+精準畫像”基礎數據庫,推動更多人邁入中等收入行列。

  浙江努力構建高品質就業創業體系,著力打造就業困難人員動態清零、山區26縣新增就業倍增、浙裏好創業、終身技能培訓體系建成、無欠薪省份、新就業形態權益保障、就業服務智慧化全貫通七大標誌性成果。

  圖為一輛“綠巨人”奔跑在金臺鐵路上。去年6月,金臺鐵路的開通,結束了浙江東中部山區縣仙居、磐安不通鐵路的歷史,方便兩地居民出行,走上共同富裕“快車道”(資料照片)。拍友 王華斌 攝

  這是一首城鄉漸行漸近的小夜曲,城鎮鄉村不斷擦亮“金名片”,活力澎湃——

  浙江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實施農業“雙強行動”,為特色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突出數字賦能鄉村治理和鄉村經濟,之江大地“網紅村”星羅棋佈;推出首批城鄉風貌樣板區試點,探索美麗城鎮集群化建設新模式,小城鎮進入又一次嬗變。

  2021年,浙江農民通過集體股份分紅總收入超100億元,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今年一季度,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快了1.8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勢頭良好。

  這是一首山海間氣勢磅薄的進行曲,曾經青山鎖門的山區縣,打開發展全新空間——

  浙江持續念好新時代“山海經”,實現山區26縣“一縣一策”全覆蓋,構建形成“1+2+26+N”政策體系。曾經的山坳已然成為資源要素涌流的價值洼地,産業飛地、科研飛地加快建設,重大項目、特色産業落地生根。2021年,山區26縣多項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區域差距進一步縮小。

  優化支撐共同富裕的經濟結構,推動制度政策體系從“發展型”向“共富型”轉變,浙江在學習、在探索、在實踐。

  (4)

  先行示範,就是要為全國的共同富裕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辦法;循序漸進,就是要對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有充分估計。浙江圍繞共性問題怎麼破、新問題怎麼解,努力以省域之探索,著眼長遠發展,聚焦普遍問題,提供“浙江之策”——

  如何解決群眾生育、健康、教育、養老等“急難愁盼”問題?浙江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努力推進“浙有善育”“浙裏健康”“浙裏康養”。

  目前,全省已備案托育機構3369家,每千人口托位數2.95個,居全國前列;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結對學校(校區)3685所,覆蓋全部鄉村學校和八成的城鎮公辦學校;率先規劃的“健康大腦+”體系已貫通省、市、縣、鄉、村5級,上線各類數字化應用70余項,每日服務超1700萬人次;全省縣域內就診率達89.2%,基本實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用;全省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每萬老年人擁有持證護理員數達18.26名。

  如何讓群眾呼吸乾淨空氣、喝上乾淨水?浙江讓生態之綠成為幸福之綠,全省生態環境品質滿意度實現十連升。

  從“推動碳達峰碳中和變革在浙江率先落地生根”到“更高水準全面推行林長制”,再到“繪就共同富裕大場景下新時代美麗鄉村新圖景”;從高水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清廢等生態環境鞏固持久戰,到建設全域“無廢城市”、推動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態修復,再到全省GEP核算應用試點啟動,“美麗中國先行示範區”開啟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新範式。

  如何讓社會更安全、群眾生活更放心?浙江以數字化改革來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高社會治理效能,推動社會善治,提升省域治理現代化水準。

  新時代“楓橋經驗”指數指標體系正式發佈;每個設區市均有1個法律服務資源“一站式”融合整合平臺;平安風險預警預測防控平臺、“浙江解紛碼”“移動微法院”等數字化應用,為“平安浙江”注入時代內涵;成為全國唯一的“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國家試點……安全、放心,已經成為人民群眾居住在浙江最直觀的體會,2021年浙江群眾安全感指數為99.19%,超全國平均值0.57個百分點。

  如何讓人們在物質富裕的同時能夠精神富有?浙江深入推進新時代文化浙江工程,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

  理論鑄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加快推進,守好“紅色根脈”,深入挖掘浙江紅色資源,打造學習宣傳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陣地,構建浙江紅色精神譜係,激勵全省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奮勇前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率先實現全覆蓋,全國文明城市實現設區市全覆蓋;“志願浙江”應用讓志願服務精準觸達,“浙江有禮”省域文明實踐帶來社會新風;宋韻文化傳世工程加快推進,千年宋韻正在“流動”起來、“傳承”下去;文藝精品創作引導和扶持機制不斷完善,歌劇《紅船》、電視劇《大浪淘沙》、“百年追夢”美術創作精品工程等叫好又叫座。

  過去一年,全省各地一個又一個共同富裕機制性創新探索,成為推動制度政策從“發展型”加快向“共富型”躍升轉變的重要力量。

  浙江,社會更暖了。

  寧波的環衛工人,有了新市民住房保障;台州的技術工人,在“技能增、職級升、薪酬漲、職業香、難事幫、黨建融”六大招數裏,有了穩穩的幸福感;麗水的山區低收入農戶,通過流動供銷致富車,大大解決辦事難、銷售難;舟山的漁農民,在“百幢農房激活行動”中,有了更多的就業渠道和財産性收入。

  浙江,生活更美了。

  在湖州,一場縮小城鄉差距的“實驗”在全市開啟;在紹興,未來社區建設全域推進,“一社區一特色”激活城鄉社區資源;在衢州,“南孔聖地·衢州有禮”成為城市品牌;在嘉興,構建全域公交出行體系,率先實現全市域公交一體化。

  浙江,人心更齊了。

  杭州下姜村,推進區域聯動振興聯合體建設,“大下姜”不僅一起打造共富産業,還共創共富生活;溫州鹿城區,打造全省首個樞紐型慈善服務綜合體,困難群眾在“15分鐘慈善圈”裏,第一時間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援;金華市,爭取到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等4項國家級試點,“雙減”、校內託管服務全國推廣。

  這一年,在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熱土上,浙江一如既往地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人們見證,企業競爭力更強、社會活力更足、人民生活更好;人們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

  (5)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鬥,只有人人參與、人人盡力,才能真正實現人人享有。

  回望過去一年示範區建設的日日夜夜,我們看到的是浙江堅決扛起示範區使命擔當的積極實踐,是浙江加快走出具有普遍意義共同富裕路子的不懈追求,更有6500余萬浙江人的齊心協力。

  這是一次人人參與的接力跑。

  共同富裕之路,關鍵在人。2021年5月17日,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系列活動在浙江正式啟動,每一個“我”,都是參與者。線上線下結合的大型社會活動“我心中的共同富裕”“我為共同富裕獻良策”等,點擊量超過1.1億次,一批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成為每個人前進的動力,努力的內容,奮鬥的方向。

  這是人大政協積極作為的主戰場。

  2022年2月,省人大常委會出臺助推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工作方案,突出示範區建設的法律法規保障、決策部署落實、民心民力凝聚,組織開展助推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十大專項行動”;2021年9月,省政協出臺《關於服務助推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提出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為示範區建設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為示範區建設築同心增合力、把握新發展新變化提高服務助推示範區建設質效的相關舉措要求。

  這是國企民企各展所能的大舞臺。

  浙江860萬市場主體深知,共同富裕“關鍵是辦好自己的事”。企業要在經濟主戰場和全球市場競爭拼搏,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在此基礎上倡導義利並舉,參與慈善公益事業,促進民眾奔富,助力共富進程。

  省屬國企優先傾斜要素資源幫扶山區26縣高品質發展,“一企一策”制定細化方案,並強化國有資本推動共同富裕的戰略功能。目前,省屬企業支援山區26縣已有200余個重點項目,涉及重要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合作、民生社會事業等領域,總投資額超2500億元。

  民營經濟這個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最大優勢,正成為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強勁引擎。截至今年4月初,浙江共有2409家民營企業(商會)通過“萬企興萬村”行動與省內外行政村結對。農村,不僅成為民營企業助力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方向,也為企業發展創造了重要機會。

  “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其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要有充分估計,辦好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習近平總書記對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提出明確的原則,宛如燈塔照亮前路。浙江上下樹立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體的理念,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步一個腳印推動共同富裕。

  錨定高品質就業創業體系、擴中提低、山區26縣整體跨越發展等十大標誌性成果,探索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等領域的創新模式,謀劃共富型大社保體系、財稅政策體系等重大改革方案……浙江定下了今年的目標。

  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浙江正在新征程上奮力前行,美好生活圖景正在更廣闊的時空盡情鋪展。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裘一佼 王世琪 何蘇鳴 陳寧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裘一佼 王世琪 何蘇鳴 陳寧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