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10日訊 10月9日,在我國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有著相似歷史命運軌跡、共同人才培育使命的兩家單位——復刊40年的中國青年報社和建校40年的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合主辦“強國使命與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共同探討當下中國科教界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總結我國高等教育恢復和發展40年曆史,培養擔當科技強國使命的時代新人。
當天,兩家單位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禮堂二層報告廳,圍繞“強國一代培養與國家教育科技進步”、“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等議題展開研討。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出席論壇並致開幕辭,中國青年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張坤,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中國青年報社原副總編輯、《科技日報》原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原黨組書記兼副主席張飆先後發表主題演講。中國青年報新老報人、國科大師生以及青年創新工作者、媒體記者等近百人參加了論壇。
白春禮説,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人民用勤勞和智慧書寫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歷史的40年。作為中國科學院1978級研究生,白春禮見證了中青報復刊40年來“推動社會進步,服務青年成長”的大膽創新和全媒體轉型,也目睹了國科大40年櫛風沐雨、桃李芬芳。他表示,雖然中青報和國科大彼此的工作戰線不同,但都肩負著同樣的強國使命,燃燒著同樣的理想信念。四十年來,兩家單位攜手並進,共同進步,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4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8年的10月9日,中國科學院1978級研究生入學報到,見證中斷了12年的研究生教育恢復;幾乎同一時間,1978年10月7日,在“文革”中停刊12年的《中國青年報》在北京復刊,並以其清新活潑的風格和理想主義情懷,陪伴幾代青年人成長成才。李樹深説,這種因緣際會,看似偶然,實際上是歷史的必然——正是1978年,中國迎來了科技和教育的春天,並由此邁入穩定、發展和繁榮的黃金40年。40年來,兩家單位在培育人才、服務青年,引領科技、發展教育等領域,發揮著各自的優勢和作用,成為推動改革開放的堅定力量。
論壇當天,李樹深“曬出”了國科大40年的辦學歷程及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國科大已累計授予16萬餘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其中授予博士學位近8萬名;2018年首次授予290名本科生學士學位。40年來,國科大所培養的學生有108名當選為兩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有25%是國科大的畢業生——這是國科大向改革開放40年遞交的人才培養成績單。
李樹深在論壇上回憶説,在國科大40年校史中,有一張僅有17人的畢業生合影成為了歷史珍藏。那是1983年5月27日,新中國首批博士學位獲得者在人民大會堂的合照。首批18位博士,有一人缺席學位授予儀式,他們當中有6人為國科大的校友,其中包括第一位理學博士馬中騏、第一位工學博士馮玉琳、第一位女博士徐功巧——這張闔影是國科大研究生培養歷史的見證,也是改革開放後,中科院向國家遞交的首張高端科技人才培養成績單。如今,國科大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研究生培養機構,目前在讀研究生4.9萬名,在讀本科生1500余名。
白春禮在致辭時表示,科教融合是中科院高等教育體系的鮮明特色。雖然科教融合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組織模式,但是,它的核心理念一直是,通過高水準科研支撐高水準科技人才培養,讓學生站在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學習和實踐。白春禮充分肯定國科大40年辦學成就,他指出,國科大從高端科技人才的成長規律出發,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設計,與中科院院屬研究機構緊密融合,大規模成建制地培養科技後備力量,形成了一種可以借鑒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開展自然科學研究,實驗條件至關重要。李樹深説,中國科學院“上天入地下海、宏觀微觀貫通、頂天立地結合”的學科佈局和科教融合的辦學模式,為國科大學生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創新實踐平臺。從馬利亞納海溝的深海探測、雪域高原的生態科考,到天舟一號的搭載實驗、奈米晶體的結構研究——可以説,每項科研工作都有國科大學生的參與,每項科研成果都有國科大學生的貢獻。
國科大流體力學專業博士二年級研究生姚永芳在發言時表示,學生是“科教融合”的直接受益者,我們在讀期間就可以參與國際前沿、國家重大的科研項目,學術水準、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而得到快速提升。
多年來,中國青年報社長期關注和報道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和教育事業。張坤在論壇上表示,中國是一個大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寶貴經驗是,設立一些特區,就像做實驗一樣,測試一下可行性,測試一下耐受度,最後將可複製的寶貴經驗推廣。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國科大就是科教領域的一個特區,無論是開創國內研究生教育的先河,還是獨特的“科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中青報歷來十分關注這片試驗田。40年來,中國科學院大學作為“科教融合”的積極倡議者、大膽實踐者、價值分享者,貢獻了一種極具價值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了一條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嶄新道路。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深入挖掘和展示“科教融合”模式的獨特內涵及育人價值,也是此次高峰論壇的一個宗旨所在。
當天,張坤在做主題演講時提到,歷史和時代的腳步常常是輕輕的,只有敏銳者才能“于無聲處聽驚雷”;歷史和時代的前進往往是艱巨的,只有堅毅者才能跟隨時代召喚,推動歷史進程。他説,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偉大成就,國家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時代呈現出波瀾壯闊的圖景,面對歷史的天空和人民的命運,中國青年報努力真實地記錄,發出時代的強音。
張坤以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青年報經典報道《命運備忘錄——38名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境遇剖析》為例,這篇報道向全社會發出了一封MBA的求救信:“中國的人才浪費不是觀念性浪費,而是結構性浪費,不突破舊的人才結構機制的森嚴壁壘,任何新的觀念都難以發揮作用。MBA在中國的命運提醒我們:全方位、立體化的人才流動市場不誕生,‘讓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就不會最終形成。”
這篇報道由時任《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張飆具體牽頭,“命運備忘錄”這5個字,便是他揮毫書寫的。當天,張飆回憶道,這篇報道改變了MBA的命運,見報當天,時任國務院代總理李鵬就過問此事。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袁寶華同志主持了兩次座談會,會場爭論很激烈。最後,袁寶華拍板:給予這批MBA“特殊政策”,允許他們自由流動。第一代MBA就這樣被“解放”了。從他們開始,更多中國人逐漸有了換工作的自由,MBA工商管理碩士也開始走入中國的千家萬戶……
如今,《中國青年報》復刊40週年,引發了社會一波與這份報紙有關的懷舊熱。張坤説,不像“李雷和韓梅梅”,那是80後的記憶;也不像“將愛”,那是70後的懷舊。對這份報紙的懷舊,穿越了既有社會中的每一代人。因為她67年的報史,影響所及,差不多已囊括了每一代人,90後、80後、70後、60後,每一代人都能從這份報紙中找到銘刻在心中的印記。懷舊,不僅因為我們都受過這份報紙或多或少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份報紙已經融入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歷史中。
在當天的演講中,張坤向老報人致敬,向科研工作者致敬,向青春祖國致敬!他説,40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報人和科學家終將老去,但我們從事的事業將永遠年輕——尤其當我們將這項事業與國家的前途和社會的進步緊緊結合在一起時,更是一項壯麗無比、永遠不老的事業。
白春禮表示,多年來,中青報記者們“用腳採訪、用心思考、用筆還原”,持續報道中科院矢志不渝推動科技創新的典型做法和一線科研人員的先進事跡、精神風貌,為中科院發展和國家科技創新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他希望中科院、國科大與中青報能進一步加強合作,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植人才成長的沃土,共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貢獻。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辛聞 | 責編:張雲松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